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广
摘要:要在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有所作为,摆脱教学高投入、低收益的困境,大学英语教育的出路之一是逐步采用以“协商主题、图式引导、交互与反思、平等参与、积极评价”为特点的对话教学策略。促使构成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师、学生、环境之间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积极互动,有效地促进知识和意义的生态成长。
关键词:对话教学;策略;互动
一、对话教学
优秀教学的“本质性标识就是教学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的对话”。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对话教学依托对话作为信息沟通的手段,在师生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基础上,合力实现知识的重整和再生。因此,要改变大学英语教学的不合理局面,引入对话教学的理念和策略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
巴赫金认为:对话不仅仅是语言存在的一种形式,更是语言存在的基础,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双边行为,其意义由说话方和听话方共同确定。哪怕一个词,也是发话人和受话方间关系交互的产物”。正是因为对话在双向交流中的巨大作用和对参与主体的尊重,满足了教育教学对人的关注和促进人的发展的需要,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进入到研究者的视野中,逐步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上升到教学原则的高度。
其实,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历史悠久,如古代中国孔子的“对话”式教学和古希腊的“助产式”教学,不过这种利用对话进行教学的方法是朴素、原始的,都还仅仅停留在把对话当作是一种教学手段和工具的认识上,缺少对教育本质的深入理解,仍然强调的是通过对话实现知识的传递,近代人们才更多地投身到对话教学的研究中,更明确地探寻对话教学背后的意义和内涵。
在对话教学的认识过程中,有学者尝试从对话教学形式人手,把对话教学定义为师生基于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这种认识从师生交流的外在状态理解对话教学,突出了对话作为教学活动存在的形式。也有学者强调对话在教学中的媒介作用,突出了对话在教学中的工具性,认为对话教学就是将师生、生生交互对话作为教学的表征与载体的一种教学活动。然而,教育哲学和教育思想的发展,以及课程变革的大背景,使我们慢慢认识到,不能继续停留在把对话教学作为教学手段和方式的认识上,而逐渐认识到,对话教学不仅是一种以对话为教学工具和方式的教学活动,它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和原则,是教师有意识地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学习的教育态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是沟通的、合作的教学,是以人为目的的教学;是师生在真正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和爱的氛围中,以言语、理解、反思等互动方式在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提升人生品味、境界及价值的教学形态;是师生及与关系价值和关系认知,整合反思与行动,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合作创造知识和生活的话语实践。
总之,对话教学作为一种全新教育观,是对教学活动在意识和行为上的重新认识和反思。作为教学的手段,它丰富了传统教学活动方式和教学模式,把知识在师生间的单向传递变为知识在双方间的互认和生成;作为教学原则,对话教学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尊重学生思维,学生重新获得了认识世界的主动权,消解了师生在教学中的身份对立,师生借助平等和谐的对话形式走向合作和共同成长。
二、大学英语对话教学策略
本文基于上述对对话教学的理解,以建构主义学习观、有效教学等理论为依据,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尝试提出大学英语对话式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益。
1.协商主题。对话教学以信息差为起始,以话题探讨为核心,师生通过对话致力于主题探讨,实现教学目的,因此,主题设置是否得当将直接决定对话教学的成败,但课前,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差”注定师生在课堂对话主题上存在一定的“离心”现象,减少师生间对话的“离心力”首先就要确定教学主题。
考虑到教学目标之一就是促使学生形成个性认知建构,教材作为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载体,对话主题的确定可以首先从教材的深入理解开始,师生在课前都需要深入解读教材,确定自己认可的主题和存疑的问题,通过课堂上教师、教材和学生之间有效的对话机制和交流策略,即以主题为核心,教材为中介,问题为引导,发挥知识建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在知识认知的主体作用,通过对话分享师生对主题的认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学主题应通过协商而定,问题应具备足够的开放性和多样性,答案不必只有一个,思维发散型、讨论型的问题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朝正确方向思考,实现教学目的,更可以鼓励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探寻问题背后的不同意义。
2.图式引导。与传统“灌输”教学模式不同,对话教学重视对话展开的活动情境、学习者已有知识背景和学习主体在认知活动中的主动作用,这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是一致的。建构主义认知理论认为,对客观世界的信息和意义的赋予是由每个人决定的;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和外部环境在信息交互和意义协商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既是学习的开始,也是学习的终极产物。换而言之,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知识背景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依据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情境、活动形式和教学进度,这样既可以契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又能促使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重组和增殖。
