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籍学人朱家治对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2016-05-14 15:12谌爱容马利华
新世纪图书馆 2016年8期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管理

谌爱容 马利华

摘 要 朱家治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图书馆学者,中国早期图书馆运动的主要活动家之一。论文在相关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首先介绍朱先生生平,然后从图书馆管理、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组织活动以及图书馆学译介、图书馆学教育等方面系统阐述他对现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关键词 朱家治 现代图书馆事业 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服务

分类号 G259.29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8.015

Anhui Scholar Zhu Jiaz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Chinese Modern Libraries Cause

Chen Airong, Ma Lihua

Abstract Mr. Zhu Jiazhi, one of the main activists in early Chinese library movement, was a famous modern library scholar.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related materials,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life of Mr. Zhu, then expounds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modern librar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library management, library service, library organizational activity and library science translation and education, etc.

Keywords Zhu Jiazhi. Modern librarianship. Library management. Library service.

朱家治先生,字幕庐,安徽歙县人,1894年生,自幼家境贫寒,因其祖母信奉基督教,少年得入歙城耶苏会所办的中西蒙学堂(后更名为崇一学堂)学习,该学堂开设英文、数学、博物、中外史地等多门课程,在此期间先生首次接触新知识和西方科学文化。钟灵毓秀的徽州山水养育了先生聪颖好学的优秀品格,各科成绩优秀,尤其对英语有特殊禀赋,发音准确,精通英文,这也为其以后从事图书馆西文编目和翻译工作,以及介绍和传播西方图书馆学先进理念奠定了坚实基础。之后在英国传教士的帮助和介绍下,先生到杭州蕙兰中学半工半读,后又得到南京金陵大学马丁教授许可,以私人贷款方式,进入金陵大学文科学习,1919年读完大学课程,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文学士学位证书[1]。纵观先生一生,除抗日战争时期造福桑梓、致力于家乡的教育事业外,其余均无私奉献给了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可谓渊源深厚。先生工作恪尽职守、兢兢业业、踏实勤干,对图书馆学和中国现代图书馆建设功绩卓著。

1 图书馆管理

先生长期担任主任、业务副馆长、馆长等职,对图书馆管理有其独到见解。

1.1 高度推崇图书馆

1922年,先生在《新教育》杂志上发表了《师范教育与图书馆》一文,开门见山地指出图书馆的重要性以及图书馆之精神设置。“若种图书馆除管理图书事业而外,实亦为学校中教育之重要机关,故于形式上及精神上均宜有重要之设置,以与该师范学校或高等师范学校相互为辅。何以言之?图书馆萃印刷界之物品,供一校教师学生之需,此直接形式上之设置也;至于精神上之设置,则图书馆实授图书知识,书籍用途,与夫促起读者之兴趣供给读者之欲望,固在佐助养成教育人才者也”[2]771。先生认为图书馆是学校教育之重要机关,是学校的基础性支柱之一,在形式上与精神上通过提供相关文献资料,传授图书知识,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达到辅助培养人才之功效。

1.2 首次提出图书馆“四要素”说

先生认为,设备、馆员、期望及观察能力是构成图书馆的四要素,“师范学校图书馆须有上选之图书,慎密之设备,敏捷之服务,有研究及能教授图书知识之馆员,更须以教育为目的:此数者缺其一则效能不著。换言之,图书设备愈扩充,则馆中服务愈紧要;馆员学识愈广毅,则图书馆在教育上所占位置愈重大,盖馆员能设计使图书馆事业发达,满足读者之需要,且或者有所发明建设于出版界,以贡献于教师生员。由是言之,师范学校之图书馆其要素不外设备、馆员、期望及观察能力”[2]771。该“四要素说”早于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的书、人、法“三要素说”以及刘国钧的图书、人员、设备、方法“四要素说”,是我国较早提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学者。

