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MBTI在促进教—学风格匹配上的应用

2016-05-14 20:07马丽
亚太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学习风格教学风格

马丽

摘要:MBTI的四个维度型及其人格评估工具对于教学的实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相关研究成果表明,特定专业群体中存在“优势”人格类型,即该类型学生的学业表现较好,而对于“非优势”学生,通过改进教学、提供适合其人格类型的教学模式,也可助其提升学业表现;教师群体也具“优势”人格类型,教师与学生的人格类型的匹配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环境的评价。为此,在教育实施过程中需特别关注学生人格类型与专业环境的适配程度。

关键词:MBTI;教学风格;学习风格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111-02

和谐发展的教学过程是以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为前提的。不同个体的学习风格不同,应有与之相匹配的教学风格,教学活动才能和谐有力的行进。如果学生在师从某一教学风格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稳定的学习风格,并且和该教师的教学风格相配,他的学习风格必然得到发挥和发展;反之,教师的教学风格将阻碍学生学习风格的发挥。然而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都有多样性的特点,对于教育情境中的风格差异以及对人—环境的适配性的评估恰恰是差异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难题。MBTI量表(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及其四维度模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难题,其对人格差异的理论解析及应用研究,为解决教育中风格匹配的实现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 MBTI的四维度人格模型

MBTI理论认为个体可以通过四个维度来解析人格:个体能量的流动方向—外倾(Extraversion,E)与内倾(Introversion,I)偏好,个体获取信息的感知方式—感觉(Sensing,S)与直觉(Intuition,N)偏好,个体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决策方式偏好—思考(Thinking,T)与情感(Feeling,F),个体对与周围世界接触方式的选择—判断(Judging,J)与知觉(Perceiving,P)偏好。上述四个维度可组合成16种人格类型。通过 MBTI 量表测试,个体可以确认自己以四个代码字母如 ESTJ(外倾-感觉-思考-判断)为标识的人格类型,以了解自己及他人,学会理解、尊重、接纳每个类型的天赋和差异。

二、 MBTI与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

外倾(E)与内倾(I)偏好代表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要精力来源和注意力的投注方向,往往体现在个体对于课堂环境、授课方式、互动形式的偏好。由于教育本身便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传递信息流、激发个性化的思考、形成决策,从而帮助个体修正旧行为和产生新行为的过程,因而代表学生学习风格偏好的感觉(S)与直觉(N)维度以及代表个体决策方式偏好的思考(T)与情感(F)维度,得到了研究者的更多关注。

感觉(S)与直觉(N)作为评估信息接受偏好的维度,代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易于接纳并整合入知识系统的信息形式及传递信息时的表达风格。例如,感觉型(S)的学生喜欢能够体现“是什么、怎么做”的知识,直觉型(N)的学生更喜欢“原理、理论和为什么”。思考(T)与情感(F)作为评估决策偏好的维度,代表学生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或决策的固有偏好。例如,思考型(T)的学生注重客观事实,他们会依据纯粹的逻辑推理作出判断和决策,较多偏好自然科学。情感型(F)的学生在决策过程中则相对重视自身的价值观、情感等因素,更容易对人文社会科学产生兴趣。

特定专业学生群体中存在人格类型集中的现象,而且特定专业群体中,又往往存在“优势”人格类型,即该类型学生的学业表现较好。国内外学者曾对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人格类型研究,虽然中西方国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格类型在总体分布上存在一些差异,但是该专业的典型人格类型为ISTJ,在不同文化中较为一致。[1]诸如此类的调查专业学生人格类型分布的研究较多,也证明了专业本身的特征可能会吸引与之匹配的学生。这类研究也表明,或许并非是人格类型本身导致学生在学业表现上呈现出差异性,而是由于特定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仅为某些与之特性相匹配的学生提供了成长的沃土,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他类型个体优势的发展。虽然影响学生学业表现的因素众多,其内在的机制也较为复杂,但是MBTI作为心理学界的重要理论和测量工具,其思想和施测对于教学设计、干预、评估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在课程设置、教学干预和效果评估的过程中,可以使用MBTI的理论匹配各学科、专业所需要的人才特征与所教学生个体之间的特点,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优势”风格和“差异”个性。

