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青
摘 要:一节好的物理课是从引课开始的,而好的引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情感,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愉悦地步入自主学习的轨道。本文比较了《平面镜成像》的4次引课的优缺点。
关键词:引课;平面镜成像;激发兴趣;问题意识;趣味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4-0078-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倦。”一节好的物理课往往是从引课开始的,而好的引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求知渴望,从而情绪高涨,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下面笔者来谈谈“平面镜成像”一课的引入在教学生涯中的演变过程。
1 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物理现象引课
第一次接触“平面镜成像”一课时,笔者意识到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疑可以引思,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让学生有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感受,笔者让学生每人带一面小镜子,同时在讲台上放了一面大梳妆镜。引课时,让大家拿出小镜子,对着自己的脸照一照。
[师] 你在镜子中看到了什么?
[生] 我自己。
[师] 对,镜中的“你”就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师] 平面镜我们太熟悉了,但你仔细观察过吗?思考过吗?现在请两位同学上台照镜子。甲同学逐渐靠近或远离镜子,乙同学在镜前做了一个“猴哥”的动作,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师] 请每个同学再拿起镜子照一照,看会有什么发现?你想要解决平面镜成像里的一个什么问题?
这时同学们活跃了起来。
[生1] 为什么我举右手,像举左手?
[生2] 为什么我离镜远时,像也离镜远去?
[生3] 像和我大小一样吗?
[生4] 为什么镜中会有像?
[师] 大家提的问题非常好,本节课大家就要经历这些问题的探究过程。
【分析】
优点: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此次引课,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物理,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课堂上学生将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一一提出,并迫不及待地想解决这些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缺点:极个别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现象司空见惯,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引起深入的思考。
2 利用趣味教学视频资源引课
第二次接触“平面镜成像”一课时,为了在上课伊始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积极探求,引课时播放了一段趣味物理教学视频——“浇不灭的蜡烛”,这段视频的内容是在茶色玻璃板前放一只蜡烛,玻璃板后放一只烧杯,点燃蜡烛,看到烧杯中有一只“燃烧的蜡烛”,向烧杯中的蜡烛浇水(如图1),蜡烛燃烧的火焰不灭(如图2)。学生观看后觉得很好奇,并发自内心地感叹“物理真有趣!”这时,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接着笔者又让学生按照第一次引课一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分析】
优点:学生对视频播放的实验很好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深入的思考,使其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之中。
缺点:有些学生看到视频播放的实验现象时,提出“这是真的么?”表示出质疑的态度。
3 利用趣味物理演示实验引课
第三次上“平面镜成像”课时,笔者想进行一次大胆的尝试,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即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和交流与评估。考虑到设计实验这一环节难度较大,笔者在引课时将原来的“视频播放——浇不灭的蜡烛”改成演示实验,将一块长30厘米的玻璃板嵌入自制的带有凹槽的长约40厘米的木块后,放置在一个转盘上,玻璃板上盖一块毛巾,在转盘上玻璃板的前面放一只蜡烛,后面与蜡烛对应的位置放一只烧杯,点燃蜡烛,拿掉毛巾,引导学生透过玻璃观察。
[师] 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 烧杯中有蜡烛在燃烧。
将转盘稍向左转,再向右转,使不同位置的学生都能看到现象,接着,笔者向烧杯中浇水,如图3,课堂上顿时沸腾了,学生们发出了惊奇的“啊?”“怎么浇不灭呢?”思考几秒后笔者将转盘旋转180°,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烧杯中没有蜡烛。”笔者顺势告诉学生,“大家看到的烧杯中‘燃烧的蜡烛是镜前蜡烛在镜中所成的像”,如图4。
【分析】
优点:演示实验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加了学生对实验的可信度,还为学生设计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做了铺垫,不仅降低了难度,而且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缺点:旋转转盘时,仍有个别学生看不清实验现象。
4 利用多媒体课件引课
第四次接触“平面镜成像”教学,正值刘谦的魔术风靡全国,于是笔者想到了用魔术引课,为了借助刘谦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强大的气场,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内在动机,笔者截取了娱乐节目中刘谦的“隔山打牛”的魔术表演视频。听到要观看魔术大师的精彩表演,学生欢呼雀跃。
首先进行魔术视频播放,看到玻璃板前后各有一只蜡烛,刘谦左右手各拿一个打火机,做同时点燃玻璃板前后两只蜡烛的动作(如图5),并说:“我会隔着玻璃板吹灭镜后的蜡烛,大家相信吗?”电视里的观众和教学现场的学生都直摇头,如图6。
[生1] 不信。
[生2] 怎么可能?
[刘谦] 验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如图7)。
学生屏住呼吸,突然异口同声“哇!”原来蜡烛真的被吹灭了(如图8)。
[生1] 简直不可思议!
[生2] 太神奇了!
[师] 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学完本节知识,就可自己揭秘。
【分析】
优点: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刘谦的“神功”刺激了学生的眼球。此时,学生的兴奋点达到了最高,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并为“学以致用”这一环节埋下伏笔,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愉悦地步入自主学习的道路。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引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需要教师多积累、多琢磨,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利用好教学资源,就一定能发现更好的、更迎合学生心理的引课形式,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轻松与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真知,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彭前程.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盛旭峰.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2(11):19.
[3]宗先汉,邢红军. 《平面镜成像》教学的高端备课[J]. 物理教学探讨, 2014,32(10):66—67.
[4]杨富洪.以“平面镜成像”一节为例浅谈课堂部分探究教学[J].物理教学探讨,2005,23(19):10—11.
(栏目编辑 邓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