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用会
摘要: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逐步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表现得越来越重要。同时,社会发展对建筑业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重新认真思考建筑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十分重要。然而,建筑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反过来逼迫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不断规范和完善,只有先规避企业内部运行所产生的风险,才能在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加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成为当下建筑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建筑企业;内部控制;提高运行效率
一、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建筑施工企业在上层管理上能力不足
以下几点是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整体偏低的主要表现:1.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结构复杂,层次参差不齐。2.由于有的建筑企业本身在管理体制上就有不足之处,因此,不合理的管理体制会给企业的管理者带来体制上的决策失误。所以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必须得从体制上、管理上来提高,否则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今后的长远发展。
(二)建筑企业施工队伍的素质整体偏低
建筑企业不仅在施工方面的管理水平存在不足,而且在企业的具体施工队伍中整体素质也偏低,特别是一线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重要,这和建筑的建造质量和水平是直接相关的。从两个方面来谈谈建筑企业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表现:1.就专业能力来说,有的队伍中施工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技术要求。2.有的施工人员工作态度存在问题,不能充分了解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性、重要性,这种不负责的工作心理渗透到施工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会产生一系列的施工安全和质量问题,甚至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三)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完善
阻碍建筑施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建筑施工方面的法律体系、规章制度不够完善。一个完善的、有效的法律保障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当下我国现行的有关建筑施工的法律法规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甚至真空地带,另外,建筑施工过程中遵循的规章制度也不健全。有的建筑施工企业一味的追求工程进度,却不完善实际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没有一个完善的、规范的施工规章制度作为指导,那么在建筑企业施工的过程中就容易产生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例如工程安全事故、建筑质量隐患以及环境破坏。
二、提高建筑企业运营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建筑企业应该将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作为突破重点
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在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和整体素质的最基本工作方面无疑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因为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人才,只有拥有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才能支撑企业的不断发展,其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和增加企业的活力是不可替代的。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这无疑对高校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合格的新型人才应该同时具备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改善目前很多建筑企业的运行状况,用知识和技术去创造更多更好的智能型环保绿色建筑产品。
(二)建筑企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改善工艺、降低人为因素影响
建筑企业将来的发展方向逐渐从现场加工走向专业化工业化生产模式。建筑工地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变化的场所,建筑产品的工程质量很容易受到其环境的特殊性的影响,与此同时,产品资源也容易被浪费,从而增加额外的建筑投入成本,这样的生产模式最终会制约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建筑工地人员流动复杂,如果在建筑工地对材料进行后续加工,就会大大增加人为因素对建筑材料的影响,有的限于建筑工人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操作经验,加工出来的建筑产品的质量和工艺就很难达标,从而有损企业的形象。
三、建筑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缺陷
一般而言,企业的发展速度以及规模应该与其内部的控制工作成正比。在我国建筑企业中内部控制工作依然存在问题。
(一)风险评估效果不佳,缺乏风险管理意识
建筑事业的高速发展使得建筑企业的风险工作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让其提高风险意识的机遇,因此,要进一步提高风险评估的管理工作意识。而现实情况是,风险评估工作并没有引起很多相关管理人员足够的关心和重视。有的财务人员及部门甚至理解为,在传统体制下没必要进行风险评估,对内部控制政策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去很好的落实,严重忽视了风险评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二)控制体系不完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
企业在设计控制体系时,要着眼于标准流程的设计、指标口径的统一、沟通渠道的畅通及特殊情况处理机制等,使企业在任何时候的运作都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控制体系在企业内部制定不完善,会给具体的执行带来麻烦,甚至会使企业的经营效率受到直接影响,为企业的发展带来风险。
另外,企业内部信息沟通不畅也成为常见的现象,这样就导致了信息不能在各部门之间及时传递和共享,部门之间工作的重复与交叉导致生产和工作效率的降低,同时也可能让企业错过一些机会,严重的还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三)监督部门独立性不强,监督重点偏离
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组成了企业的监督体系,由于时间和专业性的关系,有些外部监督在整个监督体系中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尽管有的建筑企业成立了审计部门,但是审计工作独立性不强,导致很多审计工作被领导牵着鼻子走,因此不能尽其部门的职责。
四、建筑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应该不断完善
(一)积极引进和学习先进的内部管理控制理念
企业管理者在充分了解风险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应该养成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意识,熟悉建筑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特点,并将其意识融入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日常工作中,逐渐增强这方面的管理意识。
企业在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管理模式时要有自己的思考。例如,首先,重新认识内部控制的动力和目标;其次,重新树立内部控制模式;再次,对不同级别的管理者职能的分配、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再认识;最后,重新认识工程成本、内部控制收益和企业内部控制。
(二)构建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关键举措
真理来源于实践,但还得受得起实践的检验。风险管理也是一样的道理,控制机制应严密并成为内部控制构建中关注的焦点,完善部门设置的内部控制职权范围,设定内部控制目标以便识别核心业务流程;提高风险意识,制定风险应对方案,注重内部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完善内部监督。
(三)完善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严格收支管控
要想找到提高监管力度的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就要加强财务内部管理并完善企业内部的审计机制。加强指导预算的执行,必须根据预算编制标准来逐步落实支出情况。会计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的审查监管要严格执行重要的工作岗位的监督力度也要加强。划分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要明确、不交叉、不重复、不相互干涉,提高工作效率。为了避免审计人员采用以制度为基础进行审计的随意性和能有效的解决审计资源的分配问题应该加强内部审计,引入风险导向审计。
(四)透明财务的运行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许多企业只强调预算管理的服务性,将预算看作预算管理的工具而非管理绩效。着重预算的收入、支出和结算,从而导致预算的失衡。在财务部每个季度提交的报告中,对财务资金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和使用情况、使用效果,但缺乏相关的信息披露,例如,负债、税费支出、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等,只是简单地报告财务收支和预算的执行情况。因此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财务方面的法律法规来开展财务活动。
(五)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
固定资产的价值由固定基金和固定资产以相同的金额同时入账来反应,当融资放入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的原值由固定资产科目反应。因此必须对建筑企业的财产进行划分,推行财务分离、权责挂钩的管理制度,将权责落实到每一位员工。建立并完善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和核算部门之间统一协作相互沟通,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全面、有重点的盘点。将固定资产作为投资和开展大型活动的行为依据,通过这一依据来考虑投资的必要性来权衡活动是否开展,真正做到在决策、执行以及监督三个方面有依有据。
参考文献:
[1]王懿,朱悦铭,任培.建筑业有限人力资源下多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5).
[2]刘佳.建筑成本控制中的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低碳世界,2014(03).
[3]蓝泽彬.全面造价预算管理在建筑成本控制中的必要性[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03).
(作者单位:重庆良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