1.3 合理配置馆舍、人员、经费、课程

先生举例援引美国教育会开会时,师范学校图书馆委员会研究讨论之结果,作为我国师范学校及高等师范学校图书馆之配备标准和资质要求,具体包括房屋设备、经费、馆员、图书馆课程四个方面。例如,先生认为馆员的配备准则应为:300人左右的师范学校,应配备主任1人,参考兼儿童图书馆员1人,编类1人,收发图书1人;500人左右的高等师范学校图书馆应配备主任1人,参考兼图书馆教授1人,儿童图书馆员1人,编类1人,收发图书1人,且馆员应随学生人数扩充而增加,并就主任、职员的资格要求、地位、薪金等逐一说明。归根结底,人员的专业化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出路。就图书馆课程,先生认为应该设置图书馆方法,一学期约十二小时,以馆员担任教授;儿童图书,至少三学期,且为必修课程;高等师范学校图书馆还应开设选修课程,如图书馆组织法、管理法、目录学及参考学等,并计算学分。

1.4 馆员是图书馆精神之魂

先生充分肯定馆员的价值,“师范学校图书馆之诸此事业,纯为活泼的,而非呆滞的。其最重而不可忽者则唯图书馆员。盖设一有形式之图书馆不难,设一有精神之图书馆洵非易事,注精神于图书馆使为教育之紧要机关,非他,即图书馆员是也”[2]773-774。先生认为馆员是图书馆事业建设的核心和图书馆精神之灵魂,而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如果馆员这一“要素不备,仅藏书数事,传递阅者索览之书本,为机械之应付者,乌足为图书馆?”[2]774馆员是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决定性要素,这一要素尤其对当代图书馆发展有决定性意义。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电子资源的增加、各种学术搜索引擎的开发、开放获取运动的推动等等,读者/用户绕过图书馆足不出户就可查询、利用各种资源,图书馆的资源优势逐渐丧失,坐等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馆员只有主动了解用户需求、深化服务层次、拓展服务领域,积极开展信息服务、知识服务、智慧服务等,才能与时俱进。馆员是图书馆精神之魂,与“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是主、客体的和谐统一。

馆员素质直接决定其服务水平和读者满意度,发挥馆员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譬之阅者于此,对某种问题索某种书籍为参考,而适馆中独某书阙如,或其书为他人假出,或同类之书不具备,则将如之何?必也导观他书以求相当解决,或觅他法,或竟自行助之,此亦馆员应为之事也。”[2]774先生认为馆员的职责是为人找书、为书找人,应想方设法找到读者所需之书,充分满足读者需求。馆员应具有下述8项素质:“学问深远明了社会事务;至少须有一种特长知识,能适应一种专门家之需求;无私,然不必失其自身之兴趣;有坚持性,然能知止;有系统,然非古板;有社会观念,意即爱人群如爱书籍,盖图书馆为人而设也;整洁,盖馆员为知识之介绍人,时代之精采;信仰,即自信其事务,以图书馆为职业,明事理之中心点”[2]775,从学识、德行、信念等方面阐释了一个合格图书馆员的资质要求和标准。其中,知识是馆员从事图书馆事业的基本素质和根本基础,德行体现了馆员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

2 图书馆服务

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宗旨,也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主线,更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图书馆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为读者提供人性化、高效化服务。

2.1 首次倡导书目参考服务

我国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就开始注意到书目参考服务的研究和业务的开展。参考咨询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工作走向纵深发展的关键点,先生的书目参考服务观首开参考咨询服务之先河。先生认为目录参考为师范学校图书馆必不可少之贡献物。“课程上应用之材具无不根据目录,选择需要图书。而教师著作时,或编辑讲义时,尤不得不为他山之借,以集其欲得之资料,是师范学校图书馆于目录参考,可不加以注意焉?”[2]7751922年,先生在《新教育》杂志上发表《图书馆参考部之目的》,是我国最早专述书目参考工作的文章。该文祥述参考书之定义、参考书之选择、参考部之任务、指导使用参考书之方法以及图书馆互相参考等问题,对于参考服务立意精辟、见解独到,实为当时参考服务之经典力作。

