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正存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教育。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深入讨论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要让小学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必须精心设计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主体性;科学的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3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教育。作为一名农村数学教师,我深感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再不进行课堂改革,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我们必将被时代所淘汰。所以,我们应从自身做起,改变一些传统的教育模式,真正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把学生的眼球吸引到数学课堂上来。比如,要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小学数学课堂由一言堂变成多言堂,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另外,《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对新教材的使用,我们对新教材有了比较深切的认识和体会。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多给学生提供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展现数学魅力的舞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环境、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让学生通过观察、认真分析、归纳、类比和交流等互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使数学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一个人人平等、师生互动、相互促进和生动活泼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和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谈谈自己观点。
一、精心设计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某件事有兴趣,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当中去。同样,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内容,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就会把学生吸引到小学数学课堂上来。所以,在数学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小学生一般都比较爱听故事,将数学教材知识融入到具有趣味性的故事之中,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这种方式,学生的情感最投入,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便能养成终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最小公倍数”时是这样创设教学情境的:“从前,在钓鱼岛上住着两个渔夫,他们从2015年5月开始捕鱼,但是他们每人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渔夫甲说:‘我连续打鱼5天要休息一天。渔夫乙说:‘我连续打鱼6天需要休息一天。他们有一个大陆的朋友,打算趁他们同时休息的时候去看他们,同学们想想,他们的这位大陆朋友什么时候去看他们最合适呢?”通过这样一个故事,首先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钓鱼岛是我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其次调动了学生动脑的积极性,通过认真思考,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抢着回答教师的问题。于是我们小学数学课堂就真正“活”起来了,在这种氛围下,我们的课堂效率提高了,轻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要想让小学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就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科学探求知识,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因为一个好的课堂氛围,必须是民主的,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学习的主人。当然,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学习上的关心,要对学生的生活给予关怀,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教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在这样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交流互动,课堂怎能不高效呢?
三、科学评价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赞美是一种心灵的雨露。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成人尚且如此,小学生更需要教师的赞扬。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即使学生把问题回答错了,教师也不能完全否定,要予以适当的评价(鼓励),让学生体会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评价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情况,给出不同的评价。因为教师的每一个微笑、眼神和赞美的话语,都能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满足,让学生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
总之,任何一轮新课程的实施,我们一线教师都应该先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想尽一切办法,在实践中探索、思考,总结经验,改进数学课程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汪小刚.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再思考[J].教育探索,2006(8).
[2] 郑毓信.课程改革2005──论积极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10).
[责任编辑 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