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静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师生关系是相互学习与成长的关系。新时期的师德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突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好的引导和推动学生的学习。在引导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更新教学方法与知识的同时提升教学能力和师德水平,与我们的学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师德;以德育人;实践;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164-01
随着时代的变化, 大学教育的环境、教育的对象发生也在发生变化。师德的体现不再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单方面要求,而应符合以德育人的发展时代——与学生共成长。
一、没有学生,师生都不会成长。
在教师成长的日子里,学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考量标准。
1、学生的要求,不断激励教师的学习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随着微课、慕课时代的到来,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变化。学生的信息来源不仅依靠现实生活环境,更多来自网络。学习的现实条件则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的网络学习时,必须先于学生掌握网络知识,并且要善于利用现实和网络资源,不断的补充或更新自己的教学教育资源。能力的提升不仅提高教师的知识以及教育能力,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也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2、“浮躁”不是我们的标签,应认真做好每个环节
在幸福的生活环境中时间久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远离自己的实际需求,慢慢的学习与工作变得浮躁起来!当沉下心来,静观老师自己的状态和学生现状,才发现认真做好每一环节,才是稳稳的收获!师德是实现教师幸福的必要条件,是教师幸福的心性基础。师德作为教师道德实践的一种品性,是德性与师性的契合。在这个浮躁的环境中,教师要以平常心不断前行。静下心来学习和研究教育,坚持自己的平淡心态。给学生人格的影响,让学生终生受益。
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重视与学生的信息交流。利用晚自习辅导的时机,及时收集意见。弥补上课时的不足,以不断增进师生感情。教学中时刻不忘学生的要求,认真做好每一环节,给学生付出,成长自己!
3、榜样的力量——以身作则。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是楷模、是学生成长道路中的引路人!师德是学生形成良好道德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一,身教胜过言教,事实胜于雄辩。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践以德育人的观念。 相信“只有付出,才有回报。” 当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实践过程和价值时,他们绝不会无动于衷。践行“要想得到,先需付出”,发挥榜样的力量。教师在实践中提升,而学生则在感悟中不断成长!
第二,积极与学生分享,学生一定会更加爱你!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对事情都会做出自我的评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师生相处过程中,与学生分享信念、分享失败、分享感受,与学生平等交流、争辩、探讨,相互允许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声音,达到求同存异的目的。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师生共成长!
二、 新形势,新师德
目前,在我国校园网络全面覆盖的校园环境中,对学生能正确对待网络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对新形势下的师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教学中,除了明确培养学生的目标外,还必须善于用科学的方法了解和分析现状,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新形势,新师德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
第一, 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即师德。
“师德是教师的第一智慧。师德建设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具有灵魂意义。”信任,它体现了关怀精神的同时也是人格平等的具体表现。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要抓紧课堂这一主要阵地。课堂是教师的主要工作场所。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与学生一起度过的。课堂对学生而言,不仅是学习的主要场所,更是各种能力培养的良好基地。
理解别人是一种美德,严格要求自己是一种高度的责任心。相互理解才意味着最高程度的爱。在这一点上,老师和学生都不例外。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爱。老师对学生的信心是学生自信的源泉, 给学生强大的学习自信心。在课堂内外,积极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只有给学生强大的自信的老师,才是最具师德的老师。
第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即师德。
在大学阶段,学习的方法发生很大的变化,对学生自学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巧引导、教方法,提升学习效率。给学生展示自己或他人学习的方法、表达的技巧、运用的艺术、实践的意识等。“师德师风建设不仅会规范、约束教师自身的言行,更重要的是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表率作用。”给学生寻找适合个人发展的途径提供有益参考,引导学生及时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主动权等。这是新时期师德的要求,即传播学习方法和理论知识并重。
第三,师生能力共提升即师德。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思维的触角。没有良好的观察,思维就会因缺少材料而得不到良好的发展。由于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像高中那样明确,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渐渐的丧失原有的制的学习。善于观察才能有效总结存在的问题,因此,为提升师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不仅善于观察学生也要善于观察自己的活动。
教学过程中,勤督促。对学生的自觉性培养,离不开教学中的监管环节。大学的教学监管具有隐性化。虽然隐性化的监管力度不断增强,但是一些学生依然体会不到,反而觉得大学的纪律松散,学习自由。在实际学习中偏离学习轨迹,出现违纪现象。针对存在的明显问题,教师需要显性的及时善意提示,积极有效督促。
总之,“高校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师德,勤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注意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反思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学生存在的问题。以督促的方式,推动教学主体——学生,来完成学习的任务。使学生提升学习的效率,养成自学的能力。
(作者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沈又红.论师德修养与教师幸福[D].湖南师范大学,2005.
[2]任经辉.和谐校园视野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具体路径[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
[3]杜红英.高校师德建设研究[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