先生首先开宗明义,申明设立参考部之重要性,“图书馆参考部之紧要自不待言。其对于读者之助力大而且远。”[3]121在“何谓参考书”中,先生从狭义、广义两方面进行解释,并说明参考书必须“易于检查”,而且只能阅览概不外借,以及阐明不外借之缘由。在“参考书之选择”一节,选择参考书的方法“须视用参考书之情形,而酌行选择。”“参考书籍之极有应用之功能者,莫如各种百科全书,字典,年鉴,历书,杂志,指南,图表,目录,报章等等,皆足为造成图书馆参考部之原素,其他则教科用书亦例焉”[3]122-123,并阐明应怎样选择课程参考书:“必须明了该课程目的所在,其次则视所欲选之书籍,总以最近出版为优,再以说理真切涵博之书为要。”[3]123在“参考部之任务”中,先生认为参考部之职务是“支配,管理,答问,置备书目等。”[3]123在“指导用参考书之方法”一节,先生详细解释了指导读者正确使用参考书的方法。“通常最善之指导方法,莫如个人解释,证以实例。更有参考馆员对于读者于详细解释之余故设事实以明之。不特此也,在欧美学校中,馆员常出演讲于会众,俾全校俱明各种运用图书馆之方法,此最有效者也。有时此种指导之责不属之馆员,而属之教师在教室中耳提而面命之。若然,则事前教师当受馆员之指示,合力通作,而图书馆之致用于是乎广。至于指示之谓何,则不外检查纲目,索引,提要,章节,联类,疾览等方法而已。”[3]125在“图书馆互相参考”小节中,先生指出应重视资源共享,道明馆际互借和馆际交换是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路径。先生指出必须明晰他馆之大略,若本馆没有之书籍,参考部应想方设法假自他馆,或者介绍读者到他馆。同时,馆间宜互通声息,交换出版物,馆员常宜会叙,彼此研究情形。

2.2 亲自编撰各种参考工具书

先生不仅专注于理论上的研究,而且身体力行之,致力于实践上的探索,积极编制各种工具书节约读者宝贵的时间。在洪范五先生指导下,编纂出版了《文史哲工具书简介》,并为外文特刊主题索引的编成做出了贡献;在《新教育》杂志上与洪范五一起发表了《一九二一年重要参考书之介绍》,编撰的参考书包括文学类(5种)、传记类(16种)、地理历史类(3种)、图表类(7种)、地理名词(3种)、公文(4种)以及目录(9种);在中华图书馆协会第一次年会报告上,记录了“编制各种图书馆选书书目案”“请中华图书馆协会编印中等学校图书馆应备书目以作指导案”等提案,提出了编制的理由和实施的具体方法;在外交部图书馆任职时,与同仁一起编撰《中国外交年鉴》;在临近花甲之年时自学俄语,并于65岁时,翻译《苏联的联合目录》,为年轻人做出学习上的表率;在外交部图书馆任职时,建立登录、编目等制度,编印图书目录。

2.3 力求扩大服务开放范围

一般而言,师范学校及高等师范院校图书馆只对本校师生开放,只考虑校园内读者的利益,开放范围具有一定局限性。然而,先生对待读者一视同仁,主张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应尽量扩大开放范围,对校外群众开放,深刻洞察图书馆职能本质和存在价值,充分实现图书馆启迪民智的教育功能。“图书、杂志、绘画之种类及册数务供全校教师生员之足用,如能推而及于校外,而于本校无不便之虞者,亦图书馆之活动精神,奚乐而不为,盖教育之范围非止限于校中也。”[2]772先生的这一主张颇具创新意识和前瞻精神,尤其对建设现代文明社会意义深远。

3 图书馆组织活动

先生一生都在为图书馆事业操劳,据施廷镛之子施锐记载,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朱家治有以下活动:1.到北平为中华教育改进社图书馆整编西文图书;2.发起组织南京图书馆协会;3.美国图书馆协会与中华图书馆协会联系,派人来我国考察图书馆,他任英文翻译。”[4]42-43寥寥数语描绘出了先生为图书馆事业奔波劳碌的身影。

3.1 参与、筹建相关行业性组织

1921年底,全国性教育社团——中华教育改进社在北京成立,在1922—1925年间,共举办四届年会,下设图书馆教育组,先生每次均积极参加,在二、三、四届年会上,先生在小组讨论会中司书记之责,审查提案(讨论议案的背景、缘由、实施方法等)、记录会议以及组织本组投票表决。在第二届年会上,先生提交《拟在海关附加税项下酌拨数成建设商业图书馆案》。他建议由中华教育改进社与中国总商会协商,经海关附加税委员会讨论,每年拨款40万元用于开办商业图书馆。商业图书馆设在通商大埠,所在地的商会承担图书馆常年经费的十分之三[5]。这份提案虽只获保留,但从该提议中,可见先生对图书馆建设的高度关注和满腔热情。在第三届年会上,裘开明提出创办“图书馆学季刊案”,教育组提出由该组选举数人组成编辑部,担任编辑事务,先生担任经理部副主任。自此,图书馆有了自己的专门刊物《图书馆学季刊》。1924年春,先生与洪范五、施廷镛三人根据中华教育改进社年会的决议,发起组织南京图书馆协会,以交流经验、研究图书馆问题和馆际协作为目的,在东南大学的孟芳图书馆召开第一次会议,先生被推举为临时书记,并当场拟定简章草案,讨论成立事宜。

