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流行语看中外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异

2016-05-14 13:08顾健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思维方式

顾健

摘 要

语言是观察社会变化的一个窗口。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时代的特征,表现着时代的多元化与速变化,从而产生了最能反映时代变化的流行语。校园流行语也是流行语的一部分。但是,这种语言是没有规范和标准可言的,在特定的时期内,被学生广泛的使用。校园流行语作为社会方言的一种,它包括了很多种的艺术形式,校园流行语是学生个性与智慧完美碰撞的产物。本文就校园流行语来观看中外学生在思维方式有哪些不同点。

【关键词】校园流行语;中外学生;思维方式

大学校园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大学生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它是指在高等院校内,可以被大多数的大学生广泛使用的言语形式。大学校园流行语可以反映出大学生的多个角度的文化思想,从特定的角度又可以反映思维方式。通过这些校园流行语,人们很容易就可以察觉到社会变化给大学生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感受到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当然,在大学校园流行语的传播过程中,中外学生会有很大的不同,相应的就有思维方式的差异。本文主要从学习、生活和爱情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中外流行语的具体特点,并分析研究所反映的思维方式有哪些差异性。

1 学习方面

1.1 中国的校园流行语

在中国的大学生活中,占据生活主要部分的还是学习,所以很多关于学习的流行语就有很多。比如,在反映考试结果上就有“低分飘过”、“60分万岁”以及“挂科”等专属学生学习的词语;另外“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等词语,也同样反映了学生还是以学习为重;在面临严峻的生活压力时,有的学生会选择继续深造,这个时候就出现了“考研(考研究生)”、“考托(托福考试)”等等;在大学期间,必须要有那么一次“逃课”才算完美;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用一个水杯、一本书就可以实现“占座”。这些都是中国大学生所特有的校园流行语,且每个大学生都十分熟悉的词汇。

1.2 国外的校园流行语

在国外有关大学生学习方面的校园流行语就是“fraternity”和“sorority”,翻译成中文就是“兄弟会”和“姐妹会”的意思。当今的国外大学生,把它当成是一个专门开party的地方,这个组织在国外的大学生中有着很高的人气,也同样是国外校园流行语的一个来源。

通过举例有关于学习方面的中外校园流行语,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大多数的流行语是与上课、学习有关的,他们并没有摆脱学习书本知识的命运。而在国外,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大多是自由的,校园流行语也是与自由有关的。这就说明中国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较为单一,而国外大学生相对就较为多元化,生活中不仅有学习,还有交际与娱乐。

2 生活方面

2.1 中国的校园流行语

在中国,很多的校园流行语是与网络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汗(被吓到)、赞(支持)、稀饭(喜欢)等等都是大学生在网络的影响下,经常在校园生活中会被使用。这些网络的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所以可以很容易的被大学生所接受。这同样是校园多元文化的一种体现,用较为幽默的词语把网络世界与校园生活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

2.2 国外的校园流行语

在国外的大学校园中,我们也会经常听到这样烦躁的词。例如“I hate that(真讨厌)”、“bore to death(烦死了)”以及“I am so stressed(我压力好大)”等等大学生发牢骚的词。

通过举例有关大学生生活方面的校园流行语,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的校园中是受网络的影响从而衍生出了一系列有关学生生活的语言,而国外的流行语则大多数是心理上的一种变化。时尚性和幽默性是中外的共同特点。除此之外,中外的校园流行语除了具有一般的流动性和生动性之外,还具有较强的讽刺性和针对性。

3 爱情方面

3.1 中国的校园流行语

对于刚刚离开家长的大学生来说,少了几分稚嫩,多了几分成熟,显得更加诱人,所以有关于爱情的校园流行语就比较多。例如,在形容长相时,用“美眉”形容有魅力的女生,用“恐龙”形容长的丑的女生;而对于长得好看的男生就会用“帅哥”来形容,对于长得不好看的男生就会用“长得很有创意”来形容。在谈恋爱的过程中,就会用“放电”来表示对对方有好感,“电灯泡”则表示恋爱时身边出现了多余的人;对于没有恋爱的对象的学生来说,就会用宿舍“座谈会”、“交流会”的形式讨论异性。

3.2 国外的校园流行语

国外大学生的爱情都是从约会开始的。所以,就会有“group date(集体约会)”、“single date(单独约会)”、“double date(双重约会)”等等。

通过举例有关大学生生活方面的校园流行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大学生更为温和,国外就相对于更开放。国外的大学生相对于来说是思维方式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自我独立的意识很强,而中国的大学生校园,就会在言论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会受到思维方式和制度的种种无形的限制。

随着英语在中国的逐渐普及,英语对于中国大学生校园流行语的影响也就变得越来越大,中外的校园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有趋同的现象。我们要在看到中外校园流行语差异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

参考文献

[1]黄涛.近年大学生流行语与校园文化风尚[J].衡水学院学报,2006(12):75-77.

[2]曲文吉、葛新新,2010年高校流行语的心理文化透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7).

猜你喜欢
思维方式
浅议古代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
隐喻中窥见的中西方文化
浅谈运用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改造传统出版产业
多维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创新思维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
“类比”一种思维方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