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与高中历史教育的“新应对”

2016-05-14 14:52张岩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历史价值观

张岩

对于中国基础教育的深度改革而言,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注定又是不平凡的十年,是“转型升级”、“结构优化”和“提升质量”的十年。“高考”,是新中国具有丰富历史经验积淀和极具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入学选拔评价模式,是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关注和学校倾力投入的基础教育关键环节。高考的改革动向,构成了洞察中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改革的风向标。2014年,国务院颁发“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浙江、上海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吉林省将于2018年使用新课标与新教材,三年后,第一批考生将接受“新高考”的检验,2021年由此将成为值得铭记的21世纪吉林省“新高考”实施的历史元年。

一、“新高考”的导向:“两个尊重”和“五个明确”

1.“两个尊重”

“新高考”新在哪里?笔者认为,体现在教育理念与人的培育目标的认识上,“新高考”首先体现了“两个尊重”,或者更具体地说是体现了对于“两种个性”的尊重。

(1)对于学生发展个性的尊重。本次高考的最大亮点就是学生参与考试的自主选择性增强了。以前的学生选择极少,或“语数外+文综”,或“语数外+理综”,选择只在文理之间取舍。现代学科发展史和学习认知理论表明,人对于知识的选择其实理应超越学科的规训。世界那么大,信息和知识如此复杂,面对未来复杂生活与未知情境,怎能用单一的或文或理的纯粹学科知识予以解决?比如,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悬在全球人类头顶的环境污染问题,到底是个“文科”问题?还是“理科”问题?恐怕是兼容了二者,它既是一个物理与化学问题,也是一个地理与历史问题。“新高考”摈弃了原来设置的简单考试科目选项,以“语数外+3”的新的灵活模式供学生选择,“3”由学生高中阶段所学的“6”门学科中自选,共计20种选考组合。学生的选择不必再是纯文或纯理,而是可以文理交汇,他们的考试菜单选项大为丰富,新的高考选项为他们展现了广阔的彰显个性的表现舞台。这既是对知识发展规律的尊重,更是21世纪中国对中国公民教育人权的尊重。

(2)对于学科独立属性的尊重。学科的形成有一个历史的过程,迄今为止,现代知识的成果产出依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分科教育。所谓的“跨学科”的前沿的知识生产导向,其前提还是建立于坚实的专业学科知识基础之上。关于“分科”与“全科”教育的路径选择,历来争论不断。“新高考”的回答比较明确,那就是延续尊重学科独立教育的传统,在强化学科教育的基础上引导跨学科实践。当下,中学教学各学科门类中对于“学科素养”的高度关注就是一个明确信号。以历史学科为例,如果说过去的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先后重视历史知识的习得和历史能力的培育,那么,新一轮历史教育的改革重点,明确地以“历史素养”的培育为目标。研制中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2015)》首次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有专家明确指出,学科素养应立足于学科独立属性与核心能力的培育基础之上。可以这样讲,“新高考”对于学科独立属性和独立教育目标的实现,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要重视和渴望。

2.“五个明确”

在“两个尊重”的前提下,“新高考”对于高中学科教育的具体规范更为清晰,更有针对性,更具可操作和可检验性,其要求可提炼为如下“五个明确”。

(1)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国家顶层设计强调“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强化“专业水平选拔考试”。这就将高中阶段的学科教育设定成两个层面的目标。一个是合格型,一个是选拔型。前者是针对所有学生和针对所有学科的。以历史教育而言,无论是偏文还是偏理,学生都要接受国家要求的历史必修教育,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的人文素养的修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是“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设置初衷。具备了历史基本学业成就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特长选择参加历史学科的高考。比较而言,学业水平考试的原则是强调教育面的铺开和教育基线的兜底,是全面铺开和适可而止的教育;而学科高考则更为肯定教育的质的提升和上位追求,是重点打造和鼓励人尽其能的教育,意在通过教育让强者更强,优势更优。

(2)教学对象更加明确。根据清晰的两个层次的教育目标,高中学科教育的对象也相应地更为明确。一类教学对象是以实现学业水平合格为基本教育目标的学生群体,一类是以实现专业高考成功选拔为基本教育目标的学生群体。前者重视指向“学生基本素养”的“历史综合素养”的培育,旨在通过历史教育养成基本的人文信念,以助于其成长为合格的未来社会公民;后者更为侧重学生的专业素养,旨在培育未来的历史学家和与历史及社会学科研究相关的专门人才。

