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社会”思想

2016-05-14 12:08白丽洁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和谐社会中国传统文化

白丽洁

摘 要

和谐社会不仅是人类的一种美好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自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全党上下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之一。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中国历史上早已有之。本文以孔子学说为例,通过探究孔子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希望能够为当今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些思想上的启发,以期获得更多的精神感召力量。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孔子学说;和谐社会思想

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此相关的思想更是不在少数。比如儒家所强调的“大同社会”,强调个人身心和谐的“修身养性”、强调社会和谐的“讲信修睦”,还有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包括庄子曾经设想过的“同心”、“同德”,墨子的“兼相爱”、“爱无差等”等思想无不是关于“和谐社会”的探索。本文试从孔子学说中的一些基本思想入手,来探究孔子关于“和谐社会”的看法。

1 “内仁外礼”:孔子关于和谐社会的政治理想

众所周知,孔子对“礼”是非常重视的。而孔子对礼的重视正是建立在孔子对和谐社会的向往的基础之上的。“内仁外礼”一直被研究孔子思想的学者看做是孔子的一种政治理想,而这种政治理想也是一个关于和谐社会的理想。因为在孔子看来,只有这个社会充满了“仁”,才是一个和谐有序,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社会。而要实现“仁”,则必然少不了“礼”这种手段。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和谐社会的内涵都是很丰富的,一个和谐的社会不仅应该是进步的、谦虚的,平等的,而且也一定是充满博爱的、有礼貌的社会。在孔子学说中“礼”不是一种社会等级的束缚,而是一种社会规范,主要手段就是对自身进行克制。孔子不讲法,提倡一种在道德规范下的自由。要实现这样的自由,必须建立在人人都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的基础上。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孔子提倡的“礼”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通过个人自治来达到的理想社会状态。而这种自治一般也只能发生在有知识和有道德的人身上,所以孔子还重视教育。在教育的同时传播一些道德的观点,如普遍被当时人们接受并推崇的“孝、忠、义、信”等。这些类似于社会规范的道德观点告诫人们:人只有通过克制自己的行为和欲望,才能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标准。

孔子学说中还强调子女对父亲、臣民对君主的顺从。这从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孔子的家国观念。这在民主思想还没有萌芽的中国古代也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而家庭就是构成国家运行的一个基本单位。所以无论是顺从父亲,还是顺从君主——君主就像是一个大家庭的家长一样,孔子的用意都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希望能够维持社会的稳定。只有社会稳定了,“仁”才可以实行,人们才能进入理想的和谐社会。当然,孔子是希望君主可以作为道德领袖的。况且,在当时“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除了叹息,唯一能做的就是劝诫人们尽量克制自己的欲望,维护已经建立起来的文明成果和道德规范。通过克制来实现社会的和谐,是孔子的理想。

2 “仁者爱人”:孔子关于“和谐社会”的具体做法

关于“仁”的解释,孔子的后人孟子曾经这样解释:“仁者爱人”。孔子在他教授学生时也从多角度做出过解释,归结起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孔子也认为仁者,必须要先爱人,才能至仁。一个人只有有仁爱之心,才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凡事尽可能地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而一个社会要和谐,只有人人都克制自己,为他人着想,才有实现的可能。

首先,“仁者爱人”,其实质是要建立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爱人首先是爱亲:“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在当时的社会结构中,“爱亲”即爱亲人,这是实施“仁爱”之心最直接的方式,不仅容易,而且还是“仁”的一个基本心理基础。在“爱亲”的基础上,孔子又将“仁爱”扩展到了周围的一切人和物上,无论是上层的贵族,还是下层的平民百姓,都在孔子实施“仁爱”的范围之内。泛爱思想对于普通百姓来讲,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如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而如果被为君者表现在施政过程中,则又成了富民、教民和利民的价值导向。对于一个社会的百姓来说,物质生活固然重要,但是精神生活也不可缺少,一个充满了“爱”的社会人们的精神必然是富足的,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必然是和谐的。

其次,“仁者爱人”还体现在为政者对国家团结统一、稳定的维护上。孔子曾经评价管仲“仁”,正是因为管仲不仅帮助齐桓公平定天下,使百姓免于颠沛流离之苦,而且还少发战事,以一己之力促进了天下的团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管仲的这种维护国家统一稳定的做法正是一种使百姓得到最大实惠的方法,是真正的“利民”。因此孔子评价管仲::“如其仁,如其仁”。

3 “仁远乎哉”:孔子关于“和谐社会”的执着态度

对于一个充满了“仁爱”的和谐社会究竟何时能够实现的问题,孔子是这么看待的:“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和谐社会虽然实现起来不容易,但孔子却对此抱有执着而坚定的信念。

在孔子的心目中,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仁爱”、“礼制”、“有道德”、“和睦”的社会,他向他的学生如是说,也奔波各国像君王诉说,如果时代允许,孔子的理想也许早已实现。但是受时代的限制,孔子和他的理想只能成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

对此,孔子并不气馁。他一直不停的教导学生要积极地学习,积极地入世,积极地建设社会。要重实际,少空谈,即使现在的社会条件不允许,也不能轻言放弃:“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孔子最担心的不是和谐社会的理想不能实现,而是没有人去为之而奋斗。

4 结语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古人的理想,更是当下的我们共同的理想和愿望。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不仅要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理应也必然是我们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不断的为之去努力,去探索。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王文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J].理论界,2007(12).

猜你喜欢
和谐社会中国传统文化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论管仲的利益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建筑设计内在的文化反思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