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玲
摘 要:以前在作文教学中总有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就是多数学生不愿意做作文。他们的写作水平低,而且提高的幅度小,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三方面:一是写作和生活脱节,与学、读听、说的训练联系不紧密,学生的生活视角太小,词汇贫乏,自然写不出东西来;二是写作时间仓促,本来头脑就是空的,又要在作文课上当堂写完,学生们当然感到头痛;三是反馈单调,学生做好了作文,教师进行批改,学生得不到充分的指导和帮助,所以作文水平难以高。
关键词: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390-01
以前在作文教学中总有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就是多数学生不愿意做作文。他们的写作水平低,而且提高的幅度小,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三方面:一是写作和生活脱节,与学、读听、说的训练联系不紧密,学生的生活视角太小,词汇贫乏,自然写不出东西来;二是写作时间仓促,本来头脑就是空的,又要在作文课上当堂写完,学生们当然感到头痛;三是反馈单调,学生做好了作文,教师进行批改,学生得不到充分的指导和帮助,所以作文水平难以高。下面根据这三方面谈一下我的一'些做法。
一、变单纯写作为学、读、做、写结合
教材中每个单元有一篇例文,而且一般例文不一定紧紧挨着作文,所以教学中往往例文与作文课脱节,再加上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小,因此造成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词汇贫乏,语言不通等后果。教学中,我注意把学习例文,指导阅读,实地观察,说话训练和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的每次作文形成一种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例如,讲了<少年闰土>一课后,让学生利用一周一次的阅读课和课外时间大量阅读有关描写人物的文章,要求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等方面刻画人物,进一步体会掌握写作方法,丰寓词汇,并结合要写的“记一个少年朋友”的作文,让四个学生为一组,说一说自己所定的“少年朋友"的外貌、性格、特点,最后进行写作,这样学生就觉得有内容可写了,不仅写得具体充实,而且写得生动感人。我最初的做法是,学生学了一个类型的作文后,我再抄两篇接近该类型的文章,让学生背下来,以便作文时模仿,这样时间长了,学生总有个依赖思想,不敢大胆地放开手脚去写,现在可不是这样了。
二、变临时布置为提前安排
过去作文都是速战速决,当堂布置,当堂写作,当堂交卷,由于多数学生没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又有限,所以尽管想写好,结果什么也写不出,只能应付了事。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时间上做了一下调整,一般在上次作文课尾就布置下次作文,提出要求,让学生带着目标任务有针对性地去阅读和观察。
这样,作文课从时间上就得到了充分的扩展,学生可广泛获得素材,扩充词汇,写作时就会水到渠成,容易得多了,这样,一些怕作文、不愿作文的学生就逐渐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并且兴趣很浓,批改时我尊重学生的每个字词,每句话语,少改多批,批语简单明了,并在文末打上学生满意的分数,但不要怕多给学生分,要多给分,每篇分数都在75分以上,使学生增强了写作信心,敢说敢写,从而也使学生感到了教师爱的乐趣。
三、变单向反馈为多向反馈
以前,我在作文教学中,反馈形式是单向的学生——教师,教师精批细改,发给学生后,他们只是看一下分,最多改一下错别字就算了,教师花费了好大的气力,而学生的写作水平却得不到提高,教师的劳动几乎成了无效劳动。
教学中,我做了这样的尝试,按要求一般为两周一次大作文,共四个课时,第一周的第一课时作简单指导后,学生自己写。第二课时进行交换,四人一组前后对换,一人听一人读,从写作方法、词语运用、情节描写等方面进行口头评改,本人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接着同桌对换,主要从语句、字词、标点符号等方面进行具体的修改。最后誊写在周记本上,交给教师审阅批改,记下共性和个别的问题,并善于捕捉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标点,一个字词,也要给予肯定表扬,决不讽刺挖苦,然后有针对性地选出三种不同类型的作文,在第二周作文的第一课时进行评讲,把三种作文读给学生听,让大家比较评议,找出不足之处,然后把作文发下去让学生进一步修改誊抄,再交上来,教师再做审阅,找出进步的突破点,并写上简单的评语,打出分数。在下次作文之前,向学生公布全班进步情况,并选出进步显著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给大家听,以激励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更进一步鼓起了一般生和差生的作文劲头,使他们改变了以往怯作文的心理状况。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多向反馈,即:学生的作文经过几上几下,反复修改,每个人的写作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原来讨厌作文的同学,现在都喜欢作文了,从而也提高了全体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四、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我想,一篇文章不管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既要有“面”的记叙,又要有“点”的勾画。假若只有概括的“面”上的叙述,就显得笼统、空洞,不能给人以具体真切的印象。如果只有“点”上的描述,虽然十分细致、生动,但又会因看不到“面”上的情况,而对事物的全貌缺乏应有的了解。因此,只有把“点”“面”结合起来,才能使文章内容丰富,描述生动。由此可见“点”“面”结合是把文章内容写具体的一种很好的方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