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凡修
摘要:影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效率的实质是人的积极性问题。只有构建一套包括动力机制、沟通协调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要素在内的长效运行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保持实践教学体系的高效运行。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7-0015-06
一、影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利益相关者积极性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政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根据代理理论,政府部门和公众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代理关系,当目标发生冲突时,作为高职院校监管机构的政府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可能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必然会影响政府主管部门参与、监督和指导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影响学校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公办高职院校作为国家财政供给的事业单位与民办高职院校相比存在诸多优势,但体制机制僵化带来的弊端不容忽视。虽然民办高职院校可能更加关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与国家高等教育目标存在矛盾。由于信息不对称,高职院校的各级管理者均作为政府向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一种代理者,同样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出现工作上的偷懒等消极行为,造成实践教学设施利用率低下和实践教学资源的浪费。
(三)影响企业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企业作为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组织,更看重能否从高职院校得到现实回报。企业除了通过提供高职院校实验实训设施、教师实践能力培训、实践教材等方面带来直接经济利益外,高职院校能给企业带来利益的项目也只有提供企业需要的毕业生和员工培训。与更高层次的本科院校相比,无论是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还是在师资水平方面,多数高职院校均无明显优势可言。事实上,近年来高职院校积极开展的校企合作之所以举步维艰,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与以上原因不无关系。可见,高职院校缺乏比较优势,是影响企业参与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四)影响教师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高职院校现行的体制机制环境也会影响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一是高职院校教师考评制度不够完善,难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虽然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均有自己的教师考评制度,但普遍存在“重形式、轻效果”的不良现象,难以真正落实,久而久之必然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重科研、轻教学”的职称评审制度更是过度强化了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使部分高职教师的主要精力偏离了教师的主业——教学工作,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二是僵化的“大锅饭”式的薪酬分配制度更增加了教师的不公平感,使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应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强化。事实上,要上好实践课不仅需要教师过硬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更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协调,实际付出要多于纯理论课教学。但因实践课具有形式灵活多样、不便于量化、监管和考核等特点,不少高职院校实践课酬标准比理论课酬标准还低,这挫伤了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少业务能力较强的青年教师甘愿停留在传统教室的三尺讲台默默无闻,这不能不说是职业教育的悲哀。三是虽然“去行政化”是我国教育机构改革的趋势之一,但目前多数公立高职院校官僚氛围浓厚,原本作为学校主体的一线教师却成了学校官僚体制的最底层,也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多数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纪律观念淡薄,学习积极性不足。多数教师尽管使出浑身解数,却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长此以往其教学积极性必定会受到挫伤。五是与本科学校相比,高职院校经费投入不足,教师的福利待遇不高,与本科院校有较大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五)影响学生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学生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的积极性主要表现为实践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其主要影响因素:一是多数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目标不明确,专业信心不坚定,学习能力较弱、兴趣不浓。二是由于受到师资队伍形成的历史原因,高职师资总体水平不高,再加上受到经费等条件限制,高职教师接受实践技能培训机会较少,造成高职教师动手操作能力和生产实践经验普遍欠缺,势必影响教学效果;普遍偏高的学生与教师数量比也会对实践教学效果造成不利影响。三是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多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设施普遍不足,再加上实践课教师数量不足,造成实践教学任务的落实更加困难。四是高职教材难度与高职学生较薄弱的文化基础不相称,造成相当多的学生想学学不会,最后逐渐厌学,甚至彻底放弃学习的不良后果。五是部分高职院校松散的班级管理方式与目前高职学生状况不相适应,造成班级学风不端,难以形成争优创先、团结向上的班级文化和学习氛围。六是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传统教学评价方式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机制构建
(一)动力机制
1.政府部门
职业教育的公益性是政府参与企业教育的直接理由。一是履行公共管理职能,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的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加强对财政资金投放和使用情况的指导、监管和评估,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杜绝资金浪费。
政府作为高职教育创新和发展的主体,应通过职能转变和制度化建设,落实政府及部门责任,不断完善政府管理和服务功能,切实履行好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投入、监管和指导职责。建立健全社会公众信息交流和监督平台,发挥公众智慧,也是促进政府相关部门履行高职教育职责的有效手段。
2.学校
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培养合格技术技能人才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高职教育存在的根本理由。高职教育的本质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并保障其高效运行。劳动力市场的选择和政府部门的监管是高职院校重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增强自身吸引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外部动力。
政府主管部门应强化对高职院校的督导与问责。健全和落实高职院校管理者的责任制。高职院校管理者应强化责任意识,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校生存能力,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以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能力。