(3)教学内容更加明确。在“新高考”导向下,历史及其他高中学科教学,将依照“基本+拓展”、“基础+优长”以及“必修+选修”的分类、分层教学逐步推开。它要求历史教师更加熟悉教学内容的内在体系关系及其所对应的教学对象与目标,分清哪些是主干知识和基本知识,哪些是核心能力与核心素养;哪些是补充性与拓展性知识,哪些是一般能力与综合素养。

(4)教学程序更加明确。在高中阶段的三年学习中,学生先要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然后再选择“学科等级考试”,如何合理设置教学时间,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考试和一部分学生的成功高考,需要教师在教学程序上做出更为明确的安排。

(5)教学责任更加明确。“新高考”的另一显著变化是“文综卷”和“理综卷”的退出。即使传统的文综卷中有明显的学科拼盘儿的迹象,但现在政史地三科的分门立户和独立面对高考,无疑增加了单科教学的压力。滥竽充数时代结束了,历史学科和地理与政治学科一样,再也不能占文综成绩好的“大锅饭”的便宜,也不用替文综成绩差背“黑锅”,机遇、挑战、使命和责任都要由学科自己来担当。各个学科将以独立的教育姿态,自主面临未来高考的学科竞争。

二、历史教育的“新应对”:四个“关键”

历史教育对于“新高考”的应对实际上是一种表象化的应对,背后隐藏的深层现实,则是作为国民基础与必需教育的历史教育,当以何种姿态迎接21世纪的复杂生活与不确定的未来。2010年以来,国家紧锣密鼓地先后推出一系列基础教育领域中的重磅改革举措,从“立德树人”时代教育总目标的提出,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制;从高考公平问题的集中治理,到“教育质量”问题的提上日程……国家顶层教育路径的设计为高中历史学科应对“新高考”提供了方向指南和关键性思路。

1.指向“核心价值观”的高中历史教育

“立德树人”是国家教育的总目标,立德又是树人的前提,在这个意义上讲,国家在现阶段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仅将价值观教育纳入教材和教学环节,同样也要在各级考试中强化价值观养成的考查。历史是过去的人事与社会,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教育资源。无论是应对新高考中的价值观考查,还是为立德树人这一更为长远的教育目标的实现,都需要重新挖掘和整理高中历史学科中的价值观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理解道德的善恶,行为的美丑,社会的文明与野蛮,历史的进步与倒退。同时尝试新的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尤其是着力改进历史价值观的评价路径,让学生通过历史教育而习得的价值观得以真正内化为行动自觉。

2.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中历史教育的目标经历了三级跳式的飞跃,计划经济时代注重学习和考察历史知识,市场经济时代注重历史能力,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则强调历史素养,尤其是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核心素养不是历史知识与能力的拼盘,而是历史知识与历史能力在解决历史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的能动性的智慧与实践力量。即将出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对于历史核心素养有明确规定,这些素养既基于历史学科属性自身,是历史研究的核心能力与必需素质,同时亦指向更为上位的学生综合素养。历史核心素养是未来高考的主要选项,理应在日常的历史教育中予以培育和准备。

3.彰显“历史学科魅力”的高中历史教育

历史学科作为独立学科选项进入高考菜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会赢得多少学生的青睐,有多少学生会主动选择历史作为高考科目?日常的历史教学又如何赢得学生的重视,在众多学科的教育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多数学生的学习志趣?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要面对和思考的。要想赢得学生,就必须凸显历史学科的魅力,就必须让历史课与众不同。法国人文主义者让·波丹说:有很多优美的语言可以用来形容历史的价值,但最贴切的表述莫过于这句话:历史堪称生活的教师。如果充分开掘历史学科的教育资源,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历史学习不仅能够助力于他在高考中的优异表现,更有利于他的未来生活,那我们的历史教育就是成功的。

4.重视“历史学习质量”的高中历史教育

如果说过去我们曾经重视历史教育普及的数量,那么今日则应当更加重视历史学习的质量,这是对“提高教育质量”这一2016年教育第一主题的积极回应与落实。应当通过对于高中历史课程质量标准的落实,来提高历史学习的质量。以往,我们往往特别重视历史教学中的“教”,今后,在重视教的同时,历史学科应当更积极地关注学生“学习侧”的状况,通过新的学习理念的引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培育,激发学生理性的学习动机、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素养。新高考其实是对高中历史学习质量的一种检测,应对新高考的日常高中历史教学其实就是一项需要产期有效投入的“教育质量工程”。

猜你喜欢
新高考高中历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