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恒霞
[摘 要] 生态课堂在近年来的基础教育改革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了很多教师强烈关注和热捧。课堂上的学习活动蕴涵着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而不要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从他们的生活中剥离开来,变成干瘪无味的机械训练活动。本文主要对小学高年级语文“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语文;建构式生态课堂;自主学习;有效性
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而学生觉得气氛压抑。如果课堂不能让老师感觉教学轻松愉悦,也不能让学生感觉学习的快乐,就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现在传统教学课堂教育是分片段的知识方式传授,显得枯燥无味,机械的学术性演练,导致学生的个人成长与真正的知识学生脱节,成效非常差。”由于传统课堂展现出的明显弊端,本文针对我们的课堂模式构建了新的“生态课堂”。生态课堂的主要特点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先学后教的方式。
一、关注学生学习兴趣
1.激发学生课前兴趣
提高个人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教师的教学兴趣,把微笑、鼓励与赞扬等增加学习信心的方式引入课堂教学。采取自主教学,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保持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热情,创新教学的内容,获得教学成功的体验。学习的方法多样化。想办法让课堂“活”起来,让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解放学生们的五官手脚,放开思维。学生思维上自由,从而拥有思维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解放。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将自己的兴趣、方式方法、正确的价值观、知识与学习结合起来,把死气沉沉的课堂变成活力无限、有生气的课堂。把传统的“静”课堂转变为“动”课堂。把“教”改成“学”提高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自主学习意识越来越高。这样通过各种方式,因文而异地灵活导入,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向课堂中推进。
2.构与学生平等对话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在描绘将来的教学中师生的关系时候指出:“毫无疑问,在未来几十年中,发达国家的师生关系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由于学生积极参与自学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难以维持。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摒弃传统的以师为尊的旧观念。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单纯的传道授业,更为重要的是以人为本研究、启发、关心、了解、理解、帮助、引导学生。从心理角度关心学生与在教学中以朋友的角色传授学生知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二、制定合理教学目标
1.首先由教师制定出合理的学习目标
教师是作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生活的引路者,为学生在每个不同的学习阶段提出相应的学习目标。在构建生态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只有教师明确了当前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和学生一起构建生态课堂。
2.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制定出个人自学小目标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个体行为,每个个体都是具有特殊性的,不同的学习能力,不同的知识层面,不同的学习习惯,学生都需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提出相应的学习方向。
三、开辟学生自学空间
首先,建和谐的生态教学课堂中有“独学”和“对学”。独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各自单独自学。在独立自学的过程中学生要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习目标,由问题为引导积极地深入课本,通过自身的观察、默诵、思考、动手等方式,在课本中提炼出重要的有价值的知识点,构成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而后通过自身的思考和实践解决问题。如果其中有自行学习难以理解的问题或是困惑不解的知识点,认真记录下来,在后面的对学过程中与同伴相互探讨研究解决问题。
学生在独学时遗留下来的难以理解的问题或者是困惑不解的知识点,在对学中与同伴相互交流,这个对学的同伴一般是同桌,彼此交流帮助,交流是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对学的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互帮互助,以便更好地完善学习。如果在对学中遇到依然无法解决的问题,两人商定后做好记录和疑惑点,带入小组合作学习中去由小组同伴一起在反馈环节中完成。
其次,合学和反馈。这是构建和谐生态课堂教学中的以小组形式合作学习和反馈问题学习的简称,合学的小组成员一般是4人组成,通常是由相邻座位的前后学生组成,推选出组长,在组长的组织下小组成员各尽其责,互相交流对学中未解的疑惑和难题,通过大家的探讨分析,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路,共同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实现小组成员之间分享学习经验、彼此影响促进、互相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再次,探讨与升华。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可以“长效”,我们应该更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体验的强化。这样,学生不仅能在初中阶段学好各门课程,还可以把这些方法、能力和素养带到高中、大学,甚至带到工作、生活中去,受用一辈子。
四、注重学生习惯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将终身受益。在“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醒和指导学生必须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与此同时还要求学生重点养成读书好学的好习惯。
1.学生自学时需要掌握的基本要求。
一是要求学生准确读字音,能在正确地断句的基础上保证相应的阅读速度,并会声情并茂地阅读课文。二是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同时要快速地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意象,对所读文章的内容和表达的意图进行理解。三是要求学生反复阅读,带着多种形式和问题的读,让学生理解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2.要让学生掌握圈点和批注的阅读习惯。
学生要学会对生字词注音,对解释进行批注,对段落序号进行批语,这对学生自学有很大作用。
3.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为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很多老师煞费苦心在课堂上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看起来,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课堂的气氛很活跃,但在繁华与热闹过后,教学效益却不高。甚至有些课还因为过分流于表面,忽略了学生在热闹的活动之外,也需要静静地读书、深入地思考,最终导致学生的思维缺少深度和广度。教学活动成了“为活动而活动”,而不是“为学习而活动”。
总而言之,所有的教育,都是以受教育者“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最终目标。具体地说,就是我们的学科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还应该成为学生的价值引领牌、精神导向标,为他们的未来人生奠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课堂”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们在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全面发展、均衡发展、和谐发展。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能做到关注学生兴趣,构建和谐课堂,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善于开辟学生自学的空间,让学生释放学习语文的热情,让学生的个性自由绽放,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情参与,对文章的感情理解。这样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更加有效的发挥出来,从而让学生真正地乐学、学会、会学。
参考文献
[1]王祖琴.继承与超越——从“校本培训”到“校本研修”[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0).
[2]王洁,顾泠沅.行动教育——教师在职学习的范式革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郭东岐.校本研修的实施与推进[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徐学俊,周冬祥.教师校本研修及其区域协作机制探索[J].教育研究,2004,(12).
责任编辑 邓 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