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静 孙金玲
作者简介:刘文静,女,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孙金玲,女,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总支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这对提升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探讨了新媒体形势下辅导媒介素养的现状与必要性,从社会、高校、个人三个层面分析影响辅导员媒介素养发展的因素,提出新形势下提高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辅导员;媒介素养;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221-01
目前国内高校辅导员队伍日趋年轻化,对新媒体有较强敏感度和学习能力,与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贴合度高。然而,辅导员群体媒介意识不强,新媒体知识缺乏,分析、鉴别媒介信息的能力较弱,整体素质参次不齐[1]。当前媒介环境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提升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必要性不言而喻。辅导员的媒介素养既与新媒体技术发展、教育体制、社会环境等宏观因素有关,又受学校媒介环境、评价奖励机制等中观因素的影响,但自身媒介素养的提升主要地由个人素质、发展需求等微观因素决定。辅导员综合素养是提升媒介素养的前提和基础,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要求是辅导员媒介素养提升的内在动力。当前形势下,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路径有以下几方面:
一、辅导员主动学习实践是关键
(一)强化信息意识,主动学习使用新媒体
首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长流水”。教育工作者应主动了解当前主流媒介,汲取新媒体相关技术知识,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解决大学生困惑,确保走在学生的前方。其次,高校信息化建设大环境下,常态化使用校园网络管理平台有助于辅导员突破日常管理事务过多、工作效率低下的瓶颈,为开展新媒体德育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再次,通过QQ、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与学生交流沟通,有利于辅导员实时跟进新媒体话语体系,提升思政教育话语的感召力,牢牢把握教育主体的话语权。
(二)网上网下联动,开展新媒体教育实践
辅导员要将新媒体运用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形成网上网下联动局面。比如,在社交空间分享“正能量”新闻、视频,宣传主流价值文化;鼓励学生向校园媒体撰文投稿,让学生在管理学校官微、微信公众号的实践中学习媒介传播规律,提高媒介传播能力;开展微话题讨论、网页设计大赛等校园活动,发挥“第三课堂”的德育功能。此外,在指导学生检索信息、在线学习、共享资源的过程中,辅导员得以“教学相长”,不断提升自身媒介素养。
(三)坚定政治立场,提高信息甄别和解读能力
辅导员必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一方面,要做到 “慎独”,严守网络伦理道德底线,自觉维护本土文化安全;另一方面要了解网络舆论传播机制,练就解读信息、研判舆论、发布权威论断的“真功夫”,关注贴吧、论坛、BBS,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提供观点正确、说理透彻、鲜活生动的解读,及时进行舆论引导,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四)开展理论研究,输出媒介德育新成果
国内媒介素养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思政教育工作者当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经验,广泛涉猎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相关知识,探索高校思政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结合点,输出媒介德育研究新成果,强化思政教育针对性。
二、完善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教育机制是重点
高校领导者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的新媒体意识和自我发展,提高辅导员媒介素养的主要任务应从高校层面展开。
(一)构建系统、长效的辅导员培训体系
高校应设立媒介素养培训的专门机构,为辅导员交流学习、考察调研提供经费支持;定期组织学习培训、校际交流等教育活动,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的良好氛围;将舆情引导、危机公关列为辅导员媒介素养培训的重点,强化辅导员信息筛选、研判、传播和再创造能力的培养。针对校园广播、微博、移动APP等主流媒介资源,鼓励辅导员再创造媒介新产品,发挥隐形课程的教育作用。
(二)大力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
当前高校校园网已初具规模,学校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搭建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对校园网及其子网进行有机融合,构建信息充足、功能强大的网络共享平台。此外,还应主动听取辅导员、学生意见,围绕思政教育工作开发学工管理系统,推动辅导员工作信息化水平;组建一支精良的信息化技术维护队伍,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三)优化辅导员考核机制,培育网络名师
媒介素养应纳入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调动辅导员开展新媒体德育工作积极性。在辅导员的选拔、培训、考核等环节中,考察和动态评价辅导员媒介素养,并以此作为辅导员考核、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参考依据;建立辅导员德育工作奖励机制,追踪辅导员博文、回帖、网络心理咨询等工作进展,对表现突出者予以表彰奖励。此外,还要吸收那些既懂管理、又精通网络信息技术的人才到辅导员队伍中来,着力培育一批导向正确、影响力广的网络名师,提升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三、政府、媒体组织和社会团体协同参与是保障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推动校内外协同配合、全社会支持参与,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格局[2]。政策支持、资源整合、规范网络行为等全局举措是开展辅导员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保障。媒体组织也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权威媒体开设新媒体运用、舆论宣传等节目专栏,向公众推广媒介新产品。就目前来看,民间社会团体尚未很好的发挥作用,但是民间团体通过资金支持、举办媒介素养教育研讨会、建立相关教育网站等方式来予以支持也必将推动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立国,杨娟.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 中国电化教育, 2011, (09): 4-8.
[2]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J]. 中国高等教育, 2015, (Z1):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