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亚君
摘要:翻译,通过用一种语言将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实现人与人交流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翻译,亦是一种文化传播活动,促进不同地域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然而,在翻译的过程中,究竟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和宗旨呢,也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的主要标准到底是什么呢?古今中外的学者莫衷一是,都给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翻译的原则应该与时俱进,跟紧时代的步伐,这样才能对译者的实践工作有借鉴意义。值得庆幸的是,刘重德提出了符合现代潮流和发展趋势的翻译原则,即信、达、切,对于之后的翻译实践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翻译原则;信、达、切;文化交流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003-011.古今中外关于翻译标准的探究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因此翻译也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刘重德对翻译原则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概述,并且提出了他自己的原则和标准。早在周朝就已经开设译官。三国时期,支谦在法句经序中就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而在唐朝时期,玄奘提出了"既需求真,又需喻俗"的翻译原则,即忠实准确,通俗易懂。到清末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至今仍然对中国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刘重德,1993)。尤其是每当翻译人员提到翻译的标准和原则,均会提到严复的三字原则。在国外的著作中,刘先生提到了泰特勒三原则,即翻译应该是原著思想内容的完整的再现;风格和手法应该和原著属于同一性质;翻译应该具备原著所具有的通顺。然而在刘重德的眼中,这些原则都各有所长,因而刘先生提出了三大原则,即"信、达、切"新三字原则:(一)信——信于内容;(二)达——达如其分;(三)切——切合风格(刘重德,1993)。他的三原则和严复的三原则的前两条不尽相同,而唯独将"雅"改为"切",是因为在翻译起来,不能一律要"雅",应该实事求是,酌情处理,恰如其分,切合原文的风格。有时候,一些科技文章,评判的文章的翻译则不需要实际的"雅",而只需要"切"合原文的风格和写作特点。他的三原则的提出,是对严复三原则的优化和补充,使翻译的原则跟进了时代的潮流。
冯国华和吴群提出了三原则,即信守原文的内容意旨;遵从译语的语言习惯;切合原文的语体语域(冯国华、吴群,2001)。作者更深层次的提出了在具体层面上的要求,即内容意旨、语言习惯和语体语域上面提出了信、从、切的原则,他的原则既全面又具体,给了译者一个明确的方向。
严尽忠的提到翻译的三要素:传意性、可接受性和相似性。而他的可接受性提到了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下的读者的可接受程度,还有相似性更系统地提出了内容、形态、文体和风格的相似(严尽忠,2009),与国外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不谋而合,从而对译者的要求更加到位。
吃透原文、灵活表达是刘庆荣提出的新的翻译原则。吃透原文也就是翻译过程的第一步,即理解,这里的理解是指理解原文的思想内容、表达的情感、原文的语气、原文的形象性、文化因素和风格以及立场、观点。而灵活表达,则是指不受原文形式的限制,采取灵活的译法,能直译就直译,不能直译就意译,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能形神兼备就神形兼备,做不到就取其神而舍其形(刘庆荣,1998)。
然而,究竟什么样的翻译原则能够跟进时代的潮流,能够作为现在乃至未来翻译工作者的行动指南呢?接下来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2.翻译的原则新论
从支谦提出的译经原则可以看出,早在三国时期就有关于翻译原则的描述,不过他的原则只强调主旨,而忽视了形式和风格,语言习惯等其他的影响翻译的元素。玄奘的翻译原则已初具模型,即忠实准确,通俗易懂。对翻译人员的标准做出了新的界定,对于后来的翻译实践工作指明了道路。严复的翻译三原则的提出对翻译界是一个新的突破,至今影响着当今时代的翻译工作和实践。但是,严复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学的思潮风起云涌,因而严复作为一个文人墨客,学识渊博,指出了信、达、雅的观点,诚然,这在当时是有很大的贡献和指导意义的。可在当今时代,尤其随着科技和网络的进步,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不断扩大,因而,交流成为第一个目的,因而"雅"字已经不太符合当今时代的需求,可"雅"字作为一个最高层次的翻译标准,仍然指引着未来的翻译人员不断地进步,以求"信、达、雅"的充分实现。
冯国华和吴群的三原则和刘重德的三原则大同小异,如出一辙。虽然原则二遵从译语的习惯和刘重德的原则二不大相同,但是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即遵从译语的习惯则会实现刘重德原则二的通俗易懂,他们提出的原则只是将刘重德的原则更加具体化,因而也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
严尽忠的三要素是分别针对译者、读者和文本本身三个方面的标准。即传意性是针对译者的,传达原文的信息,可以看作是对译者提出的一个要求;可接受性是针对读者的,即翻译的过程中要考虑语言和文化因素,从而满足读者的需求;而翻译的相似性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不谋而合,实现在内容、形态、文体和风格等方面的相似性,相似性力求在翻译过程中实现与原文本的相似。这三个要素对于译者有很高的要求和借鉴意义,使译者明白了对自身、读者和文本三方面该实现在责任和要求。
而吃透原文、灵活表达则非常巧妙地展现了翻译的原则。吃透原文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就是理解原文的内容、情感、语气、形象性、风格以及立场、观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巧妙而灵活地表达。虽然作者刘庆荣运用了灵活表达这个概念,却给译者一个比较模糊的标准和要求,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无形间被放大,翻译的可信度也就降低,因而,此标准只是局部具有借鉴意义,作为译者还是应该有明确而规范的要求和原则。
刘重德三原则的提出是对严复三原则的更新和补充,体现了在新的时代下的新的进步。切,切合风格。我们知道,不同风格的文体都要采用不同的翻译原则。比如,新闻文体要求选词广泛、新词迭出、语句简洁、表达精炼、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而文学则要求形象生动、富于美感、风格独特;科技文体要求表述客观、用词精炼、术语规范等等不同的要求。在这里,切合风格不仅指小说、散文、诗歌等类型的翻译,而且适用于科技文献、新闻文体等不同风格的文体风格。因而,这个切字可以看作是最基础的要求,即切合原文的风格;也可看作最高层次的要求,即切合原文的写作特点,达到艺术上的共鸣。就像刘先生提到的要有象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两句三年得"和严复"一名之立,旬月踟蹰"那样推敲琢磨、一丝不苟,从而使译文不仅达意,而且传神,以保存原作的风姿和风格(刘重德,1993)。
然而,虽然刘重德提出的三原则已经较为准确的涵盖了作为翻译工作者的标准和要求,但是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尤其是不同的口笔译工作的时候,是否能实现信、达、切的统一呢?这仍然需要翻译工作者不断地总结和改进,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求。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吸收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关于翻译原则概论的精华之后,刘重德的三原则,即信——保全原文意义;达——译文通俗易懂;切——切合原文风格,是符合目前翻译工作者的需求的,我们需要在未来的翻译实践中继续总结和交流,促进国内外翻译工作,更进一步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参考文献:
[1]冯国华.吴群. 论翻译的原则[J],北京:中国翻译,2001年11月.
[2]傅仲湘. 从翻译的历史看翻译的原则[J],重庆: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一期.
[3]刘重德. 翻译原则再议——在海峡两岸外国文学翻译研讨会上的发言[J],上海: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4]刘庆荣. 吃透原文,灵活表达——论翻译的原则[J],呼和浩特:内蒙古师大学报,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