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太昆
【摘 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思修课)作为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开课程,对于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然而传统思修课教学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思修课教学应当与时俱进、面向学生,从教师、教学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思修课教师也要自觉肩负起高校学生德育的重任。
【关键词】思修课;不足;改进方法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日益扩大加深,各种正面负面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都时时刻刻、多多少少地影响着象牙塔内的学生,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青年一代的健康发展、影响着中国社会未来的走向。面对世情国情的变化,思修课教学必然要面对诸多现实问题,遭遇全新挑战,思修课教师应当积极面对这一变化了的形势,大胆改变传统思修课的教学模式,找出解决思修课存在问题的方法。
一、传统思修课教学存在的不足
(1)作为思修课教师的使命感不够强烈。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大学生特别是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正处于三观形成和性格塑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作为高校思修课教师必须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标准(人生观和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法制观和道德观),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养,与其他专业课教师相比,思修课教师承担着独特而无可替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承担着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的崇高使命。然而我们看到,部分思修课教师虽有作为教师的基本责任,但并未上升到党和国家要求的高度,一些教师将上思修课仅仅视作课程教学任务,在教课活动中或多或少敷衍了事,教师的消极不负责态度自然也会传到学生身上,加之一些思修课教师不去主动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这样就很难影响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养成。
(2)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当前的大学生大多为95后,他们的思想更活跃,更加追求自由,笔者根据学生对思修课教学的建议了解到:绝大部分学生更愿意在课堂上有自己的话语权,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渴望与教师实现课堂的互动。但是我们的一些思修课教师由于坚持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于思修课热情不高,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一般了。学生上课热情不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备课不充分,教师的教学内容数年不变,案例陈旧,讲授该课程时脱离实践,从理论到理论,缺乏说服力,自说自话,学生一听课发现老师教学内容与自身关系不大,认为教师所说的大而空,上课自然兴趣不高,对于教师教学产生不信任甚至逆反心理,影响教学效果。由于思修课涵盖了很多学科内容,部分教师教学过程中避重就轻,突出表现为教学中重道德轻法律,然而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国家战略思想,近些年青年大学生犯罪案件屡见不鲜,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对于法律权威认识不够。这不得不说是思修课教学的一大遗憾。
(3)传统思修课对学生评定和考核标准有待完善。在绝大多数高校,思修课教学评价主要依赖期末考试的卷面测试,而忽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日常行为等方面的具体考核,教师与辅导员缺乏有效沟通,对于学生真正的思想状况并不了解,很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科学评定。对于学生正确思想的形成缺少奖惩机制,就很难督促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美好道德品质的养成。
二、思修课教学的改进策略
(1)教师要提升自身素养。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思修课教师若想切实完成自己的使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就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包括业务素养和精神素养,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思修课是一门综合多种学科知识的课程,因而作为思修课教师要加强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法学、教育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在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要主动吸纳新知识、新见解和新信息,用最先进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思修课教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所以,除了业务素养,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精神素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当首先“以身作则”地做到,切切实实地在各方面做学生的“模范”。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带动和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2)教师应始终强调备课的重要性。思修课是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首开课程。高质量地落实新课程方案,教材是基础,教学是关键,而搞好教学的核心环节就是备课。课下认真备课,课上才能自信上课。备课首先是备教材,教师应当根据自己的风格和学生的接受状况对教材进行解读,赋予教材新的生命力。教师对教材的使用是对教材的再次开发,正像优秀的导演和演员既能正确地把握剧本又不拘泥于剧本才能获得观众的喝彩一样,努力将教材内容主体化、情景化、逻辑化,进而转变为能动的教学内容。其次是备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思修课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在书籍、报纸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中搜集教学资料。备课时候就可以从容地在所搜集的材料中进行筛选,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优先选用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更感兴趣、充满正能量、富有启发性的典型案例来辅助教材理论知识的阐述。学生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感兴趣,很好奇,他自然会自觉地融入到课堂当中。
(3)教师应不断丰富和创新教学手段。思修课教学方法应依据高等教育的特点进行选择与创新。现代教育非常强调教学对学生潜力的开发功能,强调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施的目标不仅应包括学生的认知发展,更应包括对学生情感、意志、能力、行为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需求,在有限条件下和有限时间中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以往思政课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有时甚至会变成“一言堂”,学生参与度低,难以培养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能力。好的思修课,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与老师一起参与教学过程。例如在讲到爱国这一章节时,可以将一个班分为两大组进行爱国知识友谊赛,学生在这种竞技中能体会到祖国文化的悠久灿烂以及自己对于祖国文化认识的不足。在讲到人生这一章节,笔者安排了一场辩论赛,题目是“打拼北上广,还是回家乡”,两组学生踊跃发言,学生在辩证中体会了事物的两面性,也给很多学生的未来的人生之路提供了思考的机会。总之,不断丰富和创新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但可以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参与课堂中逐渐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大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关法制教育内容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增刊).
[2]王健敏.道德学习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李炳毅.论“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内容[J].兰州大学学报,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