3.管理部门
教务、实训、财务管理部门参与建设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出于履行管理职责需要;管理部门作为学校利益共同体,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也有参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管理的动力;上级部门和领导的监管是管理部门参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管理的外在动力。
高职院校应完善岗位责任制,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让管理者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价值观,自觉践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教育方针;建立科学的考核与监管体系,对管理者的行为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
4.企业
销售企业为了销售实验实训器材,承建企业为了完成建设合同,稳固客户,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是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根本动因;合作企业参与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主要动因有选择优秀的职业人才,借助职业学校的信息与技术服务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的引进、设备的技术改造,提升企业自身形象等。
政府应健全校企合作制度,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利益补偿机制,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应增强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提高自身办学实力和吸引力。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应主动参与职业教育建设和发展,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5.教师
遵守教师的岗位职责和职业道德,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可能是教师参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基本动因;通过利用实践设施提高自身实践技能和教学科研水平,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多数教师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政府应进一步提高对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改善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高职教师的待遇和工作自豪感;高职院校应健全实践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为实践教学教师创造更加宽松的工作环境,调动实践教学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教师操作技能培训,让教师学会操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校内实训基地的“重建设,轻利用”问题。
6.学生
主动学习专业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满足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基本内生动力;适应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提高就业质量,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和学习考评制度是外在动力。
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树立学生创业成才的信心,增加学习动力,提高职业技能,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制定并落实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学业考评制度,促进学生实践技能。
(二)沟通协调机制
1.信息沟通机制
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实践教学管理效率的主要障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学校、企业、教务管理部门、实验实训管理部门、教学任务承担部门、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导致管理成本增加和管理效率降低。
学校应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信息沟通平台,畅通沟通渠道,方便校企之间、实践教学部门之间、师生之间及时沟通实验实训资源的需求使用和运行状况,以便做到实践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和高效利用,也便于相关管理部门对实践教学情况进行监管。一要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及时下达、上报实践教学资料,保持信息传递的通畅;二要建立例会制度,由主管领导、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及时总结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防患于未然;三要不定期召开由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实践教学研讨会,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主动做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四要建立教学管理部门对实践教学活动的监测、指导和评价制度,由教务管理部门不定期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检查和指导,并适时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考评,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2.利益协调机制
合理的利益协调分配机制是保障组织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合作企业、教务管理部门、实验实训管理部门、教学任务承担部门、实践课教师、学生均是相对独立的利益相关者,均有各自的利益诉求。政府、学校应充分考虑这种合理诉求,建立健全利益协调长效机制,以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
政府应建立对参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企业的利益补偿长效机制,在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企业优惠,引导企业积极参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高职院校应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重视合作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多帮助和技术服务,实现校企协同育人。高职院校还应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学院内部实践教学体系利益协调机制。管理部门重在资源配置和监管,教学部门重在组织实践教学活动,教师重在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学生的基本权利是能够参与完成实践教学活动,职业技能得到培养。其根本问题是如何保障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实践课教师的待遇,调动其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保障机制
1.体制与制度保障
