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萍
【摘要】高尚的职业精神与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当今90后高职大学生就业必需的软实力,是促进企业扩大收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应从应立足现状与成因,探索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精神;职业道德
一、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
1、职业精神及构成要素
职业精神指从业者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思想意识、行为特征以及职业风范。职业精神的构成内容基于不同的视角有多种认知,一般可从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信誉和职业作风五个方面加以理解。
职业理想,又称职业追求。是指从业者立足所处的行业,本着社会利益为重的思想,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追求。它是职业精神的灵魂,以服务社会、完善自我、维持生活这三方面为主体,以服务社会为本质特征。
职业态度揭示了从业者参加社会生产的方式及其这一过程中所持有的主观态度。通常职业态度越积极,对社会的贡献越大。职业责任指从业者作为职业团体的一员而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它是内心信念所支持的自觉意志,是从业者自觉将职业纪律的外在强制力转化为内在约束力的一种表现,完美地演绎了法规与道德的统一,是职业精神的重要方面。
职业作风体现了从业者执业的一贯态度,具有丰富的职业精神内涵。在一贯的遵守职业规范、践行职业精神、维护职业道德责任的过程中必然形成自身与外界的良好评价和信赖,这便是职业信誉。它表达了一个人自觉地遵守行业纪律,提高职业技能,严格按照客观要求去履行义务,保持尊严、信誉和完美的人格的决心与掌控力。
五个方面的职业精神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体现了执业者为什么从事某一职业以及如何从事这一职业的价值判断,构成了严谨的职业精神模式。
2、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自然而成,在整个道德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和法律约束力,承载着不同企业的价值文化与凝聚力,通常以观念、信仰、习惯等精神形式存在,是一种职业规范,受社会普遍认可。职业道德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多样性和适应性。职业道德与行业、职业相关联,在表达某行业中的某职业的义务、责任、要求的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道德准则、习惯和代代沿袭的传统。因此对应不同的生产经营形式和不同的职业特征,职业道德表现出了多样性特点。这也就决定了在企业文化构建途中,可有针对性地将适应本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具体化,制定一些简明的条款规章,便于人们把握和践行。其次,稳定性和连续性。职业道德的形成发展是一个漫长的积淀与传承的过程,一方面主方向和基本内容不变,另一方面职业道德的内容又不断丰富和深化,具有连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
3、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的联系
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内涵,职业道德是职业精神的外延。二者都是精神现象,带有鲜明的行业性和职业性,职业道德是框架体系,职业精神是内涵实质。特定的职业道德总是包含着特定的精神涵养和精神情操,反映着从业者在职业品质和境界上应具有的特殊性。人们在生产实践中表现出的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积极创新等职业观念、职业操守、职业情感、职业风貌等道德现象,都是职业精神的具体体现和真实反映。职业精神所集中展现的内容正是职业道德的核心构成,二者从本质上说是统一的。
二、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缺失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1、现状调查
(1)急功近利
高职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将“谋生”作为就业的第一考量,比较看重工资待遇、职位声望,工作城市和办公环境,希望“一步到位”,能直接过上“朝九晚五”,没有工作压力的小白领。而将能力提升,个人发展和上升空间等放在其次,没有将工作当作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就业取向较为功利化,对自身的社会价值和服务企业、开创未来的事业心与责任感缺乏考虑。对待工作,总想找捷径,快速收到回报。却忽略了职业的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成功需要历练,需要时间与经验的积累。
(2)缺少敬业、吃苦耐劳精神。一项来自企业的调查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最欠缺的素质就是敬业与吃苦耐劳精神。很多应届毕业生不愿意从基层干起,不愿接觸比较辛苦的实务工作,拈轻怕重,做事容易敷衍应付,缺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态度。遇到困难喜欢抱怨,不愿静下心来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频繁毁约和跳槽。
(3)自我为中心,缺少容人之量,大局意识和团队精神薄弱。随着90后大学生陆续上岗,毕业生中独生子女的比重不断加大,这部分同学从小生活富裕,受到家庭的骄纵较多,多数任性自我,强调个性自由。一些同学初入职便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宽容与协作,或自私狭隘或狂妄自大,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缺少团队合作精神。
(4)诚信意识淡薄
在求职的过程中,通过提供虚假个人信息,修改学科成绩,编造学生干部经历,伪造技能等级证书和荣誉称号等形式进行“自我修饰”,以谋求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个别毕业生对商业基本规则缺乏认识,为了一己私欲,不惜出卖公司整体利益。无视工作责任的重大,稍不如意就耍小性子,撂挑子,甚至有“拔腿就走”单方违约的现象发生。另外,普遍缺少对企业感恩的心态,将工作和待遇匹配,拿多少钱,干多少活,缺少踏实做事,诚信为人的心态。
2、原因分析
(1)优越的物质生活环境
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都生长在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时代,独生子女比较多,从小衣食无忧,集祖辈、父辈的宠爱于一身。父母包办了他们除了学习之外的所有日常事务与责任,很少有人会做家务,愿意主动替父母分担的,更是寥寥无几。大部分同学没吃过苦,没受过什么挫折,缺少感恩心理,不懂分享,也不愿意包容。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人懒散任性、生活自理能力差;心理脆弱,听不得批评;抗挫抗压能力弱,挫折商普遍偏低等等。这些性格弱点都直接导致了他们在从业过程中自私自利、不愿承担责任,怕吃苦,不会合作等现象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