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明
所谓过渡,是指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引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在一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情时需要过渡,论述进入一个新的话题(层次)也需要过渡。过渡是在文章引述材料并从其中抽象出主题后联系社会或生活实际时的必要语句,是连接材料与社会生活的桥梁。用于过渡的可以是一个语段,也可是一个句子。今年参加高考阅卷,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作文的过渡处理。
[用比兴过渡]
用比兴过渡,可使文章水到渠成,不落痕迹,自然天成。如一篇题为《永保第一》的作文,在简单地介绍漫画后写到:
水满则溢,月圆则亏。从100分下降到98分,应该是常见的事情,怎么就动了家法?
“水满则溢,月圆则亏”与后面的文字“从100分下降到98分”概述漫画的内容构成比兴手法。这样的过渡,引出任何人都不能“永保第一”的话题,这种推理来自生活,源于自然,容易理解。
再如一篇题为《每人都是独特的》文章,在介绍了漫画中有考100分的学生,有考55分的学生后写到: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考100分的你是独特的,考55分也有你的独特——你就是你,是独一无二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你根本不需要去和别人比较。“五指有长短,学生各有异”,你只需做最好的自己即可。这里过渡也用了比兴手法。我们一般人为何喜欢听民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歌常用比兴手法,表达感情自然形象。
[化用诗词过渡]
引用诗词能增添文采,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里的发展等级“有文采”,是加分的重要砝码。我们背诵了那么多的诗词,不就是为了运用吗?如《分数之痛,成长之殇》,在概述教育者一味追求分数给孩子造成莫大伤害之后,用了这样一句诗过渡:
莫让分数遮望眼。
化用王安石在“不畏浮云遮望眼”,其意在告诉我们要跳出分数的小圈子,站在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的高度来教育孩子。
再如作文《过程重于结果》,在概述漫画内容后告诫家长:
结果固重要,过程价更高。
化用裴多菲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由此自然过引出后面要论证的中心:“过程重于结果。”这样的过渡,既增添了文采,又讲明了道理。
[用名人名言过渡]
名人名言影响大,是引证的好论据。用名人名言过渡到你要证明的观点,说服力强,人们更易于接受。如《看近,看远》,在介绍漫画中“家长”惩罚孩子的不当做法之后这样写到:
高晓松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意和远方。”
接下来是文章的论述中心:人应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生活才有意义。只顾眼前的现实,就只有眼前的苟且——只看眼前的分数。
还有考生写《压力,动力》的文章,过渡处这样写:
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教育要促进人自身的发展,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追求,而非仅从外部施加压力。以上过渡使论题更加丰富,更加深入。
[用对比转折过渡]
漫画材料中,“98分的同学挨了打,61分的同学得到了吻”这则材料本身就是两种行为方式和结果的比较。那么怎么通过对比转折来过渡呢?《缺憾也是一种美》在前面的对比之后突然悟出一个道理:
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这才是真实的人生,缺憾也是一种美。不信你看断臂的维纳斯,残疾而睿智而勇敢的霍金……
文段看似顺接,实则是对比之后在论题上的转折。这样宕开一笔,给人无限的美的想象,增添了生活的情趣,也把漫画提升到另一种诗意的高度。
有考生在陈述材料之后“突转”,转折后面的内容才是作者要论述的重点。如《严师出高徒》一文,在肯定漫画中“应该用100分要求孩子,98分就应受惩罚”之后,写到:
其实,求学途中的风景也很美。
这样突转后,过渡到重点谈学习过程中的得失,得出“过程比结果重要”的结论。
再如《静待花开》一文,漫画中“98分的学生仍然挨了巴掌,受到惩罚”,反映出教育者的简单、粗暴的行为和急躁的心态,由此转折过渡:
静待花开,清香自来。
接着分析指出:教育如“初春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教育要“润物细无声”,不能拔苗助长。
[用格言俗语过渡]
格言俗语是睿智之精华,给人以思考和启发。用格言俗语过渡,有时让人茅塞顿开,如醍醐灌顶。如《虚心使人进步》一文,在概述漫画中的孩子“从100分下降到98分,可能是由于自满”后,写到:
满招损,谦受益。
然后就围绕“满招损,谦受益”这个中心行文。
《更应关爱的孩子》一文在概述漫画中有考98分挨打的孩子,有考分不及格的学生,然后这样写道:
《圣经》中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
考生由此过渡到漫画中的孩子虽然有缺点,考分不尽如人意,但仍然是上帝可爱的孩子,更应得到父母(老师)的关爱。
《岂能尽如人意》一文写“考98分的孩子挨打,考61分却得到了肯定”,接着另起一行: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之后过渡到写漫画中“61分得到的吻,是因为孩子积极向上,成绩由55分上升到了61分,我们应该看到孩子的进步与发展,多肯定与鼓励,不能苛求完美,要允许存在不足。”由此得出“不求尽如人意,但求问心无愧”的观点。
还有考生在根据各自表达中心的需要概述漫画内容后,由“在追求中享受快乐”过渡到“要面对现实,在学习中寻找快乐”的中心;由“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过渡到批评“功利化的教育”等,不胜枚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自然巧妙的过渡一定会让你的论述锦上添花,让读者豁然开朗,发现你作文里落英缤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