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6-05-14 10:39王鲜花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渗透阅读德育

王鲜花

[摘 要] 文章分三大块来阐述小学生阅读活动中的德育渗透。挑选优质书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优质书源是德育渗透的基石。读书要有方法,以促进学生人格发展,阅读的价值引领就是德育渗透的航标。阅读的习惯养成就是德育渗透的路径。阅读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阅读;德育;渗透

德育过程首先是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过程,而阅读恰恰就是能够走进学生心灵的“人”。

那么,学校如何有效地开展阅读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积累,发展学生的个性,并在其中进行德育渗透,净化其心灵呢?

一、优质书源,促学生健康成长

阅读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情感熏陶的过程,优质的书源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是德育渗透的基石。

(一)构建“三级书架”,打造育人基地

读书不能只求数量,不谈质量,而是要让各个层面的孩子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书阅读,并逐步积累、层层上升。为此,学校可建立“三级书库”:一是学校书库,学校可购进大量优质图书,学生每周有固定时间借阅;二是“班级图书角”,图书来源于教师、学生,学生可以随时阅览;三是“家庭书架”,建议家长每月都能与孩子逛一次书店,家长以学校推荐的书籍为主,自主选购书籍,并与孩子一起阅读,营造亲子阅读氛围。

(二)开发“经典读本”,弘扬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诵读经典,既传承了中华文明,又陶冶了学生的品德和情操。学校可以研发经典诵读读本,分别供不同年级的学生使用,从笠翁对韵到三字经、千字文,从古诗80首到宋词元曲,从小古文到诸子百家,从趣味成语到孔孟名言,搜集上下五千年的经典美文,逐年递增积累,随着学段螺旋上升,有序列、有层次,构建科学的小学“经典诵读”文本体系。

(三)制作“阅读酷跑”手册,为心灵成长导航

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应当成为孩子掌握知识极为巧妙的工具,同时又是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源泉。”阅读手册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制作“阅读酷跑”手册。“阅读酷跑”全程可设12个站点,每个站点都有一位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在引领。当学生读完一个站点的5本推荐书和3本自选书后,就可以向班主任申请通关,一学期有2次申请通关的机会,通过学校的考核后,活动手册上就能盖上表示通关成功的“阅读酷跑”章。当跑完全程12站之后,颁发 “阅读酷跑荣誉勋章”。“阅读酷跑”激励学生在书中自由奔跑,读完一本又一本,跑过一站又一站,闯过一关又一关,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阅读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提升了人文素养,让孩子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跑得更快,跑得更“酷”。

二、读书有法,促进学生人格发展

阅读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价值引领的过程,读书有法就是德育渗透的航标。

(一)用好读书笔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阅读唯有与思考结合,才会内化成自我的认知。在阅读中,可以对阅读的重点、难点划记号,作注释,写批注,通过内容插图配画加深文意理解;可以在读书笔记中摘录文章中的格言警句供时时回味,自省自励;还可以将报刊杂志中的好文章、感兴趣的内容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并及时写下自己的感想体会。读与思共,思与读随,读书做到“手脑并用”,会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还会让学生潜移默化地领悟阅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开好读书班会,践行道德价值观

开展阅读交流是推动价值观形成的有效途径。以读书班会为载体,设置读前推介、读中指导、读后交流三个环节,做到有主题、有内容、有章法,有效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生成自己的见解观点,并在讨论中修正偏差,提炼出正确的价值观。读前要通过读本推介课确定主题,推荐阅读书目,确立阅读的目标导向。读中要通过阅读指导课重视阅读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读后的赏析汇报课要设置相关情境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阅读交流活动,在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如在母亲节时,通过举办“母爱”主题读书会,指导学生开展母爱主题的绘本阅读,让学生讲读绘本故事,描述母爱的特质,讲述自己母亲的故事,通过情境转换,让学生增进对母爱的理解,对家人的感恩之情。

(三)办好文学社,传播道德正能量

阅读是创作的基础,创作是阅读的呈现。读书有法要做到读写结合,在写作中促进阅读成果转化,在自我对话中升华内心境界。为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可成立“文学社”,为学生提供展示和锻炼的平台。文学社坚持以文载道,以笔写心,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社会、家庭、人生百态,让文字创作的过程成为一次次发现真善美的心灵之旅,可有效提高学生阅读、写作、鉴赏、辨析能力,成为传播道德正能量、构筑精神新坐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阵地。

三、养成习惯,厚实人文素养

阅读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道德植入的过程,阅读的习惯养成就是德育渗透的路径。

(一)晨读经典陶冶品行

书品决定人品。好读书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品位入手。经典名著文采灿烂,内涵深刻,历经时光淘洗而代代相传经久不衰,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中华经典诗文更因其独具的文字魅力和韵律美感,朗朗上口,为孩子所喜读乐诵,是小学生经典阅读的最佳入门书。把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作为提升学生阅读品位,陶冶学生品行的有效途径,在早自习时段设置固定的“经典晨诵”时间,每天由教师组织并指导诵读经典诗文,每周专门抽时间进行“我与经典同行”的学习交流,与经典为友,以圣贤为师,让学生在朗朗的书声中,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启迪心智,陶冶品行,提高修养,获得成长。通过“经典晨诵”活动,孩子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道德观念都有了很大提升,起到儿时诵读终身受益之功效。

(二)午读启迪心灵

阅读成就人生。好读书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入手,让阅读与心灵同步成长。古人云:“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阅读对人格精神的塑造是缓慢渐进的过程。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就要为其创造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每天中午设 “快乐午读”时间,通过教室阅读、书吧阅读、园地阅读等形式,拓展阅读形态,丰富阅读内容。整个午间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乐享阅读时光,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让学生触及更加多彩的广阔世界,更加多元的历史文化,从而生发丰富的情感体验,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快乐午读”构建了开放式的阅读环境,保证了学生的阅读时间,创设自由阅读的氛围,赋予学生更多阅读自主权,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由此形成了主动阅读的习惯,并在书香浸润中启迪心灵,健全人格,获益匪浅。

(三)暮省形成价值观

阅读点亮梦想。好读书要从培育良好阅读生态入手,让阅读成为学生的共同语言。每个班级建立书友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日有所诵,暮有所省”合作共读活动,将阅读、思考、交流、评点融为一体,引导学生以读促思,以思促行,强化阅读中的德育渗透。每个书友队设队长、读书活动记录员、读书笔记收发员等岗位,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制定共读目录。书友队成员轮流每晚完成1篇读书笔记,每周开展1次读书交流,通过展示笔记、交流心得、教师评点等方式,推动浅阅读向深阅读的发展,提升阅读层次,在形式上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从而树立正确的阅读风向标,养成共同的读书兴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阅读为孩子生命成长奠基,让孩子真正走进书中的精神世界,品味人间大道,才能孕育出自己的精神认知,塑造有完美品格的人。

责任编辑 吴晶晶

猜你喜欢
渗透阅读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