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

2016-05-14 06:37谢世凤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同类项三边平行线

谢世凤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因此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合是"互动"教学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互动"的精髓。

关键词:数学;课堂;互动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237-01"互动"教学是遵循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的教学模式。下面谈谈个人在教学中对"互动"教学的几点认识与体会。

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合是"互动"教学的基础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过份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常常是教师满堂讲, 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 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很难主动地学习、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主动性受到压抑, 进而影响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如一些教师在例题教学中, 将审题分析与例题解答等一一"包办", 如此的教学使学生接受的信息过于繁杂, 且学生往往以听为主, 参与教学活动的感官单一, 易于疲劳, 致使学生很难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案例:《同类项和合并同类项》教学片断

你能列式解决下列问题吗?

(1)笔记本每本a元,小明买了3本,小华买了5本,他们一共用了多少元?

(2)快车每小时行m千米,慢车每小时行n千米,两车行驶7小时一共行多少千米?

(3)两块长方形草地,一个长3xcm宽ycm,另一个长8xcm宽ycm ,那两块草地的总面积是多少?

(4)两个正方体的棱长分别为acm、bcm,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一共多少立方厘米?(学生讨论交流)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很有可能,直接答出问题的结果,然后由老师总结得出同类项的概念,多练习题型,达到让学生掌握的目的。在新课程的指导下,达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合是"互动"教学的目的,我是这样处理的这一知识:

师:谁能列式解决这些问题?

生1:3a+5a;7m+7n;3xy+8xy; a3+b3

生2:7m+7n也可以列成7(m+n)

生3:3a+5a=8a;3xy+8xy=11xy

师: 为什么有些能进一步计算,其他的却不行?

那这些式子能进一步计算吗?(举例:3mn+6mn,abc+4ab, )怎样的式子才能进一步的计算?(学生交流得出同类项概念)

师:究竟是怎么得到8a、11xy的?为什么这样计算?其中的数学原理是什么?(交流找到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和数学原理)

至此,课堂教学已进行了20分钟,看似才入主题,但学生相关练习已悄然展开。教师并没有提出我们来"探索一下""讨论讨论""练一练",没有人为的割裂出各个教学环节。正是在教师不紧不慢的启发下,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有序、高效的思维链中,最终找到数学知识的本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导演", 学生是"主角",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自主活动, 真正成为数字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然后, 教师严格按格式书写解题过程, 目的是给学生以示范, 培养其良好的解题习惯, 并为学生提供参考格式.。由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再次得到发挥这样的教学避免了教师面面俱到,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从而真正达到"互动"的效果。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互动"的精髓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更是值得我们广大数学教师认真研究的课题。初中数学修订后的大纲指出: 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 就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 不断追求新知, 独立思考, 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 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 研究和解决"。"互动"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真正地活动起来, 主动参与教学。而作为主导的教师在"互动"课堂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至少应做到以下两点, 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

一是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时展开过程, 设计问题, 让学生不断地面临新的学习任务, 通过自己的思维来学习, 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了前提和可能。

在《勾股定理》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

【活动2】: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有这种关系,那么两直角边不等的直角三角形又如何呢?

在方格纸上,给出两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2、3和3、5个单位长度),并探索猜想其三边关系。你准备怎样入手研究三边关系?

(每组成员所画图形相同,选代表投影展示)

(1)以斜边为边的正方形面积可以怎样求?

(2)三个正方形面积有何关系?

(3)直角三角形三边长有何关系?

(4)请提出你的猜想。

学生在网格纸上按要求画图,然后回答给出的问题。

(教师参与小组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求出大正方形的面积)

预案:对于以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有不同的求法,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解法和思想。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我们可以猜想到什么结论?

由于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经常很有可能直接给出勾股定理,然后让学生练习、巩固就行了, 学生也往往习惯于接受现成的东西, 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很不利。所以, 教师在课堂中适当安排一些创新的、开放性较强的练习, 既可满足班级内那些"提出问题有深度、有新意、有创造性地回答问题"的学生的需要, 又促使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二是"发扬教学民主, 师生双方密切合作,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要求教师尊重学生, 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同事、伙伴, 从而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发挥创设良好的情景和营造和谐的氛围。

案例:《平移》教学片断(前面已经探究得出平移的相关性质)

师:平移得到了这么多的美丽的图案,你愿意学会平移的方法,自己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吗?

我们从三角形的平移开始练习吧,怎样才能将△ABC平移成△A′B′C′,使A点平移到A′点?

生:……

生3:可以连接AA′,过A′点作AB 的平行线,在平行线上截取A′B′=AB;再过B′作BC的平行线,在平行线上截取B′C′=BC,好像可以得到平移后的△A′B′C′。

师:喔,再想想能否运用平移的性质来平移△ABC。

(教师没有对学生的思考做出反应,只因为不符合当前的设计和教学重点。但学生却是带着惊喜的发现,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甚至是赞许。)

他能够不满足于老师所讲的方法, 自己探索出一种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这就是一种创新的行为。同学们应多动脑筋, 多向这位同学学习,更多方面去开拓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此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猜你喜欢
同类项三边平行线
《相交线与平行线》巩固练习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初试锋芒
学习同类项 口诀来帮忙
三角形中线与高之间的三个几何不等式
九点圆圆心关于三边的对称点的性质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检测题
走三边
添加平行线 求角真方便
不可思议的平行线
认识和应用合并同类项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