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必要性与方法

2016-05-09 18:21戴大勇
物理教学探讨 2016年4期
关键词:估算能力培养物理

戴大勇

摘 要:在讨论定量问题时,不同问题对精度的要求不一样,有时要求比较高,有时则不然。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时应遵循哪些教学原则?有哪些教学策略?有哪些比较合适的教学素材?这些问题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物理;教学;培养;估算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4-0036-4

“精确”无可争辩是定量研究者的追求目标,但未必所有问题都是越精确越好,有时是没有必要,有时是不可能,也有时是既没必要也不可能。例如,在体检中测量人的身高,一般精确到1 cm即可,因为人的身高在一天中不同的时刻数值是不同的,若这个问题上要再精确,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在研究某些问题时,甚至我们只要知道数量级即可以,如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应用万有引力定律估算天体间的距离等。

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应遵循哪些教学原则?有哪些教学策略?有哪些比较合适的教学素材?笔者就这几个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浅的探索,现将一些思考抛出,与同仁分享,以期抛砖引玉。

1 问题的提出

学生从小学数学对估算与近似(以下简称“估算”)问题就有所涉及,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在中考题、高考题中也经常出现一些涉及估算的问题。

例1 在常温下烧开一普通热水瓶的开水需要吸收的热量大约是( )

A.8×103 J

B.8×104 J

C.8×105 J

D.8×106 J

具体解析从略,但我们可以从中窥视估算问题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1.1 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意义

1.1.1 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

无论是整个人类,还是某个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要经历由模糊到清晰、由表及里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逼近真理、接近真像的过程。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客观规律,它是由世界的复杂性与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共同使然。基于这样的认识,定量问题的分析也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粗略到精确的认识规律。

1.1.2 符合矛盾论的哲学原理

矛盾论的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只有忽略次要矛盾,突出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利于对问题的整体把握。

例2 对导体阻值的认识和测量是中学物理研究的重要问题,不同阶段的教学重点是不同的,详述如下。

(1)初中物理关于这一内容的知识与方法要求,至少可以概括为:①知道对于确定的金属导体(以下简称“导体”),通过其电流的大小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②知道导体阻值的大小与电压、电流无关,由其本身的性质决定;③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④导体的阻值与材料、横截面积、导体的长度有关。这里至少回避了两个问题:①温度对导体阻值的影响;②伏安法中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即使这样处理,但并不影响学生对上述4点教学目标的实现,若把后两点也补充在初中物理课上,无疑会扰乱教学的主线,只会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2)高中物理关于电阻的认识及相关原理的应用,可以概括为:①伏安法中,电流表内外接法的误差分析及方案的选择;②温度对导体阻值的影响,如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③等效法测量电阻的方法;④电流表、电压表改装的原理,多用电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特别是用多用电表粗测的意义,在日常故障排除或电路检测中非常重要。

(3)对于物理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还可以介绍半偏法测电压表的内阻和电桥法测电阻。特别是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虽然有系统误差,但这样的精度对中学实验足以,突出优势是简便易行,忽略了矛盾的次要方面,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而电桥法则是一种精确测量电阻的方法,缺点是电路结构比较复杂,而且要掌握这种方法需要较多的知识储备。

1.1.3 估算能力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微积分理论的基础

中学物理有多处出现需用微分思维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估算与近似方法也是落实三维目标体系中“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具体抓手。微积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它起源于极限思维、近似思维。虽然高中数学关于微积分的知识不多,但微积分在高等代数中却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做好知识储备。

例3 利用速度-时间(v-t)图像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简析 如图1所示,用一个个长度逐渐递增(或递减)的矩形面积的和来代替一个梯形面积,而每一个矩形的面积代表位移,多个矩形面积的和则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这是一种极限思维、近似思维。依此类推,任意运动物体的v-t图线与t轴所包围图形面积均代表其位移。

例4 试证明对于质量确定的物体,重力做功仅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与路径无关。

简析 如图2所示,分3种情况分别把物体从起点移到终点:(1)先沿竖直线从A移动到B,再沿水平线从B移动到C(路径Ⅰ);(2)沿直斜线从A移动到C(路径Ⅱ);(3)沿任意曲线AC移动物体(路径Ⅲ),可以把此曲线分割成若干段,每一段相当于一个长度不长的小斜面……

2 估算能力培养的教学原则

所谓能力是保证个体“能”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主观条件,是由知识和智力等构成的有机整体[1]。与大多数能力培养所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类似,估算能力的培养也应遵循如下两个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符合最近发展区的原则。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正确地估计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水平是非常重要的[2],既不能高估,低估也不行。估算能力培养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符合“适度负荷”的要求,不可操之过急。

(2)主体参与,增加实践活动的原则。学习的第一主体是学生,客体是知识与能力,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认知结构重建的过程,也是学生能力水平生长的过程。老师的有效引导可以提升学生能力培养的效率,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谁也替代不了的,老师不能越俎代庖。

3 估算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能力是由知识和智力构成的有机体,能力的培养包括传授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发展智力的任务。估算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如下方法[2]。

(1)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物理教学内容。一般说来,物理教学内容的安排和组织应遵循一般的认知规律,即应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从部分到整体,从简单到复杂,从宏观到微观组织安排教学内容。

(2)正确认识学生的内部条件。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分阶段、分层次提出估算能力的培养目标。

4 高中物理与估算能力培养有关的教学内容

为了让学生能体会估算与近似的方法在物理学中的意义,在实践中要适时把握住每个教学机会,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笔者对照高中物理课程标准[3],找到了近30个适合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教学素材,限于篇幅,此处只列举了其中的13个典型问题(见表1)。

简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m:mg-T=ma,

对M:T=Ma,

解得:T=,则当m<

例6 证明单摆在小摆角情况下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简析 当摆球运动到某一位置时,重力G沿着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提供来回振动的回复力F=G1=mgsinθ,当偏角θ很小(如θ<5 °)时,sinθ≈θ≈,所以单摆受到的回复力F=-x,可以用常数k来表示,于是上式可写成F=-kx。因此,在偏角θ很小时,单摆受到的回复力与位移成正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单摆做的是简谐运动。

例7 如图4所示,岸高为h,人用绳经滑轮拉船靠岸,若当绳与水平方向为θ时,收绳速率为v,则该位置船的速率为多大?

简析 取一小段时间求它的平均速率,当这一小段时间趋于零时,该平均速率就为所求速率。设船在θ角位置经Δt时间向左行驶Δx距离,滑轮右侧的绳长缩短ΔL,如图5所示,当绳与水平方向的角度变化很小时,△ABC可近似看做是一直角三角形,因而有ΔL=Δxcosθ,则v船=v/cosθ。

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两个重要的任务,知识掌握的过程特别是运用的过程,往往是以能力的增长为结局的。必须寓能力的培养于知识传授之中,而知识的传授又必须着眼于培养能力[4]。知识既是教学的载体,更是教学的首要目标,没有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就成为空中楼阁;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更高目标,没有能力的提高,知识的传授永远只是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提高。“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是两个不可相互替代的教学目标,不能顾此失彼!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6.

[2]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06—111.

[3]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16,32—47.

[4]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

(栏目编辑 罗琬华)

猜你喜欢
估算能力培养物理
只因是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初探
小学生估算能力培养初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实践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