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语文探究性教学探究

2016-05-14 22:14李小银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8期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高中语文探究

李小银

【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及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培养能力与知识传授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质疑和探究,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有个性的过程。探究性学习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与掌握得到加深,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广泛地掌握相关语文技能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探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语文;探究性教学;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满足语文新课标要求,能够集教师积极引导和学生主动探求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高中语文探究性教学的见解。

一、营造探究性学习的氛围

“学贵有疑”,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能发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是完成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关键。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营造探究性学习氛围,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通过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不仅敢问,而且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创造。譬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启迪学生探究:烛之武用的什么方法,就能仅凭一人之力把秦国的大军给说退?烛之武又是处在什么历史背景下,给予了他展示才华的机会?等一些可以把握全文主旨的问题情境,有了这些问题情景以及从中产生的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浓厚的阅读兴趣就会被激发,在这样的氛围下,阅读探究活动就变成了学生自觉主动的积极行为。

二、创造探究性学习的情境

高中语文课程是人文内涵和语言文字的有效结合,因此,高中语文课程的探究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探究的过程是讲究情感的投入和发展的。所以,只有科学合理的创造探究性学习情境,才能更好的确保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实施。首先,教师可以借助虚拟情境的手段和方式,让学生在理解、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人为地再现文章意境,利用语言文字,声情并茂地虚拟情境,使学能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譬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合适的背景音乐,然后模拟作者站在江边,看滚滚江水浩荡千古,心中满怀豪情壮志的形象,并大声的朗诵出这篇经典的诗歌,把学生的情感融入到作者的宽阔胸襟与远大抱负中去,在这样的情境体验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的开展探究学习。另外,考虑到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呈现文本内容上的优势,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媒体创设生动直观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更好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三、点播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起着引导的作用,因此,教师还应该给学生点播探究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习语文的科学方法和技巧,从而不断提高其语文素养。阅读作为学习语文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方法,学生只有与文本发生深层次的信息交流的阅读才是最好的语文探究性学习方法,而个性化阅读探究方法和比较阅读探究方法等就是实现以上学习效果的最好方法。譬如,学习《荷塘月色》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点播学生与作者的另外一篇著名散文进行比较阅读探究,探究这两篇文章描写景物上的异同。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与文本内容产生情感共鸣和精神交流,从而在阅读探究中与自己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在“对话”中不断获得提高。

四、大规模应用课堂讨论机制

语文老师的角色更多的是像一名向导,向导的任务不是独裁式的灌输和强硬的要求,而是要注意倾听接受者的声音,这一理念表现在课堂上就是要重视与学生的交流。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平等、深入的讨论,可以及时发现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可以影响和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事物的接受力。在大多数情况下,讨论后形成的共识更容易被接受,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牢靠。譬如在讲解《石钟山记》一文时,有的同学直言对文中的“而笑李渤之陋”不敢苟同。这个学生按照原文注解以及生活常识展开了大胆的猜测,他提出或许是因为石钟山独特的外貌特征,李渤才会在敲击石头时听到“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如此一来,李渤看似荒唐的行为也便有了一定的可信度。所以说,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创新意识和行为,不管是不是站得住脚,应该予以及时的鼓励,作正确引导,切不可无视甚至取笑、打击。

五、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探究意识

在想象力的作用之下,学生能够形象化地理解课文内容,把那些单纯的文字化成具体的画面来深入理解,体悟,领会,从而获得无限探究趣味。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只是枯燥乏味地简单背诵,就没有趣味的产生,也无法进一步参与到作者所创设的特别情境中以及其所营造的深层次的蕴涵里。这样的语文教学显然与真正的语文教学原则背道而驰。一定要引导学生进入一定的情境中,在课文内容所提示的特有的情境中流连,体会,充分展开想象和探究,以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来获得对课文内容的崭新印象,从而更鲜明地得到艺术的熏陶和历练。像《故都的秋》这篇课文,郁达夫通过自然物———槐树等极其细腻真切的描写,呈现了心理的变化,表达了深挚的情感,读来让人动容。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来指导学生进入其中,充分想象,探究,便可以让学生领略到秋的独特景致,对作者的情感生发了具体的共鸣。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运用探究教学模式,使高中语文课堂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从以往的沉闷课堂过渡为充满活力的课堂,由学生单向接受知识转变为学生积极参与,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改变了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促进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深入开展;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有裨益,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推广价值是极强的。

【参考文献】

[1]文娟.高中语文文学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探究性教学高中语文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优化教学策略,保障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