一是学校体制保障。政府应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进一步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按照“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原则,推进中国特色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逐步削弱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政治化、行政化倾向,充分发挥学术权威、学术组织在高职院校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为教学改革提供更加宽松的拓展空间。二是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保障。高职院校应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广泛开展调研,听取师生意见和建议,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从制度层面保障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持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三是健全企业参与制度。制定并落实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积极推行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和现代学徒制试点。四是建立完善企业专家与学校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和学校内部绩效考核分配制度,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五是建立健全危机预防和处理制度。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事故的防范,切实保护好学生安全,防患于未然;对于已经发生的实践教学安全事故应积极采取适当措施妥善处理,将学生受到的伤害和对学校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2.组织保障
高职院校应根据学校实际,按照高效、精简、统一、弹性和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自上而下设立由教学主管院长牵头,教务处、实践教学中心、系部教学办公室、实训教研室等分层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教务处负责实践教学的监管与协调,实践教学中心负责实践教学资源的统一调配,教学办公室负责所在教学系部实践教学资源的调配,实训教研室负责实践教学任务的组织实施。各部门及相关人员分工协作,共同做好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管理。
3.人员保障
目前,由于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多数高职院校实验实训教师和实践教学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制约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运行。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践教学体系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一要配备数量充足、业务精良的专兼结合的实验实训教师,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组织实施和较高的教学质量。二要配备既懂专业又懂技术的复合型实验实训专业管理人员,以完成人员协调、资源调配、设备维修等综合性工作,为实践教学管理提供保障。
4.经费保障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高职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离不开政府主导的持续投资。政府部门应完善高职教育办学经费多元稳定投入机制,拓宽办学筹资渠道,才能保障实践教学设施、实践教材和实践教学师资的不断优化。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要调动行业和企业的积极性,促进校企合作办学,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加大对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投入,为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条件补充更多新鲜血液。
(四)评价机制
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及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1.政府评价
一要提高实践教学条件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中的重要性,应把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和利用状况作为评价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二要加强对高职院校实验实训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和使用效益的评价,作为今后是否追加投资的依据;三要将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资金投入作为各级政府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四要加强对参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企业、行业和社会机构的评价,以调动其积极性。
2.行业企业评价
一是完善行业指导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在连接高职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与专业优势,完善行业指导评价机制。二是企业应积极主动选派专家参与政府组织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估,给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多提中肯意见和建议,以帮助高职院校改进实践教学,缩小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距离。三是企业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融入到高职教育,认真履行自己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应承担的义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对在企业实习师生的工作情况做出客观评价,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便高职院校改进校外实习基地教学工作。
3.学校评价
建立对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实施部门、教师、学生和参与企业的评价机制,重点是做好实践教学任务实施部门、教师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一是按照教学计划,评价教学单位实践教学任务的落实情况,并与单位年度工作考核挂钩;二是加强对教师实践教学质量的全面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职称评定、薪酬分配、评优评选直接挂钩;三是加强对学生实践教学的监测与评价,建立健全“日常监控为主,内外评价结合,重在技能”的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把参加专业职业大赛成绩作为检验师生教学效果,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4.社会与学生评价
一是高职院校主动邀请行业企业专家,组织学生和学生家长对学校实践教学进行全方位客观评价,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使实践教学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把教学质量主要评价权交给真正顾客——学生,才是解决教学质量考评公平性问题的根本。二是新闻媒体应认真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对高职教育进行积极客观的报道、评价和监督,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五)激励机制
1.教师激励
