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琼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也要逐步适应课堂教学带来的学习方式的变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关键词】培养;观察;合作;参与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逐步养成的,教师只有不断地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新的学习方式,并且致力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有效地落实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学生亲历的生活情景中,提高学生适应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任课教师必需长期培养的。品德与社会课学生要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多方面的,根据学科特点,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习惯尤其值得培养。
一、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学习习惯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中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扩大学生的生活体验。然而,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又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的,一般低年级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他们的观察总会伴随着丰富的想象,容易脱离现实生活。中、高年级学生逐步进入观察活动的敏感期,他们会越来越多的观察到细节和变化,因此品德与社会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要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生活开始。“留心处处皆学问”,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角度往往会对身边的现象“熟视无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从点点滴滴入手,帮助学生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细节展开。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往往容易忽视细节。而细微的生活细节正是有实效的道德教育展开的“生长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不放过生活细节的观察生活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还要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生活。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本节课以学生通过体验和观察的方式,汇报自己一天的活动,观察谁在为我们服务,体会生活需要各行各业的人们为我们带来方便和帮助为切入点,初步认识各行各业劳动者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激发学生尊重并感谢劳动者的情感。由于从事服务行业的人与学生生活最密切,也是学生最容易直接感受和观察到的对象,因此教学中,我采取以直接服务于学生实际生活的劳动者、以他们的真实工作状况为切入和教学活动始终,调动学生的直观感受和体验,体会从事服务行业劳动者的苦与乐,来逐渐感受各行各业劳动者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尊重别人,长大成为别人生活需要的人,为今后进一步认识并尊重其他行业的劳动者而奠定基础。课堂教学中把“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使学生认识到各行各业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尊重、感激劳动者,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这样的交流展开后,丰富了学生的观察角度,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细节展开观察,对生活的影响的感受也随之加深了。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得到了养成。教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校外探路》时为了让学生能够认真观察正确辩认方向,了解路线图的作用,从实际生活中能获得相关体验,在学习本课前,让学生观察学校周围标志性建筑,并在课堂上出示这些照片图片,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地方,相互考考对方。之后分组组成“校外探路小队”,首先讨论从自己家到学校的“探路”过程,然后再试着画一画,在画图的同时讨论路线图的作用和画的方法,并将讨论的结果写在书上。
二、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学习习惯
品德与社会课是为了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这种发展必须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得以实现。交往离不开合作,这就需要学生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品德与社会课程是综合的活动型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成为主体,否则学生个体是无法逐一落实的,只有实现合作的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课堂形态的转变。有研究表明,“合作取向”的学习优于“个人取向”的学习和“竞争取向”的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供丰富的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习惯要鼓励学生学习与他人交往。独生子女往往表现出交往能力的缺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更多地提供条件帮助学生建立“有困难,找人帮”的群体意识,让学生体验合作的价值。引导学生乐于交往,进而善于交往。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习惯还要学会一些基本的方法。比如学习小组的合理建构;合作学习小组长的产生通过竞选、轮值、奖励、分专题等形式产生,让人人都有机会;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逐个操练、争相发言、共同讨论、互帮互学、小组竞赛……学生一旦掌握了一些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后,他们的合作学习就能有效地展开,反过来又能进一步提高他们合作学习的技能,有助于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不一样的你我他》,让学生分小组探讨生活中人们的“不一样”时,一个小组围绕学生自己的发现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原来学习小组中一位同学说了这样一件事情:他和妈妈去买鞋,他想要白色的旅游鞋,可妈妈偏看上了一双凉鞋。小组同学们纷纷谈出了自己的看法帮助这位同学,有的说:我们的脚长得快,凉鞋便宜,小了就扔了也不可惜;有的说:妈妈可能是怕我们臭脚;还有的说,大人就是不理解小孩,其实我们也有我们的想法……最后,这位同学在大家的启发下,开始理解妈妈的“不一样”的想法了,并尝试着与妈妈就买鞋的事情交流交流。其实,不管结果如何,孩子在生活中成长了。
三、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习惯
参与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品德与社会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的参与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课堂教学中我们越来越多的需要学生参与,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活动进行得是否圆满,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参与习惯的养成。
美国科学教育专家兰本达曾经说过,学习是学习者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他越是卷入得深──他越是有动力──也就越能积极的和这一过程合作。她认为“卷入”是参与学习活动的起点。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感到学生的参与不仅是活动形式上的参与,更多的要体现在思维的参与上,那样才是较为深刻的“卷入”。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参与,就要与学生展开“对话”。这里的对话不是教师替代学生思考,更不是教师把自己的思考强加于学生,而是交流,引导学生多问、多想、多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质疑与反思,体验与感悟,进而获得真实的感受。这样学生参与的习惯将会伴随着活动的始终。
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分享的快乐》时,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孩子全员参与、民主参与、自我教育、互相教育,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本节课上,我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精彩发言,每一件有创意的作品都给予充分地肯定。课堂上,不时地用“你真懂事”,“你们的想法真有创意”,等语言鼓励学生,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使每个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因为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中的三个评价目的之一。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文集》,胡晓风金成林张行可吴琴南著,四川教育出版社.
[2]《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