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明
【摘 要】近年来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但是在教学中尤其是乡镇中学的教学中,信息技术却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问题,主要有教学设备落后、教师专业技术不高、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领导不够重视等,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益,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转变教学观念,正视信息技术;其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再次,贴近实际生活,实现学以致用。希望笔者的观点和看法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乡镇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对策分析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面临着既传授知识又教授技能的教学任务。信息技术的教学虽然已经有很长时间的教学历史了,但是在一些乡镇中学里依然不尽如人意。下面我们将围绕这一内容展开论述。
一、乡镇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1.教学设备落后
在众多的学科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比较“费钱”的学科,一台电脑大约需要3000元左右,一个教室如果将这些配备齐全了最少也需要几十万元,这些费用对于城市里的一些中学并没有什么,但是对于乡镇中学来讲这就是一个问题。大多数的乡镇中学资金周转都很困难,有的为了节约成本,所以在置办一些教学设备上就比较消极,甚至不去购买。这样一来,最受限制的就是计算机设备了,很多学校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本无钱购买,还有的学校一直在沿用旧式的计算机,这样的教学硬件设备直接制约了计算机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2.教师专业技术不高
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性地位,所以教师的一些行为或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的教学。在乡镇中学里,有的教师比较懈怠,对于计算机这样的学科根本不够重视,所以在上课之前他们也只是较敷衍地备课,这样在上课时就会很难掌控整个教学课堂,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益。
3.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乡镇中学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时间是不一致的,有的在小学里就已经学习了,但也有的学生上的小学并未开设计算机这门课程。所以到了中学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当老师从头讲授新知识,那些学过的学生就感觉很无趣,于是在上课时他们根本不听教师的讲授。而对于那些没学过的学生,他们又感觉到很难接受这门新的知识。还有一部分学生,他们虽然很喜欢计算机,但却是与学习无关的,一上课他们就想着怎么玩游戏,所以在乡镇中学里教授计算机真是很费力,由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差,这也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4.领导不够重视
在乡镇中学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一直是处于边缘化的教学地位,一般来讲每个班级一周就2节计算机课。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教学现状,是因为领导的不够重视。初中阶段有中考这把标尺“横”在各学科间,所以不管是家长,学校领导,还是老师和学生,大家都重视中考要考的那些学科,而对于计算机的关注就少了,因此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地位越来越低了,长此以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益也就差了。
二、乡镇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对策分析
1.转变教学观念,正视信息技术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和素质教育思想的推行,乡镇中学对信息技术的观念和看法已经有了一定的转变,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部领导进而学校领导以及任课教师还是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存在偏见。真正的素质教育并不是把文化课学习好了就是胜利,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我们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正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地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和新技术、新思想关系极大的学科,它在初中阶段开设,有其特别重大的意义。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上课时,我们的教师一定注意问题的质量,少问“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低级问题,如果在一堂课中设计的问题比较实用,这一课就是十分有效的。例如,当我们讲授完和Word有关的知识以后,再讲PPT的时候就可以用迁移教学内容来设计问题。比如,如何在PPT中新建一个空白的页面,如何在PPT中插入图片,如何在PPT中插入文本框等。这些内容都在Word中学过,到了学习PPT时我们只要将问题抛给学生即可,让学生带着问题亲自走进探索的天地,这样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益。
3.贴近实际生活,实现学以致用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尤其是数据的统计在中学阶段及日常生活中都很重要。为了让学生们感受到这一内容的重要性,在讲解这一内容时笔者常常为学生展示许多数据,并要求学生用最原始的方法进行求和、求平均值、排序的计算,当学生计算完以后,笔者再用EXCEL为学生们演示一遍,学生们就能在比较中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这样他们就会深刻地感受到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作用。由此,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们就会接纳计算机了,从而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严小满,陈镇等.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年03期.
[2]何占雄.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