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摘 要
本文通过叙述大学语文课程生存现状,提出课程改革方向和建议,运用调研分析、归纳演绎的方法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学现状等问题提出,探索解决课程改革的难点与突破点,旨在使我们对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前途,生存地位等提高认知。
【关键词】大学语文;改革;高职院校;对策
“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它的人文性特点,直接关系到人的终身发展,不是一时一地的教与学,就能彰显课程教学的成绩。因此,许多时候,高校公共课程改革就成了大学语文必须尝试探索解决的问题,试图转变理念,整合资源,最优化达到课程改革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大学语文开设现状
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阶段存在着多种生存状况,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这门课程的发展与创新。许多高职院校对大学语文,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取消了这门课程。教师教学方法传统,研究滞后,学生被动学习。
1.1 在同类院校大学语文地位尴尬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寥寥无几,只在某些文科专业开设一学期,周课时3-4节 。很多院校将课程建设资源投入到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家级高职示范院校将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以应用文写作课程替代,开设一学期。许多理工科为主的院校以文秘类课程替代。大学语文日益成为一门“边缘化”学科。
1.2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时比重小
笔者以护理专业为例,根据职业岗位需求,要培养护理专业学生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等基本理论知识。《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显示,在培养规格中,护理专业学生须具备从业素质第二条指出:“文化素质:熟悉国家各项卫生政策和法规,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及审美能力,具有基本的护理文件书写能力。”而各科总学时为2700左右,总学分140左右。大学语文开设一学期64学时,理论学时54,实践学时10,学分3.5,比重相对专业课少很多。
1.3 师资队伍教学过程上难以创新
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难以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为主,多元合作,校企共建,适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的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都来自理论课堂,教学实践难以推陈出新,很多语文教师靠厚重的知识底蕴和风趣幽默的讲解赢得了学生的爱戴,激发了课堂兴趣,教学效果比较明显,但在培养学生终身发展与职业能力上比较薄弱,探索多元的文科教学模式,变讲为引,引发思考与探索的浓厚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成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子方向。
1.4 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收效漫长
大学语文课程是各门学科的基础,更是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决定于专业能力的培养,影响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有大学语文课程。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技能强,素质高是他们能够终身发展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是阶段显现与长期收效并存的,短期见效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有天然不足。
2 大学语文建设对策
2.1 教学团队培养要上水平
不断加强赴外培训进修的教师,提高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实施教师“一对一”培养,通过听、评课,教研活动讨论,撰写教学心得等方式,锻炼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和业务能力,提高青年教师综合素质。通过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在线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并获得资格证书,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2.2 课程教学任务要上数量
2.2.1 取决于公共课程性质
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属于人文素质课程,有很强的知识性、文学性、人文性,而对于职业技能培养有着天然不足,缺乏“两高一专”人才培养目标的显性特征——技能型专门人才。
2.2.2 取决于公共课程认知
对于人文学科在高职院校重要性的探讨已不是新鲜话题,国内多所国家级高职示范院校已取消或大量削减人文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比重,这种认知目前在职业院校持续形成共识,课程改革亟待进行。
2.2.3 取决于公共课程效益
人文学科是造才树人的终身学科,从“大语文教学观”看,终身发展是助推学生从成才到成人,从职业到事业的必修课,需要帮助学生做远景与愿景规划,才能在短期取得一些效益,例如欣赏能力、阅读习惯等的培养。
2.3 校本教材建设要上层次
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水平参差不齐,探索编写适合于各高职院校教情实际和学情实际的教材是大学语文教师和职业教育者的责任。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语文教研室组建五年来,相继编写校本教材两部。201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大学语文》,已投入使用3年,修订一次,2016年被评为省级优秀教材二等奖。这所院校编写的教材根据高职人才培养方案,遵循公共基础课程性质,将语文、应用文写作、演讲口才等课程融通起来,分列十个单元,教学效果良好。
同时,在教材建设上要对公选课进行改革,编写公选课校本教材,辅助大学语文教学。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编写的校本教材《语言表达与沟通》,本校为公共课程改革做前期的探索和准备,针对建筑类专业,分析学生学情,在调研教学实际状况的基础上编写的校本教材。这些教材开发思路都值得借鉴。
2.4 校园文化大赛要结合教学实情
2.4.1 结合经典文化推广与宣传的主题
如大学生经典诗文朗诵大赛,陕西省教育厅举办的“中国梦.爱国情.读书志”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最直观地反映了大学语文课程人才培养水平。国学传统教育是悠久的文化传承,在大学语文课堂讲授国学经典专题,不再孤篇单讲,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2.4.2 结合主题团日年节创新的主题
围绕人文学科特点,将母亲节、端午节等等传统和现代节日融入课堂,针对职业能力培养,挖掘培养综合素质,举办汉字工整书写大赛、汉语美文听写大赛、汉文化知识竞赛等赛事,让比赛进课堂,融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晖.论大学语文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8).
[2]蔡朔冰;大学语文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4).
[3]刘超;试论大学语文教育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2).
[4]孔庆东.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J].中国的大学教学,2006(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