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校本教研 构建教师成长平台

2016-05-14 00:37梁大才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8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

梁大才

【摘 要】互帮磨课研讨小组由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中老年教师三部分构成,不同于以年级学科教研组,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人员可跨年级学科。研磨小组设立磨课召集人一职,可由学科课改组长兼任,全面负责本磨课组研究工作。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而互帮磨课研讨则是这三维一体的综合体现。学校着力打造互帮磨课研讨校本教研模式,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

【关键词】校本研磨;教研模式;实践研究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形成了教师在校本研修中的三个核心活动和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而互帮磨课研讨则是这三维一体的综合体现。磨课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创新的过程,更是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基于以上认识,我校着力打造互帮磨课研讨校本教研模式,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

一、模式初解

1.集体选课

学期初,磨课研讨组在召集人的带领下,以教学中的难点、热点、疑点、困惑点、研究空白点为切入点,制定互帮磨课研讨计划,确定主磨教师,研究的目标任务和研究专题,围绕专题选择、确定研究的课例。

2.个体初备

研讨小组对选定的课例展开充分的探讨,研读课标,挖掘思想,优化资源,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以同伴互助的形式进行备课和课件制作。在个人备好课的基础上,汲取集体的精华,形成基于相同理念下的教师个案。

3.先行尝试

磨课教师在研讨组内第一次上研究课,将初案变为行动,互帮教师随堂观课,发现闪光点,找寻不足点,提出建议点。课后集体评议,讨论解决,形成第二次修改教案,召集人作好研讨记录。

4.再磨研讨

以磨课的方式再次或多次演绎,力求将教学引向纵深。研究团队研读教材,商讨教法,试讲、修改、再试,大到教学环节的设计修改,小到课堂用词的推敲,全方面研磨,形成第三次修改教案。

5.展示考评

学校统一组织红星课堂考级暨互帮磨课成果展示活动,成立考评小组,全体学科教师参与观课评课。根据红星课堂考评细则评定精品课堂、高效课堂和合格课堂,作为评优评先、评职晋级、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6.集体反思

全体学科教师开展总结反思,盘点研究中的收获和体会,形成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论文、心得随笔、说课评课稿、教学实录等研究成果,以校刊专刊的形式汇编成册,供教师们相互学习借鉴,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二、实践探究

根据学校互帮磨课研讨模式和教师专业发展结构特点,本期成立了八个互帮磨课研讨小组,其中语文3个,数学3个,英语1个,艺体1个。通过召开课改组长及教师会,统一认识,明确责任与分工。学校课改办重点督导教师磨课过程参与度,研究问题达成度,总结反思提升度。经过历时四周的探索实践,取得了预期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问题有价值

从研磨计划看出,各小组都选定了有价值的研究问题,为活动有效开展定下基调。一年级语文关注有效识字写字教学和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二年级语文关注阅读与识字的有效衔接,四年级语文加强品词造句,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能力研究。一年级数学关注了如何组织有效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操作,三年级数学重点研究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四年级数学关注如何克服负迁移的影响,突破小数的计算难点。英语组着力解决重词句轻对话,重教材忽略语言的的问题,体育组重点研究如何稳定体育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克服面对困难的勇气。

2.互助团队重参与

磨课的开展,给教师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给予每个教师充分展示自我和锻炼成长的机会。以往学校开展的教研活动,如是年级组研讨,责任分工不明确,应付层面较多,如全校性的考评活动,范围广,参与人员多,教师之间不容易交流和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并不是人人都有机会上台展示自己。而磨课,老师们将自己视为团队的一分子,在团队各项活动中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创设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进行多次听课、评课,反复修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四年级数学刘建琼老师,主动增加一次磨课,全体成员也积极参与,大家在反复的实践、讨论、反思中,对课程资源的把握和教材开发能力得到提高。

3.专业成长建平台

实践证明,“磨课”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捷径,达到教与学的融合,理念与实践的融合。教师通过“磨课”,举一反三,认识课堂教学规律,掌握课堂教学艺术,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执教者对于磨课过程中其他教师所提出的中肯的教材分析、精彩的教学设计去粗取精加以采用,使自己的教学更加完美。

4.研讨能力有提升

磨课有个人思考的结果,也有教师群体的智慧。教师在备课中不断地查找资料,对教学过程重新整理并渗入自己的创新因素,使每一堂课都让人眼前一亮。议课时,深入细致地分析问题,寻求对策,思想不断受到碰撞,学术气氛异常活跃,点评很有特点:如卓勇老师用“巧、趣、实”三个字来概括评价;唐娅老师的评语:巧妙的“设”,有效的“放”,适时的“动”。个体的行为变成了群体的行为,在强调发挥集体智慧的同时,又提升了教师个人的主体悟性,每一轮下来,整个教研组都被带动起来了,为建设和谐教研组、提升教研组的研究功能搭建了平台。

5.高效课堂需打造

“磨课”,顾名思义,就是打造课堂教学,努力使课堂教学更精美、更完善、更具实效。“磨课”往往会围绕如何实施教学、如何有效教学展开相互的争辩和碰撞,其中必能迸发出点点滴滴课堂教学创新的火花;如《面积与面积单位》这课的三次导入就充分展现研磨过程。第一次引入:同学们,听说过面积这种说法吗?属于太抽象概念化谈话。第二次引入:长度单位有哪些?用手势告诉老师。采用上位知识的复习引入。第三次引入是设计了一个学生活动:一块小黑板和大黑板,两位学生比比谁擦得快,并思考为什么。将面积的含义巧妙融入,学生经历一个深层次的数学思考过程,特别是有趣味性。研磨过程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结构的创新和教学评价的变革等等,更要考虑这样选择和运用的理论依据,这无疑会促进教师教学理论素养的提升。

总之,磨课的过程虽然是艰辛的,但收获的却是“专业的甜果”。磨课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器,更是学校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队伍的“利器”。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