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姣玲
【摘 要】传统的中职课堂作文教学通常是教师拟定题目或提供相关材料,并进行思路点拨之后,学生进行写作。然而,学生写起来往往是愁眉苦脸、如挤牙膏。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技术已被广泛引入教育教学过程。现代技术教育媒体的出现,为我们中职作文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在课堂作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写作热情,再现场景、激发学生灵感。还可积累素材,发散思维、培养想象的能力,促进学生课堂作文水平提升。
【关键词】中职生;多媒体;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但由于中职学生写作基础差,学习兴趣淡薄,写作素材贫乏,思想负担较重。所以,每到作文时,学生往往是皱眉头,咬笔头,迟迟无从下手。老师尽管费心讲,劳心批,但收效依然甚微。如何让学生由怕写、不会写到爱写、善写作文呢?多媒体的有效运用给课堂作文教学注入无穷的魅力。它不仅可以使老师的教事半功倍,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作文,笔下生花。
一、应用多媒体,创建良好的写作环境
中职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可创设良好的写作环境。多媒体的运用能突破时空的限制,提供认识事物的相对完整有序的动态表现。既可再现难忘的往事,也能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学生可围绕同一主题利用多媒体展开广泛的收集。尤其是时间及条件上不能带领学生去参观,学生无法亲临其境的情境。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并利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利用软件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观察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
二、应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愉快而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生心情舒畅,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迅速而敏锐,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进行创造性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突破时空限制,能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运用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中写作,能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
三、应用多媒体,培训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的观察往往是无目标、无序、出于好奇,看热闹,或是走马观花的。利用多媒体软件的友好交互界面和多媒体的超文本结构,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采用不同的观察方式,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以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教师要根据计划,以名著为脚本,制作不同景物,如学校的教学楼、住宿区、公园,花草树林的多媒体软件,引导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边观察边思考。由于这些环境学生都非常熟悉,进而形成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有利于学生观察习惯的养成,图文音像并茂的情景,令学生心动,学生自然调动各种感官去细心体会周围的环境、人情冷暖。习惯便自然养成。
四、应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
中职学生作文普遍患有“畏难症”。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还是不知从何处下笔常有“无话可写”之感。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必须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获取写作素材。由于学生平时并未做“生活的有心人”,其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印象是模糊的、零乱的,面对作文题目自然也就难以下笔成文。倘若所写之物,都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实地观察后再写,这又是极不现实的。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借助图片、视频、动漫对学生进行课堂指导。
五、应用多媒体,优化作文评改的途径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大量的、持续的写作实践基础上,而且重在修改。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可以选择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或有典型错误的作文发送到每个学生的终端机上,供全班同学共同赏析和评议。这种基于多媒体网络的评议批改,由于全班学生都能看到同一篇作文,就能使每个学生都来积极参与评议和修改。在网络环境下有利于学生在写的过程修改、写后修改,教师评析完修改,更有利于养成什么时候有“灵感”什么时候改。改变过去学生写作,单纯是教师的评议,而学生只看分数的状况。而且提倡一篇作文多个学习者共同参与修改,协作修改的修改模式。教师重在选择典型作文重点改,同时组织学习交流评改效果。
总之,在中职作文教学中,教师如果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不仅能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学生置身于立体教学空间,而且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学生对学习的时空限制,可以使我们的作文课别具风采,作文课“有声有色”;让我们的作文课不再死气沉沉、不再枯燥无味;让我们的作文课“活”“美”了起来。
参考文献:
[1]孙新生.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J].平原大学学报,2011,20(2).
[2]韩戈玲.关于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思考[J].外语界,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