在这一过程中,对学习者已有图式的准确了解是对话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证。作为一种描述知识表征综合性特征的认知理论,教学图式的价值在于它形象地阐释了知识在学习者身上存在的形式,图式中的槽(slot)既可以储存已有知识,又可以根据外界信息的变化调整自身结构,实现知识的增长。图式的这一特性对教学有积极的启示价值,教师应该安排学生课前预习教材,丰富学生图式结构的基础“槽”,同时在教学时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利用图式中“槽”的可调整和可重构特性建构新知识和改造、重组原有知识。
3.交互与反思。交互作为对话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始终贯穿于对话教学全过程,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相互问诘、相互启发,而师生在这一过程中又主动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所以“真正的教学过程应当说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教师有义务为学生提供交互机会,尤其是英语学科,课堂中的语言既是教学对象,又是教学工具,既是课堂交互活动的目的也是交互活动的手段,同时,语言在使用中的动态特性决定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交互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与他人协商和自我协商,这和建构主义主张的知识建构是一样的原理:知识是在不断地与外部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知识是连续的,但知识也是需要不断调整的,在对话讨论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反思,本文的反思是指学生对对话活动前、对话中和对话后的经验和理解进行审视、分析、调整和构建知识的主动行为。尽管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角度看,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它突出了知识的个体性,但这并不应该、也不可能贬低教师在课堂上的价值。事实上,师生都应该认真审视对话的过程和结论,创造自我和集体反思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仅仅局限于对话的发起者,更是对话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而不必纠缠于结论只能是什么,把对话参与者和具体语境结合起来,引导不同层面上的反思。
4.平等参与。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教学生态和谐平衡,这要求在对话教学进行的过程中,对话的主导权利不是某一方独享的,确定对话内容和形式的责任应该由全体成员共同承担,对话主体都有责任确定对话的内容、对话的次序、对话的评价和对话主题及次序的调整,对话的目的不仅在于建立能进行生成性、创造性思考的团体,更重要的是大家能共同思考。
在非对话教学模式下,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存在天然的沟通障碍,原因之一就在于教师对文本和学生的认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文本自身的声音存在于不同的层面上,这导致教师、学生和文本在教学过程中话语权的不平等,教师和文本往往居于权威的地位,学生更容易陷于被动接受的境地,学生的被动在教学中往往表现为压抑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较少参与对话过程或者被“问话”,为此,对话教学首先要创设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参与气氛,为学生创设可自我调节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教学和学习活动,在对话中既要表达自我,又要肯定他人,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不断地提高其参与对话的质量,感受彼此的尊重,促使积极效能感的产生。
为营造平等参与的气氛,对话形式应该不拘一格——问答、辩论、报告、评析等,为使更多层次上的学生参与课堂对话,对话主题、问题和任务设计要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出发,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差异,借助多种教学媒介和教学设计多角度、多层面的对话活动,使得教学对话不再局限于某一时间和地点,促进学生优势智力领域的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
5.积极评价。学习成绩是评价对话教学有效与否的重要标准,但绝不是惟一标准。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说,世界本是多元的,学生会接收知识,但同时也发现和建构知识,每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统一的评价尺度又如何能够衡量每个学生的价值呢?换而言之,评价不仅要关注最终量化的结果,更要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就;不仅考察知识、技能等认知层面,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评价的标准既不该仅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制订,也不能完全依靠学生的自觉来进行评价,评价应该是师生交互协商的过程,这将更有利于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其自信心,有利于学生有效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还要注意评价的即时性、针对性、阶段性、交互性。即时性即教师在教学对话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发现的消极问题或者积极表现当场给予适当反馈;针对性即关注个体差异,对待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和反馈策略,因性施教;阶段性即无论积极还是消极的评价都应该着眼于学生的阶段性发展,把握学生动态发展的长期趋势,发挥教育评价的发展性作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交互性即教师的评价要给予学生解释的机会,尤其是在针对一些消极表现进行评价的时候,要首先反思在课堂教学对话过程中是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伤害学生自尊心,打击其学习主动性。
三、结语
学习者英语交际能力的获得和提高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各自的能动性,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借助有效对话教学手段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知识构建和意义生成为主要目标,建立起一套充分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体系,这应该是中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