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注重预习,生活化情景创设,情感交流,学习反思,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情感;感悟
在新课改前上课,总觉得题目讲的越多越好,越细越好,几乎剥夺了学生的所有权利,很少顾及学生的思维与感受。慢慢地,发现学生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看似会,做不对,更可怕的是,到后来学生学数学的信心也没有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一个新的学习理论震撼了我,那就是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的。后来意识到,我们现正在倡导的许多新课改理念就是来之于这个理论背景,也使我茅塞顿开。原来我的教学方式大大压缩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打击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磨灭了自我体验、自我创新的个性。学生的思维被束缚了,无法进行更好的构建,形成不了有效的认知结构,导致我们的教学效果不好。所以,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解放学生的脑,让学生自己思考,解放学生的口,让学生自己讲,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自己做,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走出一条优质高效的新路子。
一、注重学生的预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预习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看,先将课本内容浏览一遍,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阅读教材能初步了解要学的新内容,领会教材的大意,为课堂学习作好准备,是一种自学的活动。第二是探,探究概念,定义,定理,公式等其来龙去脉,对于数学课本中的概念、定理、性质、公式、图形、例题等要逐条阅读。挖掘与已知知识的联系,尝试定理,公式的证明。第三是练,尝试解答例题,练习。每一道例题的后面,都有针对性地跟上一系列的练习题。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做练习,通过试做,可以检查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内化新知,然后回顾整个预习过程,归纳出新知识的重点,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难题、有疑问的地方,以便听课时重点解决。第四是记,记下对本节内容有疑问的地方,以便和同伴,老师交流。可以把重点字词、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疑难处分别做上标记,也可以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复习和反思。而且数学课新旧知识间往往存在紧密的联系,预习时如发现学习过的旧知识有不清楚的地方,就要及时复习,把与新知识相关的基础打好,为学习新知扫清障碍一定要在预习时弄明白,并对旧的知识加以巩固和记忆,同时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生活化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习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习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根据这一点,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我常常借用有关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环境问题、治理垃圾问题、旅游问题等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成份,无疑地,数学课堂教学应积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和兴趣。
数学知识比较深奥,每堂数学课都对学生具有新鲜感,如能在引入新课时,提出具有诱惑力的问题,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引入新课一般有开门见山的直导式,有观察规律的发现式,有实验操作的演算式,有具诱惑力的问答式等,在各种不同的方式中,都可以直接提出与课本有关的问题或通过诱导的方式提出问题。例如在讲指数函数概念时,我先让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设其厚度为1个单位,然后对折一次,厚度为2,对折两次,厚度为4,那么对折X次后纸的厚度Y与X的关系是什么?如果看纸的面积呢?引伸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当我们遇到矛盾时,也要面对矛盾,要有解决矛盾的决心和信心,促进矛盾的转化和解决,同时,也就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一开始就“引人入胜”,产生好奇心,并由此产生求知欲望与热情,对课堂学风和理解内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三、注重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互动的师生关系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历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由一定的观念(诸如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等)支配其教学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需要,理解、接受教师的影响,并在行动上做出反应。学生的反应又进一步强化或者修正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与行为。 及时地进行表扬与鼓励,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课堂教学中,要对同学们的热情态度和取得的成绩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鼓励。可以对他们多提一些基础问题,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耐心细致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提问的勇气和信心。当学生的作业做得很好时,当学生的解题方法新颖时,当学生的成绩有进步时,当学生表现出刻苦钻研精神时,都要给予适度的表扬,以增强学习信心,激励学生的攀比热情,达到表扬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目的。此外,结合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巧布疑阵,利用错解,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这样,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一开始上课就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的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精力集中,课堂效果必然提高。
四、注重学习反思,提高学习效率
如果说老师去反思是为了更好的教,那么学生去反思是为了更好的学,并且还是我们整个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那么,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到底要反思什么?我认为大体上可分为:首先应该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其中包括得失与效率;其次要求学生对活动所涉及的知识及形成过程进行反思,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再次要求学生对活动中有联系的问题、题意的理解过程、解题思路、推理运算过程以及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最后还要求学生对数学活动的结果进行反思。特别做完题后要及时反思,即把自己的解题过程作为自己研究思考的对象,并从中得出某个结论。学会反思、学会总结是他们能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写題记和日记一样,自己可以有充分发挥的余地,写自己所思、所想、所得,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如果写出了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最后就会写出自己的水平和成绩!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