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摘要:界定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质量、环境能源支持于一体的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修正G1对苏州市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并提出推进苏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对策建议
引言
2014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7.49亿人,城镇化率为54.77%。然而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出现了如城乡差距拉大、城市空间结构失衡等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苏州市在城镇化方面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发展条件,因此其注重城镇化质量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构建了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修正G1法,对苏州市2008~2013年的新型城镇化进行了评价分析,并提出了提高苏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简单概括,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提升城镇化质量,走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城乡一体、社会和谐的城镇化道路。
二、苏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研究
(一)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理解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综合测度指标体系成果,构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以此思路构建了以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为目标层,以经济发展系统、社会进步系统、生活质量系统、环境能源支持系统为准则层,并选取20个有代表性的指标作为指标层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二)熵值法修正G1的组合赋权
熵值修正G1组合赋权法协调了专家意见和指标数据的变化,在确定指标重要性之比时把客观的熵值法与主观G1法巧妙的结合在一起,避免了G1赋权中指标重要程度的人为确定,也避免了分配主客观权重的问题。其步骤是:通过专家意见来确定指标的重要性,并对各指标进行排序;然后计算指标数据的信息熵,根据指标的熵值来确定G1法中的指标重要性,最后计算出指标组合权重。
(三)苏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实证计算
根据专家意见,确定各评价准则以及各评价准则下各指标的重要性排序,U1>U4>U2>U3,而生活质量准则U2下5个指标的重要性排序为u41>u42>u44>u43>u45,其他准则的指标重要性排序见表2。利用熵值法修正G1的公式可计算得到各评价指标组合权重如表2所示。
从表3和图1可知,2008-2013年以来,苏州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大体呈上升趋势,综合水平指数从2008年的0.76445增长到0.93120,除2010年和2011年有小幅度下降之外,其他年份均呈明显上升态势。说明苏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上升。
具体分析四个系统可见,苏州市的经济发展系统的发展尤为迅速,起步指数相对其余三个系统处于末尾,但一路呈现明显的上升状态,从2008年的0.14811上升到2013年的0.25018,增长了68.915%,2013年位居四大系统之首。2013年的人均GDP大约是2008年的1.5倍,人均GDP增长率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稳定,由此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与此同时,苏州市的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型逐步向“三二一”型转变,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苏州市经济上升的主要推动力。
苏州市生活质量系统指数由2008年0.20613增长到2013年的0.21694,增长了5.2443%,指数值变化的幅度较小。图2可见2010年和2011年有下降趋势,从基础指标来看,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量和人均生活垃圾清运量这三个指标在2010年和2011年都呈下降状态,由此导致生活质量指数在增长过程中出现拐点现象。
苏州市环境能源支持系统指数虽然起步指数相对其余三个系统位居首位,但增幅较小,从2008年的0.22597增长到0.23139,只增长了2.398%,系统指数大体平稳,没有明显的波动。图2可知苏州的生活质量系统和环境能源支持系统指数大体呈平稳状态,说明苏州在宜居方面仍然有很大优势。
苏州市社会进步系统相对波动较大,从2008年的0.18425增长到2013年的0.23269,增长了26.290%,在2011年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城镇化率的增长使得城镇人口增加,增大了资源共享的压力,如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和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这两个指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而苏州市依靠当地优良的教育资源,普通高等在校学生逐年增加;政府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从2008年的46.56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114.61亿元。在这两个指标的带动下,为苏州市社会进步提供了保障。
三、推进苏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促进经济增长转向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实现新突破;政府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并加大对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投入,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稳定;政府还需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督,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涂建军,何海林.重庆市新型城镇化测度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6).
[2]黄磊,朱洪兴,杨叶.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水平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01).
[3]李刚.基于熵值修正G1组合赋权的科技评价模型及实证[J].软科学:科技与经济,2010(05).
[4]张瞾囡.河北省区域综合实力评价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3.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