三、 MBTI与教师的教学风格差异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思想,抱着一种开放的、民主的态度去为不同的学生服务,为每个学生提供他最需要的,或最合适他的教育方式,这才是根本意义上的公平。而教师如何真正发现个体的差异,MBTI量表及其理论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视角。MBTI的研究中发现了教师自身的人格类型及其与教学效果的关系,以帮助教师明确自身的教学优势;关注教与学互动的内在机制,以促进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学习风格更好地匹配。

Sears, Kennedy 和 Kaye 对美国 1281 名入职前的教师进行MBTI测试,发现小学入职前的教师更倾向于 ESFJ 与 ISFJ 型,而 ENTJ 或 INTJ 型则更多出现在中学入职前的教师群体。[2]Ball对澳大利亚中小学教师进行研究,也得出相似结论,即相较小学教师,中学教师群体中的 NT 型显著较多。这些研究表明,小学教师更加渴望秩序,而不喜欢无序、充满变数的教学环境;而中学教师更偏好变革,并热衷于扮演领导者的角色。[3]一些学者对教师人格类型与其教学表现、教学风格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模范教师群体中,ENFP为其典型人格类型。[4][5]这与前述研究中所得出普通教师群体中的典型人格类型(ISFJ型)存在显著差异。ENFP型教师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更强,且应变能力较好,这些特点使其更便于为不同类型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四、 MBTI在教—学匹配上的应用

除了MBTI测试结果与教学表现之间的关系以外,很多研究者开始关注教—学风格匹配性及其影响。这类研究的结果大致相同,即教—学风格的一致性程度与学生学业表现无显著相关,但是与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环境的反馈评价明显相关。Schroeder发现,学生学习风格与教师教学风格存在不匹配的问题。在15年里,Schroeder和他的同事对 4000 多名入校大学生进行 MBTI 测试,发现大部分(60%)学生倾向于S型的学习风格,而教授们则更偏好N型的教学方式。[6]这表明,学生们更渴望获取具体、确定、清晰的学习任务,模棱两可的语言会令他们不舒适,而教授们则倾向于用一种抽象的方式传递信息。他们由此推断,教—学风格上的不匹配,可能会导致 S 型学生的学业表现相对较差,并在高等教育中处于弱势地位。除此之外,Cooper 和 Miller发现,商学院教授倾向于使用N型教学方式,而学生们则偏好S型学习风格,双方教—学风格匹配水平与学生对课程和指导教师的评价成正相关,但是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并不显著。[7]

由此可见,教—学风格一致性水平可以通过影响师生双方的信息沟通效果,从而成为学生对教学环境及教学成果产生不同评价的间接影响因素。而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自我觉察以外,可以通过MBTI工具及其原理提升自我的理性思考从而对自身的个性、教学风格有更多的把握,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发挥自身的优势、尊重学生的“差异”。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武圣君,苗丹民,罗正学,陈静,王伟,胡海燕.口腔医学专业考生人格特点的中英样本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11).

[2]赵峻波. MBTI性格类型方法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9(08).

[3]顾雪英.一种跨界尝试:MBTI在差异教育中的应用价值[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04).

[4]曾维希,张进辅. MBTI人格类型量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6(02).

[5]Rushton,S.,Morgan,J.&Richard,M.Teacher's My-ers-Briggs personality profiles: Identifying effective teacher per-sonality traits[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7,23(4).

[6]Overbay, A.,Patterson,A.& and Grable,L. On th Outs: Learning Styles, Resistance to Change,and Teacher Re-tention[J].Globe,2009,9(3).

[7]肖军飞,刘大伟.差异教育的公平性及其微观实现过程[J].教育学术月刊,2012(03).

猜你喜欢
学习风格教学风格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风格的探究
中小学教师教学风格现状的调查研究
学习风格理论的研究焦点及新思路
学习风格对大学计算机课程MOOC学习的影响
常州市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调查与分析
翻转课堂模式下高中大学英语教学衔接研究
名师的教学风格与课堂文化
论中年女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性格的影响①
高校数学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