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聋生个性化学习探究
——以思想品德教学为例

2016-05-08 07:13:22李展文
现代特殊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聋生个性化学习者

● 李展文

作者:苏涛(江苏省常州市光华学校)

一、缘起

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改变着人们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这是对教育的挑战,也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机遇。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结合为聋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契机。新课程改革以来,国内学者对个性化学习的内涵、理论建构、特征作了明晰与丰富。归纳为:1.个性化学习根据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潜能,采取灵活、适合的方式充分满足学习者个体需求的学习。2.个性化学习强调,学习过程既是个性的展现和养成过程,也是自我实现和追求个性化的过程。听障孩子是具有完整生命表征的社会个体,他们具有与健听人相同的认知加工过程与途径,具备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器质性和心理认知基础。

二、实验课例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思想品德》第五册第三单元第十六课《子女对父母的义务》,教学对象为九年级学生,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孩子掌握判断一般行为是否尽到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以各种方式关爱父母,体验和感悟父母对子女的爱,心怀感恩父母之情。在个性化学习理念下,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划分为两个层次,要求完成难度相异的《导学案》1.0版或2.0版。教学过程分为三大部分:课前“定向导学”,课堂“合作探究、互动展示”,课后“拓展延伸、灵活创造”。

第一部分,学生课前预习。制作感恩卡,上网查询“赡养扶助”的具体含义,并登录微博“广州启聪”浏览相关资料、案例,发表三条以上评论。遇到疑问,在QQ群上提出,同学间互相辅助。目的在于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动手能力,形成自学习惯。

第二部分,师生课堂活动。观看《爸爸妈妈抚养我长大》短片、《我的全家福》FLASH动画、《感人孝行:“90”后女孩背父打工11年》视频,并通过微信、QQ或短信发一条祝福彩信给父母,针对案例展开辩论,进一步感受父母对子女无私、伟大的爱,认识到赡养父母既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责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平板电脑自主浏览相关资源、案例,发表个人见解,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相互辩论的学习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产生价值情感,领悟生活真谛。

第三部分,课后延伸,把DIY的感恩卡送父母,描述、书写父母的反应,目的在于锻炼、提升聋生的口语、书面语表达能力;登陆“百度云盘”,浏览观看专题视频和资料;登陆“法律快车”网站,浏览“婚姻家庭”栏目下“扶养义务”和“赡养”的具体内容与案例分析。通过法律快车网“我要问律师”栏目免费咨询专业律师。培养聋生的沟通交往能力,提升社会适应性。

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聋生熟悉的大众社交平台,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让聋生动手、动脑、动口,促进聋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在教学活动中学会法律知识,掌握搜索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与公民素养,从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三、思考感悟

(一)聋生个性化学习路径需不断优化

网络下个性化学习模式的关键环节是:学习诊断、学习内容的动态组织、学习策略。在网络个性化学习中,要充分关注听障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体现个性化学习的特点,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意识和学习动机。通过实践探索,笔者所在学校总结出网络环境下个性化学习“网络交互式自主探究学习”框架与“小组协作网络学习”路径。

图1 网络交互式自主探究学习框架

图2 小组协作网络学习路径

(二)跨越技术障碍,搭建顺畅的网络个性化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支持下聋生个性化学习首先要避免对复杂技术的依赖,从听障孩子不断拓展的生活出发,尽量使用学生熟悉的、日常都会使用的大众软件和平台。掌握和使用有道云笔记、云协作工具软件,使用QQ、微信、微博、百度云盘进行自主、协作学习,建立个人的学习空间。

(三)信息技术贯通知识学习,知识学习融合信息技术

运用信息技术应该是在教育理念与课程目标指导下的实践行动。由于普特分离、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相对滞后等原因,特教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入,缺乏对目标与手段关系的梳理,虽然用了信息技术,但说不清为什么要用、为什么此时使用。因此必须掌握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和教材内容,充分理解教学对象,课程目标和教学对象的需求是我们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根本前提。

随着课改推进,新技术的发展,教师应因时制宜,通过开发并合理使用网络课程资源,推进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科学使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聋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让孩子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成为一名新时代学习者。

参考文献:

[1]贺荟中.听觉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01—140.

[2]胡云琬.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主要变化及相关内容 [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8):8—10.

[3]吴兆涵.信息技术课堂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理论观察,2013,(1):161—162.

[4]丽塔·威克斯,艾伦C.伊斯雷尔.特殊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学[M].赵凯,潘璐,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5—40.

[5]胡邦霞.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实效——“用法律维护权益”新授课课例研究报告[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4,(5):46—48.

猜你喜欢
聋生个性化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12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江西教育C(2019年10期)2019-11-26 03:24:37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10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6:52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01-22 17: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