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韧
内容摘要: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是著名的经典名作,当再次重读的时候,它会引起我们对人性的本质和当代社会许多问题的思考。同时,它也会让我们对人性的本质产生了一种崭新的认识。此文通过分析和论述,揭示《悲惨世界》带给我们的三大现实意义;从而阐明对人性本质再认识的新观点。
关键词:《悲惨世界》 现实意义 人性本质 再认识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先生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创作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名作。笔者在中学时代就读过,但我今天再一次重读《悲惨世界》的时候,不仅感到书中的故事还是那样引人入胜,书中的人物还是那样栩栩如生,书中的人物命运还是那样震撼心灵。而且还引起了我对人性本质的深深思考。笔者认为:《悲惨世界》对这个问题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它带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地认识人性的本质。由此,我选择了《对人性本质的再认识》这个题目,采用历史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观点,从三个方面分析和论述《悲惨世界》的现实意义,从而阐明人要犯错的自然规律、知错能改的人性本质和揪住不放的人性中的劣根性。
《悲惨世界》是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完成的长篇小说,也是他继《巴黎圣母院》之后创作的震撼世界的巨作。小说中有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这就是冉·阿让、主教和警长沙威。其中,冉·阿让是被压迫、被损害和被侮辱的穷苦人民的代表,也是一个犯过错误、知错能改、走向新生的典型人物。主教是仁慈和博爱的化身,他用真心的关爱,帮助冉·阿让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他用博爱的行动,指引冉·阿让走上了改过自新的重生之路。而警长沙威则是一个黑暗社会制度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个毁灭人性和毁灭社会的代表人物,他一直揪住冉·阿让的错误不放,不断地追捕他,最后,他不仅毁灭了冉·阿让,同时又毁灭了自己。
《悲惨世界》不仅是一部轰动世界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如何看待人性的教科书,它既是经典的世界名著,也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好教材。笔者认为:《悲惨世界》有着重要的三大现实意义,它用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不同的人物命运,告诉了当代的人们三个重要的道理,这就是:人要犯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知错能改是人有良知的必然结果;揪住不放是人性中潜伏的劣根性。
一.人性的基本属性:难免犯错
历史告诉我们,犯错是人类的基本属性。世界上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会有错误存在,不管什么人,一生都难免会犯错误。《悲惨世界》的第一个现实意义,就是通过对冉·阿让犯错过程的描写,向我们揭示了人要犯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描写了冉·阿让两次犯错的过程,第一次描写的是因为饥俄和贫穷,冉·阿让偷了一块面包并企图数次越狱而被判了十九年的苦役,揭示了作者所表达的“贫穷使男子潦倒”的主题。第二次描写的是当冉·阿让走投无路时,被仁慈的主教好心收留,但他不仅没有报恩,反而偷了主教的银具准备逃走的经过,揭示了作者所表达的“缺乏教育使人犯错”的主题。冉·阿让是雨果全力塑造的英雄传奇人物,雨果描写他两次犯错的过程的目的,就是为了阐明“人要犯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这个道理。
人要犯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真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留下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千古名言。邓小平同志是世界公认的伟人,他也犯过错误,1980年8月他在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问的时侯这样说过︰“我自己能够对半开就不错了。但有一点可以讲,我一生问心无愧。我是犯了不少错误的,包括毛泽东同志犯的有些错误,我也有份,只是可以说,也是好心犯的错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也说:“任何人都要犯错误,人从降生那天起,便不断的犯错误,只有在不断的错误、不断的碰钉子的过程中,才能逐渐懂得事情。”事实证明,人要犯错的自然规律不会因年龄大小而改变,青少年会犯错误,中老年也会犯错误;人要犯错的自然规律不会因性别差异而改变,男人会犯错误,女人也会犯错误;人要犯错的自然规律不会因贫富悬殊而改变,穷人会犯错误,富人也会犯错误;人要犯错的自然规律不会因地位高低而改变,普通人会犯错误……由此可见,人要犯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它也是《悲惨世界》所揭示的第一个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人性的特殊属性:改与不改