3.2 统计全国教育展览会展品

中华教育改进社发起并联合其他机关共同筹办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教育展览会”,图书馆教育组积极参与该活动。1924年,先生撰文《图书馆教育组报告》,发表于《新教育》杂志上,报告共涉及北京京师图书馆、湖南省教育会图书馆等10个公共图书馆,北京清华学校图书馆、南京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等9个高校图书馆,司法部、交通部、教育部等5个行政机关,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等6个书局以及克乃文、梁启超、万国鼎等8位个人的展品,其中很多展品为珍品、善本。先生对很多展品均给予高度评价,如评价北京京师图书馆的《晋人写经一卷》“书法古雅,殊珍品也”,《宋刊京本春秋左传一册》“刻工既精,印刷亦美,而纸料尤佳;宋代刻本书,流传至今者,此为首善之本矣。”先生对图书馆教育组选送的各展品列出了比较图,包括照片278张、普通书籍201 册、公家印刷物68件、事务用印刷品49种、模型43个、装订样本38件、设备用品27件、书目20 种、版刻20件、其他16件、碑帖13件、章程规则8份、善本书籍6册、馆报6种、手卷5册、写本书籍4 册、满文书籍4 册、统计图表3份、概况一览3份、蒙文书籍2 种、古物1 件[6]。

3.3 征集、整理捐赠书籍

在中华教育改进社图书馆教育委员会下,一批有造诣的专家、学者积极传播西方图书馆学理念,创建开办新式图书馆。先生积极规划馆舍,征集、接受、整理国内外捐赠。教育图书馆落成后,馆内书籍由洪有丰、朱家治发函至国内外图书馆及机关出版处征集,收到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中美图书公司、亚东图书馆、群益书社、晨报社、医学书局、牛津图书公司、申报馆、中华职业教育社、麦柯尔先生等团体、个人寄赠的各类书籍。征集完成后由先生负责整理,所有英文书籍均分类登记,并记入登录簿,所有中文书籍均记入登录簿并盖图书馆馆章,对丰富图书馆馆藏、明晰图书馆条目做出了重要贡献。

3.4 陪同鲍士伟博士考察中国图书馆事业

1925年,为敦促美国退还《辛丑条约》庚款余额并将其一部分用于图书馆教育,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鲍士伟博士代表美国国会图书馆协会来华考察图书馆事业,中华教育改进社特派先生为翻译,一路陪同鲍士伟辗转数十省,并翻译了《鲍士伟博士考察中国图书馆后之言论》以及《鲍士伟博士致本会及中华教育改进社报告书》。在《言论》中,博士阐明赴华缘由,考察观感等。如博士指出“国内图书阅者仅能在馆内披览,而书库不开放,不能在书架上自由取阅”[7]83,随后道明美国实行开架借阅,“美国公共图书馆有二大特色,即书架开放任人随意展览,书籍借出馆外可使读者在家自修”[7]84,并指明此二事为社会教育之动力,因此博士到处即以此二事为注重点,祥释其意义,细述其方法。博士注意到南京通俗教育馆图书部和开封教育会图书馆的“巡回书库”为国内图书馆之特色,指出受过美国图书馆学训练的馆员正在用最新方法发展图书馆事业,还指出南京东南大学图书馆和北京清华学校图书馆为新式避火图书馆房屋之建筑。在篇末,先生附言,表达了自己的主张、观点,“观其论列,于吾国图书馆强弱之点,颇能实际指出,于此不能不服其见地之高,态度之静。”[7]85这表明先生对博士的言论大多持赞同态度。随后,先生就部分有争议的地方表明自己的见解,“惟以外人之眼光察吾文化之精奥,究有多寡见解之不同”[7]85,并援引实例佐证之,如博士认为 “中国字之无字母实为其图书馆中一大问题”[7]84,先生认为“中国字并非无字母,特字之构造法与他国不同,而所难者亦即在是,盖排列法也,笔画多寡之顺序,部首排列之顺序……皆在图书馆尝试之中。”[7]先生的翻译为国人及时了解博士对国内图书馆的概貌、感想提供了实据。

