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个性培养的策略

2016-05-14 10:39姜淑梅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个性培养个性发展小学语文

姜淑梅

[摘要]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其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小学阶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小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过多地重视其工具性的一面,而忽视了其对小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文性影响。本文就小学语言教育对学生个性培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个性培养;个性发展

新课改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进而来推动社会生产和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陶行知坦言:“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也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传授学生们学业,更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引导学生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如何做人,积极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高尚的人格,让学生真正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个性培养之间的关系

人的个性就是个人性、个别性,是一个人在性格、思想、意志、品质等多方面不同于他人的一种特质。因此,个性也是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言语方式以及情感方式的综合体现。小学生尚处于心理、身体未成熟期,他们的个性尚未成型,在学校学习期间也恰恰是对其个性、人格培养的最佳时期。而语言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其工具性与人文性高效统一。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既是对规范优秀的母语学习,也是对祖国壮丽山河、灿烂历史文化、优秀人物事迹的学习。而小学语文教师则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熏陶小学生养成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坚强勇敢等诸多的优良品质,使之逐渐养成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个性,促进其健康发展,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

二、改进小学语文教学

1.优化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而应立足于小学生个体化差异,积极利用课堂教学以及现行语文教材内容来引导小学生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使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高尚的人格。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教学任务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用一些更具直观展示、引导作用的教学用具,使学生可以在日常学习中得到热爱祖国、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坚强勇敢等诸多优良品质的熏陶。同时,小学生也会在学习、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之中由内心深处生出一种爱的情怀,这对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与人格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把握学生个性

小学语文教师应理性地认识到小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的培养、发展的动机与情感意志。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也要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小学生均能得到良好的个性培养。个别小学生性格内敛,不喜欢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或是一些小学生性格外向、好动,教师也不应对其压制或批评过多。而应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学习特点,加以有效的、更具针对性的引导性教学。如针对不喜欢主动回答问题或自主参与语文学习的小学生,语文教师可以为其布置一些独立思考的问题或课业,而针对性格外向、好动的学生布置一些参与性强、能够展示其个性的课业,进而让每一个小学生均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并在学生展示自我的同时,适时地、适度地鼓励他们不断“超越”自我,但不是与其他学生比,而是与学生自己比——“我现在比原来进步了多少!”

3.满足学生心理需求

由于小学语言教材相对稳定,在教材中也缺乏时代气息,不能完全满足小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更具有时代气息、人文内涵的文学作品。同时,也要鼓励小学生们将自己阅读过的课外文学作品进行总结或写成读后感,并带到课堂中来,让他们说一说、谈一谈自己对这些文学作品的理解。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应在作文写作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们提供更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束缚,在实现其个性化写作的同时,指导他们用心灵去写作。

三、鼓励学生个性化习作表达

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育时期,其各种能力与兴趣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语文教学,尤其是习作教学也是最适合于培养学生个性的途径。另外,笔者总结多年的习作教学实践发现,很多小学生并不是害怕习作,一是感觉没有话可以说、可以写,二是有话不知道怎么说、怎么写。笔者认为:如果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有机地将习作教学与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融合在一起,那么既可以实现语文教育培养学生个性的目的,又可以全面提升小学生习作水平。

1.让学生有“话”可写

新语文课标中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与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其中,“减少束缚”“自由表达”,也是对学生个性的一种尊重,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体现。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只将习作的基本技巧加以传授,不要给学生更多“牵引”“强制”的影响;而是要在尊重教学大纲的基础之上,对习作的题目加以灵活变通——让小学生可以把自己想“说”的东西说出来、写出来。如以人物为习作题目时,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对习作题目加以“放宽”,并非一定是“人物”,可以是小学生喜欢的“动物”或自己养的宠物。只有让小学生去“说”“写”自己最喜欢、最了解的“人物”,才可以让他们变得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小学生的“情”动了、“事”来了,“话”也就自然多了。与此同时,小学生的个性也随着习作、语言的表达而得到体现、发展。

2.鼓励学生“独特”表达

创作来自学生的真实生活,来自学生的童心;绝非教师的真实生活,也绝非教师的感怀、感悟。但是,小学生受语文基础知识少、表达能力低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在习作学习中感觉到恐惧,甚至降低习作学习的兴趣,这对小学生的个性培养也极为不利。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去释放自己的个性,用自己的语言,将自己内心的感受说出来,而不是说“空话”“假话”;让学生们可以通过习作学习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同时,语文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敢于在习作中进行“独特”表达。如我的一名学生在形容他的妈妈时用了“浓眉大眼”,形容自己笑的时候用了“露出了大板儿牙”,说自己的班主任“像我的小姨”,说自己家的小猫“像一只大灰耗子”等等,这些都是小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独特”的语言去对自己世界中的人物进行表达,这也是最真实、最自然的个性表达和个性释放。这样的“独特”表达,既可以让小学生坦露心声,也可以充分释放学生的个性,而不是为了习作去“说”假话、“写”空话。此时,语文教师应给予学生们肯定性的、积极的鼓励,让他们在敢于表达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的同时,也逐渐树立起自主、独立的意识。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多角度、多元化的教学去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与个性化创新能力,并在引导小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也应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语文教学特点,使之成为培养小学生良好个性、高尚人格的“利器”。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活用教材、变通教学方法,将更多的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团结协作、个性表达等积极内容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一个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个性,最终达到促进其健康发展、培养其独立个性、使之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目的。

责任编辑 邓振

猜你喜欢
个性培养个性发展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培养研究
分析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