在是否会犯错误的问题上,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差别的,人人都会犯错误;但在是否知错能改的问题上,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这是人性的特殊属性。愚笨的和没有良知的人会一错再错,而聪明的和有良知的人却会总结教训、改正错误。《悲惨世界》通过对冉·阿让改正错误的过程的描写,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知错能改是人有良知的必然结果。这个主题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有良知的人是能够总结教训和改正错误的,冉·阿让就是这样一个富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雨果在《悲惨世界》中用了很多的篇幅来描写冉·阿让改过自新的经过。冉·阿让是一个本性善良的劳动者,是贫困的生活、社会的迫害和法律的不公把他逼上了犯错的道路,但在富有宽容和博爱之心的主教的教育帮助下,他能改正错误、重新做人。他用主教赠送的钱财,一手创办了生产工厂,安置了大批穷苦人,为他们提供了生存的机会;他乐于助人,经常把自己的钱救济贫困的人;他倾尽全力帮助被欺骗的妇女芳汀,花钱为她治病,当她去逝之后,收养了她的女儿,历尽千辛把这个孩子养育成人,并为这个孩子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为了不牵连被警察抓错的冒名顶替自己的商人,他冒着被重新投入监狱服终身劳役的危险,在法庭上公开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冉·阿让用了十年的时间,从一名囚犯转变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又从一个成功的商人变为一个城市的市长,他的改过自新的经过,既是仁慈的主教教育和帮助的结果,也是他人性良知不断升华的结果。他的转变过程,揭示了《悲惨世界》的又一个主题,这就是:知错能改是人有良知的必然结果。
这个道理告诉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当代社会的失足青少年,虽然这些青少年犯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和罪行,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的良知依然存在,通过教育和帮助,大多数失足青少年是可以改过自新的。只要社会和人们用宽容和关爱去唤醒他们心底的良知,他们也会像冉·阿让一样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知错能改是人有良知的必然结果,这是《悲惨世界》告诉人们的道理,也是这部作品所揭示的第二个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人性的劣根性:揪错不放
对于犯错的人,是宽容关爱和真心帮助,还是揪住不放和穷追猛打?在这个问题上,《悲惨世界》通过警长沙威追捕冉·阿让的过程和俩人不同的人生结局,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答案,这就是:揪住不放是人性中潜伏的劣根性。这种劣根性既会造成对人性的扭曲,也会造成对社会的毁灭;它既会毁灭别人,也会毁灭自已。这个答案对于当代社会的青少年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的身上都还残留着这样的劣根性。
《悲惨世界》有两条故事主线,一条是冉·阿让的犯错和改过自新,另一条是警长沙威揪住冉·阿让的错误不放、一路追捕,最后造成了俩人不同的悲惨结局。在《悲惨世界》中,警长沙威是黑暗社会制度的忠实维护者,他有着自已独特的对公平和正义的信仰,有着自已坚守职责的原则。但他缺乏对人性的真正理解,也缺少宽容和关爱,他不相信人能改过自新,因而对犯过错误的人采用的是揪住不放、穷追猛打的方式。冉·阿让在主教的教育帮助下,早巳改过自新,他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商人和市长,受到了广大穷苦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但警长沙威却一直把他当成罪犯,不断地追捕他,千方百计想把他重新投入监狱,置之死地而后快。沙威的方式,最终造成了对冉·阿让的毁灭,但同时也毁灭自已。当冉·阿让从革命者手中把他释放之后,他的精神世界彻底崩溃了,最后选择了投河自尽的人生结局。《悲惨世界》通过警长沙威可悲的行为,向人们讲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揪住不放是人性中潜伏的劣根性。
沙威虽然死了,但沙威方式在当代社会中还随处可见。对于犯错的人,特别是对于失足青少年,揪住不放和歧视冷落的事件也常有发生。主要表现为:失足青少年生活困难无法解决,失足青少年被拒之于招工招生门外,失足青少年受到单位和同事的歧视,失足青少年被亲友冷落和抛弃,失足青少年改错后仍然得不到尊重和信任等等。当代社会存在的这些现象,实际就是沙威方式和人性劣根性的延续,其后果是毁掉了失足青少年生活的信心和改过自新的勇气,很可能再一次把他们推入犯罪的泥坑。这是这部作品带给我们的警示,也是这部作品揭示的又一个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笔者得出这样两个结论:第一,《悲惨世界》是值得我们当代人重读的好作品,它不仅是经典的世界名著,而且也是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好教材。第二,《悲惨世界》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人要犯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知错能改是人有良知的必然结果;揪住不放是人性中潜伏的劣根性。这三大现实意义可以作为我们对人性本质的再认识的新观点,它可以帮助我们树立起崭新的人性观。
参考文献
1.﹙法﹚雨果.《悲惨世界》[M].李玉民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8月
2.吴小英.《试析悲惨世界的叙事特色》[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4月第2期
3.朱诚亮.《青少年犯罪问题探讨》[J].学理论期刊.2009年﹙31﹚期
4.张迎娟、张铁英.《浅谈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J].作家.2008年08期
(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