4 为翻译、介绍、传播西方先进的图书馆学理论与方法领路开道

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与西学东渐、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紧密相连。一方面,传统的封建藏书楼思想相形见拙,日益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另一方面,民国时期社会日渐开放,大批有识之士留学欧美,积极吸纳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因此,西方先进的图书馆学理论、方法与观点日渐受到中国学者的重视,出现了大批学术著作。

4.1 目录学为指引方法之津梁

先生认为目录学著作是“好学之士,因于搜集之余,将其书展阅一过,加以评论,挈其纲领,著为目录之学,复分别门类,使读者易于检查。”[8]262先生充分肯定目录学的价值,“书籍及其他出版物为绍介文化之利器……穷毕生之精力,尚不能窥其一斑。故吾人不得不以选择之能力,于短促之时期,收效于撷精夺华,斯为最经济之方法。目录学乃指引方法之津梁也。”[8]2611922年1月,先生在《新教育》杂志上发表《欧美各国目录学举要》,认为“西文图书,厥惟美、英、法、德,四国足矣”,共介绍、评述美国(11种)、英国(10种)、法国(8种)、德国(9种)4国的目录学著作38种,涵盖书名(中英文)、作者、出版物起止时间、出版社、出版年、价格、卷册等条目,每一种著作先生都给予简单、中肯之评价。如先生评价《爱文氏书籍解题》“系美国出版界最紧要之书,为普通及专门图书馆所必不可少之参考书也”[8]263;评价德国的《邢色氏书籍总目》“实完美之书也,且于德国早年出版界,此书当首屈一指。”[8]278先生认为目录学的功用在于“学者、学校教授、图书馆员、研究学术者以及商人劳动者均能利用之择其所需用之学问”[8]262,并要懂得选择和取舍,应“自俱鉴别能力,择他人最善之书,达其经济之目的。”[8]262

4.2 系统评述《杜威十进分类法》

1926年,先生在《图书馆学季刊》上撰文发表《杜威及其十进分类法》,由杜威小传、何谓“十进分类法”、“十进分类法”之评论、门类之扩充及重组、“十进分类法”与中国图书馆以及关于“十进分类法”之目录6部分组成。先生首先介绍了杜威的生平事迹,充分肯定杜威之功绩,认为杜威“为图书馆教育奔走运动孜孜不倦,作兹事业之领袖。“生平善以系统之方法解决一切学术上之问题。”在何谓“十进分类法”这一小节中,系统介绍了《杜威十进制分类法》的历史渊源、编制沿袭、体系结构、标记制度、使用方法等,论述了DDC类表与层累标记制度的基本原理。在“十进分类法”之评论这一小节中,先生综述了两种大相径庭的观点:交口称誉者大有其人,而有斥诋之文字亦屡见不鲜。先生阐明了赞成和反对诸理由,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杜氏能巍然露头角者,究其实在,愈研究则愈改进,其中缺点虽多,但存长去短,求于实用时发生效能,分类法无可议者也。”[9]493在门类之扩充及重组小节中,先生指出“欲求一分类法适合任何图书馆无丝毫之疵病,殊不可得,固采用杜氏分类法而将门类扩充及重组之,正可以利用其优而改进其弱处也。”[9]497-498其范围有部分改组,亦有全部改组,也有将一部分放宽而占大部分之地位者。在“十进分类法”与中国图书馆这一小节中,先生认为“中国图书馆之内所有图书,以文字及形式,约可区别为下列种类:西文图书,英文为多,法文德文次之;中国旧籍;撰译编辑本以及日文书籍。对上述图书种类之普通分类,可略区为下列各种分类法:以四库分类法分类中国旧籍;以杜威十进分类法分类西文图书;编译,日文图书纳入旧籍或另以杜威法分类之;斟酌情形自编方法。”[9]501-502后三种俱在杜威分类法范围之中。总之,先生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客观科学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评价《杜威十进分类法》之力作,为我国后来制定分类法提供了科学参照。

