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正琴 黄牧君
奥尔夫音乐活动重视幼儿自主地参与其中,进行身体律动、音乐感知、即兴表演和言语沟通,能有效促进自闭症儿童运动(包括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自由即兴的音乐活动、团体融合的活动形式能很好地提升自闭症儿童模仿能力、榜样意识、情感交流以及语言与沟通能力等。[1]
小刘,男,6岁。两岁时,接受了发音系统和听觉系统的检查,基本正常,只是对个别声音比较敏感。后小刘做了脑电波检查,发现有癫痫症状,服用治疗癫痫药物,但情况并未好转。两岁7个月,小刘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感觉统合训练。通过训练,小刘各方面虽有进步,但总体来说,收效甚微。家长与2010年9月带儿童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进行检查,确诊为自闭症。
评估结果显示,小刘具备基本的运动能力,如走、跑、爬等;具备听的基本能力,能听声音寻找声源;知道自己的名字,能做到点名答到;能认识自己的物品,认识父母;能参与一些小游戏,但双手协调能力、周身协调能力较差,本体控制不足,精细动作比粗大动作的发展更为薄弱;不能分辨大小、多少等,不会唱数数字;无意义语言为主,自言自语,共同注意较少;规则意识较差;情绪经常不稳定,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变化比较敏感。进入幼儿园后,通过观察发现,他对音乐感受能力较强,喜欢听音乐、会模仿成人唱歌。情绪反常时,老师放舒缓的音乐能安静下来。
由于小刘对音乐显示出浓厚兴趣,具有较强的音乐敏感性、音乐模仿能力,音乐对其情绪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决定使用奥尔夫音乐活动作为主要干预形式,使小刘在活动中得到音乐感知、身体律动、演奏体验和言语表达的体验,从而提升其感知运动、社会交往、认知、语言能力。研究中,采用中国残联编制的《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评估》进行干预前后评估。
治疗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第二阶段为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每周进行个别训练1次,每次30分钟;集体活动1次,每次30分钟。个训地点设在幼儿园个训室,集体活动设在幼儿园启智班教室。
对小刘实施奥尔夫音乐治疗,努力提升其全身运动协调能力,培养共同注意、专注力、听指令的能力,改善情绪,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发展社会交往能力,提高认知理解和语言能力。
第一阶段,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对小刘实施行为观察,记录其在幼儿园及家里的行为表现,进行功能性评估,填写行为观察报告;对家长、教师等进行访谈,了解小刘的基本情况、生活学习情况;使用量表对小刘进行四大领域的测试评估(感知-运动、认知、社会性、语言-沟通);使其参加音乐活动,同时记录小刘对乐器的掌握程度,评估其音乐的感受力等。
第二阶段,针对评估结果,寻找小刘各领域的优势和问题所在,明确家庭及学校环境所能提供的相关支持和可利用的资源,制订治疗方案和计划。考虑小刘的感知运动领域发展最为迟缓,已经影响到其他领域能力的发展,因此,决定首先对其感知运动能力、共同注意及专注力进行干预,再逐步设定社交、认知、语言各领域的干预目标。针对小刘的音乐治疗,主要为治疗师与小刘一对一的个别训练和集体活动,其中集体活动的其他参与者包括小刘的家长、启智班的其他学生、普通班随班就读的学生以及普通儿童。
由于小刘有较强的乐感、节奏感,有一定的音乐模仿能力,对音乐有浓厚兴趣,且小刘的感知运动能力为首要干预目标,因此,治疗的内容以奥尔夫音乐律动为主,并逐渐加入器乐演奏、圆圈活动等。遵循幼儿运动发展的规律以及小刘现有的能力发展水平设计律动动作,选择适当的音乐和乐器。每周做好视频分析工作,并根据小刘的实际表现调整制订新一轮治疗方案。
第三阶段,干预期结束,对视频进行分析,使用测评量表对其四大领域的能力实施评估,并对家长、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干预的具体效果。结合以上结果,进行总结,为下阶段的干预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根据《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评估》的记录(见表1)和相关观察视频的结果分析,研究者发现,奥尔夫音乐治疗能提升自闭症幼儿运动协调能力,促进共同注意和主动语言的产生,有效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改善情绪行为问题,增强个体愉悦感,促进幼儿整体发展。
研究者在对小刘进行前期评估时发现,由于其感知运动能力发展迟缓,限制了其他各项领域的发展,例如共同注意的形成、听指令行为的产生、语言沟通与认知能力的发展等。考虑到小刘对音乐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有较强的音乐模仿能力,因此,结合发展小刘感知运动能力的首要目标,研究者选择了奥尔夫音乐律动为干预前期的主要内容。在干预后期,在个训的基础上将小刘与普通班的幼儿进行融合活动,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表1 各领域阶段评估结果
治疗师除了在治疗初期设立个别训练和集体活动以外,还引入了同伴活动干预,使小刘分别与启智班的轻度自闭症幼儿、随班就读的幼儿和普通幼儿进行同伴学习互动活动。当有其他幼儿加入到个训中,小刘的表现比单独个训时要好,表明其形成了一定的榜样意识,想为其他幼儿进行律动动作示范。
干预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后期除了继续进行个别训练以外,研究者将干预的重心更偏向于集体活动,旨在促进小刘的轮换意识的产生、规则意识的初步建立。研究者设计了边唱儿歌边轮流拍手臂、轮流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干预环节,使小刘与普通班的幼儿进行融合活动。但观察发现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小刘的主动参与感不强,与其他同伴的沟通交流也较少。在制订下一阶段干预方案时,需要对此进行考虑。
整体而言,使用奥尔夫音乐治疗干预自闭症儿童的研究效果是肯定的。专业音乐治疗对实施者的综合素养要求较高,在学校环境下较难操作,因此,当下我们应致力于开发适合各种能力水平、更容易实施的自闭症幼儿音乐活动性课程,为更多的自闭症儿童提供帮助与支持,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牧君.奥尔夫音乐治疗应用于自闭症儿童的个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