对教师而言,重点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建立健全对高职教师的工资和职称晋升制度。一是思想教育激励。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教师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基础上,“传道、授业、解惑,为人师表、教学科研成就、赢得尊重”成为多数高职教师的毕生追求。在这纷繁复杂的多元化社会中,各种消极影响可能会腐蚀部分教师的思想,因此应对高职教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广大高职教师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觉践行党的教育方针,把教书育人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作为人生最高理想。二是薪酬激励。薪酬制度作为一种最直接、最普遍和最便于操作的激励制度在高职院校得到最广泛应用。但目前高职教师薪酬制度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工资水平低,缺乏外部竞争力,不足以吸引优秀人才安心地终身从事高职教育。政府应从国家战略高度重新审视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特殊地位,继续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给广大高职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供更加宽松的生存环境,从而提高其从教自豪感和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二是绩效工资分配不合理。绩效工资旨在激励教师“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从而提升教师工作效率和高校教育水平。但在绩效工资改革实践中,多数高职院校并未能真正体现基本分配原则,最典型的就是教师的课酬标准普遍偏低,不少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课酬标准更是低于理论课酬标准。这种人为的不公平,挫伤了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应重新审视并建立向一线教师和实践技能岗位倾斜的绩效薪酬分配制度,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三是高职院校支付的校外兼职实践课教师的待遇过低,缺乏吸引力。目前,聘请企业一线专家到学校课堂现场指导仍是提高高职教师和学生实践技能的理想手段,但一些因素导致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畅通的人才“双向”交流机制难以形成。究其原因有:人才的买方市场造成企业人才培养的“搭便车”现象;学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不愿或难以支付相对较高的课时报酬,学校实践教学时间安排不够灵活;企业专家参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仍未真正成为一种法定义务。
2.晋升激励
一是职称晋升。职称晋升是教师事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和手段,也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师管理的基本抓手和指挥棒。因此,制定科学的职称评定办法是促进教师职业成长,参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积极性的重要保障。目前,多数省(市)仍沿用与本科学校基本相同的高职院校教师评审办法。这些办法过于强调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而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重视不够,这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相一致,不能调动高职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因此,应及时修订高职教师职称评定文件,明确增加与实践教学相关的评分指标,将主持参加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任务工作量、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业绩、企业顶岗锻炼、实践教学成绩、实践教学研究成果等明确写进职称评定办法。二是行政职务晋升。除教师职称晋升外,在目前高职院校行政色彩浓厚的氛围下,行政职务的晋升仍是多数青年教师理想的职业成长渠道。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这种需求,破除“任人唯亲”的潜规则,建立任人唯贤的人才选拔机制,通过科学手段,将教学、管理中的“懂业务、擅管理”的行家里手选拔到管理岗位上来,从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管理和指导,全方位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3.学生激励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不愿意学习,再好的实践教学条件也形同虚设,变得毫无意义。因此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一是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内容,适度降低教学难度,强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二是建立起条件优良、资源充足、体系完善、运行高效的实践教学平台,丰富和落实实践教学内容;三是重视任务驱动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改革,推广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四是建立平时评价与集中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五是加强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引导学生形成优良学风。
4.企业激励
企业作为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不能寄希望其以牺牲自身经济利益为代价主动长期参与校企合作。政府应采取必要的经济和行政手段,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行为进行激励。一是政府应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深化产教融合,明确企业在高职人才培养中权利、责任和义务,采用经济等多种手段引导企业主动参与高职院校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高职教育发展做出贡献。二是政府应建立与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挂钩的职称评定办法,将参与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作为企业人员职称评定的重要条件。三是企业自身应建立健全促进校企合作的规章制度,创造条件,支持、鼓励企业专家参加高职实践教学活动。
5.社会激励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出路,也是一个涉及全社会的重要命题。政府应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让全社会了解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建设和国家产业升级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才观和成才观,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关注高职教育,主动支持和参与高职教育建设的浓厚社会氛围。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机制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高职院校可结合自身实际,优先选取教师操作技能培训、实践教学质量考评、激励机制建设等关键问题作为突破口,再配合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逐步将改革引向深入,才能使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机制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百度知道.什么是制度经济学定义[EB/OL].[2015-12-01].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8U5h9U-qcuE
u3_H04c9-57aa93tPMacrR7c8BDmQ16V5kD5Zx0X-AMBFhe7xd8ZUcayxcXp0BTKCQVLXwI7NA.
(责任编辑:王璐)
Abstract: What affects the running efficiency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lies in initiative. Only by composing a long-run operation mechanism, which includes motive mechanism, communication coordination mechanism, security mechanism, assessment mechanism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can the initiative of interest-related people be stimulated. Besides, the high efficiency running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can also be maintained.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peration 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