4.3 首次介绍《国际十进分类法》

先生在《杜威及其十进分类法》第四部分“门类之扩充及重组”这一小节中首次引入、介绍《国际十进分类法》(UDC),先生认为在扩充及重组杜氏法中,“最著称而为欧陆各国所推行者,厥惟布露塞尔万国目录学会之十进分类法。”先生讲解了该法的特点,称“该法于分类图书极为清晰,加增几种记号用为扩充数字,观其所标号数可以明了,书中内容,其记号之最要者为+ -:∞()=“ ”各有其特殊功用:+为和号,与“及”字义同,-为连属号,:为关系号,∞为“无穷”号,()内加数目字,地理分布号,=文字辨别号。“”内加数目字,时间记号。例如537:63系电学而与农业有关系之书,9(∞)系各国史,9(44)“17”=2系英文十八世纪之法国历史。此分类之目的在扩充门类,巨细不遗,期使世界各国,无论图书之如何丰富,俱能应用而后已。”[9]499虽寥寥数百字,但言简意赅,精准地概括了UDC的特点。先生还分析了UDC对其他各国分类法的影响,如苏格兰亚伯颠大学之费勒勃斯图书馆药物学及治疗学之图书分类法仅将.615扩充之,以分数千册图书;美国显微镜学会亦有578一节依该法重组而成一显微术分类法。经过后世众多学者考证,先生实为国内介绍UDC的第一人。

5 图书馆学教育

人才的培养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前进的动力和助推器。上世纪20年代初,接受图书馆学正规教育的专门人才可谓凤毛麟角,具备专业知识的图书馆工作者严重匮乏,远不能满足当时图书馆事业发展之需要。为增进馆员之专门知识与专业技能,贯彻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宗旨,业界有识之士纷纷开展多种形式的图书馆学业务培训。其中东南大学连续四年开办暑期图书馆讲习课,在孟芳图书馆实习,课程包括《图书馆学术辑要》《图书馆行政》《学校图书馆》《儿童图书馆》《分类法》《编目法》等,先生为主讲教师之一;1957年和1958年,在江苏省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培训班和南京中心图书馆委员会举办的图书馆业余大学,先生均为授课教师。通过先生的辛勤耕耘,大批有志之士学习到了系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沦、图书馆工作方法等,为江苏地区培养、输送了大批业务骨干。

总之,先生是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实干家,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其研究成果几乎囊括了图书馆学的方方面面,包括图书馆学教育、分类法、目录学、管理学、参考咨询学等,为图书馆学之翘楚级人物。他对馆员的价值解读、书目参考服务、扩大开放范围等真知灼见为后学继承并发扬光大,对我国现代图书馆事业功不可没,值得后辈景仰和铭记。涓涓细流终成大川,正因为前辈们的锲而不舍、孜孜以求,才有今日图书馆之学术成就的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 1 ] 程极平.图书馆学家朱家治[J].歙县志坛,1985(3/4):23-24.

[ 2 ] 朱家治.师范教育与图书馆[J].新教育,1922,4(5):771-780.

[ 3 ] 朱家治.图书馆参考部之目的[J].新教育,1922,5(1/2):121-126.

[ 4 ] 施锐.奋斗一生:纪念施廷镛先生[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 5 ] 平保兴.论朱家治早期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J].山东图书馆季刊,2013(1):43-46.

[ 6 ] 朱家治.图书馆教育组报告[J].新教育,1924,9(5):1131-1147.

[ 7 ] 朱家治.鲍士伟博士考察中国图书馆后之言论[J].图书馆学季刊,1926(1/2/3/4):81-87.

[ 8 ] 朱家治.欧美各国目录学举要[J].新教育,1922(2):261-281.

[ 9 ] 叶继元.南京大学百年学术精品:图书馆卷[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谌爱容 淮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安徽淮北,235000。

马利华 淮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安徽淮北,235000。

(收稿日期:2013-03-04 编校:刘忠斌)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管理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
人脸识别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发展研究高端论坛”综述
智能化管理对我国当代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
浅议读者协会参与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浅谈工匠精神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传承
浅谈阅读推广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柔性管理及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核心应用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探究人本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