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2016-05-14 06:11张红
教育界·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高职学校基本原则构建

张红

【摘 要】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由学校的办学思路、发展定位和质量目标决定的,主要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教学过程质量管控体系、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体系、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调查体系等。

【关键词】高职学校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设计 基本原则 构建

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015年,教育部先后出台《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等文件,提出“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引导高职院校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

可见,教学质量是教育管理者关注的永恒话题,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是高职学校工作的主题。

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范畴

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根据这一要求,高职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管理。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施、调整、修订等环节。

(二)教学过程管理。包括对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和以校、系(院、部)、专业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部门为主,其他部門为辅进行的教学行政管理。

(三)教学诊断与改进。通过对教学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开展教学分析、诊断与改进工作。

(四)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对学生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的就业质量、创业就业能力等进行跟踪测量、评价。

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教学活动的一系列环节反映出教学质量的形成过程,在这个形成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关系也非常复杂,必须以系统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要按照“高职院校切实履行教学质量管理主体的责任”的要求,完善质量标准和制度,设计与构建一个系统化的教学管理体系,实现对教学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指导。

(二)开放性原则

高职院校是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学生是教学的对象,要以提高利益相关方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把教职员工、学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人事主管、社会专家纳入教学质量管理与监督主体,建立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开放性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

(三)可操作性原则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以“促进教学相长,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采用量化标准,力求过程便于操作,方法简单易行,设计与构建一个科学化、合理化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使其对教学质量管理能发挥最大的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总体设计

基于前面几点的分析讨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由教学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体系、教学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组成。

(一)教学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1.内部教学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通过对省内外10所高职院校的调研分析,内部教学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从纵向看,有校、系(院、部)、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管理机构;从横向看,校级层面与教学质量有关的部门有教务处、督导处、评估办(或质量管理处)、实习实训中心、人事处、科研处、招生办、就业办、学生处、图书馆、信息中心、后勤处(或设备处)、财务处等。

学校、系(院、部)各层面质量管理机构、岗位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分工与职责权限是否明确,质量管理人员配备是否符合岗位职责要求,是教学质量管理能否有成效的关键。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非常复杂,各校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2.外部相关组织机构

外部组织可以包括专门评价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等。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还迫切需要行业组织和企业作为第三方参与高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2010年教育部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培养质量,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调研评估”。

(二)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体系

教学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是对学校教学质量全过程进行管理的重要依据,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包括一系列关系教学质量水平的规章制度。如:教学质量标准、教学日常管理制度、师资管理与培养、奖惩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听课制度、教学检查制度、教学信息反馈制度、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教学事故管控反馈制度等。

(三)教学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涵盖一所学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应利用当前“互联网+”技术,运用该数据信息平台进行日常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过程监控,开展数据分析,将人才培养质量信息反馈给教学管理和实施的机构和人员,不断改善教学质量,形成一种常态化的信息反馈诊断分析与改进机制,提升学校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水平。

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1.设立专业管理机构,统筹学校专业的发展与建设,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制订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专业建设规划、目标,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使品牌(特色/重点)专业(群)建设成效、辐射影响力不断增强。

2.学校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行业、企业领导、专家参与学校的专业改造和专业建设, 对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进行指导、监控和整改,使专业设置随产业发展而动态调整和优化,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符合职业岗位技能标准。

3.系(院、部)成立以专业为单位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吸纳行业、企业工程师、技術骨干、生产管理人员,对专业开展课程开发调研、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研究,对专业建设及教学过程进行具体管理和监控。

(二)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管控体系

1.三期教学检查,实施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并结合平时的随机抽查,规范日常教学行为,确保教学活动有计划开展,顺利实施。

2.听评课评教制度,实施多级听课评课制度,包括校领导听课,中层干部听课,教师互听互评,社会人员和行业企业人员参与听评课;建立教学评价和改进系统,实现对教师教学、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的质量评价。

3.建立过程信息监测分析机制与质量事故管控反馈机制,制定质量事故分类、分等的认定管理办法,及时有效处理质量事故;建立学校、系(院、部)两级质量事故投诉受理机构,制定质量事故投诉、受理、反馈制度;定期开展质量事故自查自纠,形成质量事故管控常态化机制。

(三)建立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体系

1.实施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各系部在学生中组建学生信息员,定期或不定期向系部汇报教学活动状态,及时反馈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意见及建议。

2.建立实习信息反馈点,就业办在实习单位建立教学信息反馈点,收集社会上对教学质量的反馈意见。

3.督导处负责全校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处理工作。

(四)建立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调查体系

毕业生跟踪指标体系包括就业率、专业相关度、薪酬分析、专业就业竞争力、就业特色与优势、创业能力、基本工作能力、核心知识测量及分析、核心课程有效性评价和分析等。毕业生跟踪调查以就业办为主,学生处、教务处、各系部参加,在就业办建立毕业生信息档案,在用人单位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监测站,建立有用人单位参与的毕业生培养质量长期跟踪调查机制。也可由独立于学校之外非利益相关者的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文)[Z].2015.

[2]阮先会.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M].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高职学校基本原则构建
职校数学课堂教育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索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高职学生存在问题及教育对策
高职学校班主任管理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