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兴红
【摘要】人格问题是教育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作为由各个个人按照一定的社会关系结成的人的共同体,社会要延续和发展,就必须使生存于其中的个人养成一定的人格,即形成个人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所具备的基本品质、整体形象。教育作为以实现人的身心发展为专门职责的社会活动,在人格的养成上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途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客观地要求普高教育关注每位学生的终身发展的需要、激发每位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同时引导高中生形成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的能力。新世纪的高中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新课程标准的出台适时地适应了这一要求。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格教育;新课标
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新课标突出了语文教学在立足学生发展,塑造人格上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作用。把学生塑造成既有真才实学,又具高尚人格的一代新人,是时代向我们教育工作者发出的呼唤。那么,如何利用语文教学,熏陶、感染、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性异化,促进人格的高扬与发展,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健康的人格底色呢?
一、利用教材,研习文本,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语文学科在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方面比其他学科更具得天独厚的条件。原因有二:首先,语文学科具有文道合一的特点,正如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所说的:“语文教育就是教文育人。”这“育人”自然包括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其次,语文是中学课程中的基础学科,课时多,教学时间长,容量大(除课本外,小学有《亲近母语》读本,初中有自读课本,高中有语文读本),学生天天接触,日日训练,耳濡目染,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语文教师应抓住课改和青少年成长的有利时机,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使课堂不仅成为传授知识的地方,更应成为德育渗透、塑造学生思想品质的阵地。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资源,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例如,《陈情表》的主题和“忠孝”有关。笔者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文中哪些语句写了李密的孝情?自古有言“忠孝不能两全”,面对进退两难的处境,李密是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的?拓展思考,当代中学生的如何去孝敬父母,报效祖国?最后大家讨论达成了共识:当代高中生还未走上社会,只有先尽孝后尽忠。先了解父母的忧伤和难处,并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由此推而广之,为家里的其他成员献出爱心,付出爱行。在学生时代,爱国首先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练好本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爱国主义教育不是教条的灌输,而是由近到远,由浅入深,做潜移默化的工作。他提出爱国首先要从教育学生爱自己的母亲开始。只有在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中,学生的情商才能提高。同时,爱国与尽孝,看起来是大道理,却渗透在每一件小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
语文教材丰富的人文资源,为第三维目标的达成提供了载体。只要我们重视第三维目标,素材俯拾皆是。在“《物种起源》绪论”中感悟达尔文严谨而审慎的科学态度以及刻苦钻研的治学精神。在“项脊轩志”中感悟亲情,体察作者埋头苦读,要实现理想的期望,体悟对祖母、母亲及亡妻的思念之情。在《道士塔》中,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让他们意识到:愚昧无知有多么可怕,无视民族尊严有多么可悲。
二、利用多媒体,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现在不少学校的教室都安装了电脑,除了播放教学课件,有时候根据教学的需要,可以穿插一些录音或视频短片。研讨《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内容(我与母亲)时,笔者引导学生从文本中体会母亲对作者的关爱,以及母亲去世后,笔者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在课堂研讨的高潮时播放满文军的歌曲《懂你》,文本——学生——歌曲,三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不少学生潸然泪下。
在进入选修课本《〈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时,首先播放20集大型电视系列片《唐之韵》第一集千古唐诗。这样学生对唐诗的分期与各个时代的代表诗人及代表作品,就有了深刻的了解。唐诗的魅力在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诵与恰到好处的解说中,给学生以荡气回肠之感,受到心灵的洗礼,这样远比枯燥的讲解效果好。在后面的学习中,把这20集系列片,适时穿插其中,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在教学中,笔者有“三必”的原则,凡是课文有名家朗诵的素材,必播放;凡是有与课文相关的歌曲,必播放;凡是有与课文相关的视频影片,必播放。
三、关注时事,引进活水,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尽管教材在选文上大量增加了与社会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篇章,但是与瞬息万变的现实生活相比,还是很苍白。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不断关注时事引进活水,用具有强烈的現实性和时代性的素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提供很好的切入点。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大多喜欢写古代的人,写古代的事。动不动就提到屈原、司马迁等,素材单一,过于老化。笔者在编写每周一期的阅读材料时,首先选用近几年央视的《感动中国》素材,印发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印发他们的颁奖词,并且播放视频影片。一方面获得了鲜活的素材,另一方面又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同时,发动学生把自己一周来在报刊上看到的好文章,先复印后剪贴,编印每周一期的《时文选读》小报,师生同参与,其乐融融。适时的地布置一些小作文,写写读后感,提高他们对文化现象的认识,提升写作水平。利用周六周日进行地方文化的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小课题研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进一步拓展视野。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学生的积极性高了,自然就促进了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的提高。
总之,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培养有健康人格的人,为社会造就这样的人,利用社会的精神财富和文化价值体系去发扬、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全面发展。所以,语文教育要实现它的价值,不管从学科教学目的本身,还是从它的教学目标来讲,它都离不开培养人。在情感价值观的渗透时,选准德育要求与语文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尽力使学生成为教书育人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 徐志刚. 教师情感能力的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2] 王祖浩. 着眼于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新课程解析与实施中的问题探讨[J]. 中国教育报,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