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莹莹
【摘 要】目前,我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诸多困难。针对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的研究和文章层出不穷,但这些研究更多的是引导英语教师如何施行教学策略的,也就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本文旨在探索以学习日志为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英语学困生 学习日志 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
一、引言
纵观当今的初中教学,英语学困生是一个长期存在而又无法避免的问题,如何转化学困生并帮助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英语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语教师面临的现实重要挑战。
学困生的概念最初由英美专家提出,以此说法取代原有的“差生”或“劣等生”的称呼,并逐渐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广泛的定义认为,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在正常的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未能达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
据统计,我国学困生的数量占总在校人数的6%—7%,并在每年600万的辍学学生中占了绝大多数。学困生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整个教学集体的成绩,更严重的是个别学生会出现严重偏科甚至厌学,阻碍其学业和自身全面发展。《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是教师神圣的天职。由此可见,对于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对于学困生的学困产生原因,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如巴班斯基认为,学业不良的原因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种。内因是儿童身心发展上的障碍,以及知识、技能熟练的不足;外因包括教学上的缺陷与包括家庭在内的校外影响的缺陷。与之类似的还有日本学者北尾伦彦的“三层级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主要是智力发展水平低。布鲁姆认为,学业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不正确的学生观及不恰当的教学方法造成的。西欧学者则偏重于从家庭文化背景和社会地位来探讨学困生的成因。国内学者如孙继成认为高中历史学困生产生的主观原因有:基础薄弱,解决问题能力差;情感因素,如厌学等;观念和不良习惯;成败归因与学习动机存在障碍。
笔者多年来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研究,观察到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不完全一致,学困生的转化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差异化的转化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经常因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现象非常严重。分析这些现象后,笔者认为,导致众多学困生在学习英语上成绩不佳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学习不得法,即英语学习策略问题。由于英语学习策略的缺失,学生习惯上依赖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死记硬背,基本上不会运用英语学习策略来促进学习,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习兴趣日益减弱。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学习策略的能力,使学生善于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英语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决定了要转化学困生就要进行学习策略的教授和培养。
三、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现状
学习策略的研究开始于探索学生自发使用的策略。早期的研究者主要关注学习策略的描述、归纳与分类。20世纪70年代后,学习策略研究逐渐从宏观转向微观,研究重点由教师如何教逐步转移到了探讨学生如何学。到了90年代,学习策略的教学与训练已越来越成为研究的重点。Oxford(1990)在“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中对二语学习者的策略培训给予了极大的关注。O’Malley和Chamot于1990年在《第二语言学习得中的学习策略》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当代认知学习理论对外语学习过程的研究成果。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家逐步认识到策略培训应成为外语教学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关于我国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黄小华于1984年对中国大学生的口语交际策略进行了研究;文秋芳在香港大学1990年的博士论文《学生可控因素与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中对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和个案研究,在此论文基础上于1996年出版了专著《英语学习策略论》;章兼中、俞红珍于1998年在吸收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对英语学习策略的定义、结构等进行了论述。综观国内的研究,大多数人的研究都是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多从理论上研究、操作,这一切为以后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国内外学者对学习策略有多种表述,主要有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者对语言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和转换时所使用的策略。我国教育部2003年2月颁布实施的《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更有效地学习和使用外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等。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笔者在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认识到,英语学习策略应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活动过程中为了进行有效的学习而采用的方法、步骤、技巧和技能,以及在此过程中对自我进行评价和调控的学习方式。在笔者所教授过的初中学生中, 能有效使用学习策略的学生很少,大部分人基本上不会使用一些高效的学习策略,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何为学习策略,他们的学习仍然处于被动机械的状态。可见,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减轻学习负担,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四、以学习日志为主要方法的学习策略的培养
学习日志(learning log)又称为反思日志,是个人反思性写作的一种形式。学习日志就是学生用文本的形式来描述、质疑、反思、探究、辩护或反驳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它是学生的反思性时间,能帮助学习者进行自我反思,使学习经历更有意义。学习日志是一种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策略的方法,Kohonen 建议自主语言学习者应该建立在体验式学习的基础上。在他提出的体验式学习技能中,就有学习日志,他认为写学习日志是个人反思的最有效的方式。
就英语教学而言,学习策略可以分为听力学习策略、口语学习策略、阅读策略和写作策略等。以往的研究中,众多的研究者提出了很多对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的方法,如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等。笔者在多年的学困生英语教学中认识到,单纯从教师的角度提出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改变并不足够,让学生参与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有效的方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的一系列教学实验结果表明,以学习日志为手段辅助学困生的英语教学颇有成效。
日志对于语言教学来说并非新事物,但往往只是作为语言练习的一种方式。学习日志不仅如此,更能帮助学习者尤其是学困生有机会去计划、监督和评估自己的学习,找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
(一)学习日志的内容
学习日志的格式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模板,其主要内容包括: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点,以及疑惑和疑问;
2.学习过程中的总结与心得;
3.对于本周或本月学习过程的反思,包括对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复习、学习计划、学习成绩等各方面进行反思性总结;
4.与课程有关的文献和资料摘抄;
5.学生对于自己学习成绩、心理变化等的剖析;
6.学生想和教师沟通交流但又不愿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问题和思考。
学习日志既可以作为每天课程的一个学习记录,也能够作为一段时间下来的总结性记录,对于学习日志中内容的分析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心理、疑点难点等方面的变化与问题,从而更能及时有效地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二)学习日志的类型
学习日志没有固定不变的类型和模板,可以通过教师对于本班学生的摸底调查和成绩分析制定。以笔者所在的教学班级为例,班内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学习意识较差,因此制定的学习日志模板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我评价型:记录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习惯、学习环境、学习心理等,用于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分析学困成因。
2.自我总结型:记录学生在当天或一周内学习的内容总结、认知程度以及变化趋势,用于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对于学习日志的应用情况和自我认知变化。
3.咨询答疑型:记录学生在预习、课上以及课下的疑点难点,包括一些不愿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学生问题,用于帮助教师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困惑所在。
4.阶段反思型:记录一定时间段内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目标、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变化,用于帮助教师阶段性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
当然,学习日志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所有学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设计出更多合理的类型和模板。
(三)学习日志的作用
1.有利于增强学困生学习的自主性。英语学习日志可以使学生通过记录自己的学习经历、表达自己的感受进行反思,以计划、监督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养成对学习进行调控的意识。
2.有利于提高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通过英语学习日志,学生在自我定位的基础上制定英语学习计划,以便在学习过程中和学习结束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及时感受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3.有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通过学习日志,教师易于掌握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对教师课堂上采取的教学方法策略的看法和评论,以及自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深度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他们的学习困难,进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4.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学习日志,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情绪波动情况,并通过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运用情感调控自己的情绪,降低焦虑,增强信心;学生也可以通过日志对教师的教学教法提出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五、结语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认识到,学习日志是提高学困生自主学习独立性、积极性,培养学生摸索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学习日志可以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总结,在反思中转变,同时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种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心理变化的有效方法。当然,学习日志并不能解决所有学困生的问题,根据不同学困生的程度差异还应该辅助以其他方式和方法。在学习日志基础上如何进一步丰富其内涵并加以应用是笔者下一步研究工作中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荆伟.浅谈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特征[J].陕西职业技术学校学报,2008(01).
[2]文秋芳,王立非.中国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20年[J].外国语言文学,2004(01).
[3]李岚.大学英语学习者元认知语言学习策略训练的实证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5(04).
[4]纪康丽.外语学习中元认知策略的培训[J].外语界,2002(03).
[5]Carrell,P.L. Metacognitive Awareness and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9(73):12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