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金杰
摘 要:地理学习中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解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高考能力考察的重点,老师应该教授学生获取信息、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习知识潜能的积累,为未来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简要介绍地理学习中地理信息的获取及解题能力提高的步骤和方法。
关键词:获取信息;地理;解答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176-01
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考查,更是对其意志、毅力、态度的全面考查。在地理学习中,我认为教师的教学应该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会学生审题、解题的方法,让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具备获取知识、拓宽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考试,适应社会。而地理学习、测试中的主要问题,就是地理信息的获取和解答问题。
一、试题信息的获取和解读
考试关注学生能力的考查,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考查。考查的过程实际上是审题的过程。许多学生的考试成绩表明试题的审查能力是学生成绩提升的瓶颈。因为地理信息的获取、解读一招失误就会造成全盘皆输。它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非智力因素。为了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问题,必须审清题目,提高地理试题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
考试“能力立意”引领整个中学阶段的地理教学和复习,夯实知识基础十分重要和必要。地理主干知识作为能力考查的载体,始终是学习和复习的重点。要想更好地解答试题,就要通过搭建知识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找到考查与表述的结合点。
1、从题目的文字叙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题目材料中的文字信息一般短小精悍,但非常有用,对题目文字信息稍加解读并表述出来,可能便是答案构成中的得分点。我们的学生在这方面尤其粗心。当同时出现图文信息时,文字信息一般一眼而过。因此要特别加强题目的文字信息的读解,它就相当于“题眼”,揭示考查的中心内容,或成为解题的条件,甚至稍加改变就是解题的答案。
2、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地理图像图表是地理信息承载的主要方式,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就要求我们对各类图像图表进行归类剖析,通过具体实例找出正确的判读方法,不断提高自己对图像图表的感悟和理解能力。地理图像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从多角度地对图像进行分析,对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进行思考,找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和规律,理解地理图像的含义,看分布、找规律,注意相互关系,由显性信息深入到隐性信息,由表面信息到深层次信息一步步、多层次的解读。审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和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
二、地理知识的调动和运用
利用已经从试题当中解读和获取的信息,把它带入到已知的学科知识网络,然后从学科知识网络当中调出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的知识点,调动知识要稳、准、快。运用知识就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还原过程,还原到课本上来,还原到基础知识上来。同时它还是一个重新整合的过程,让学生重新建构新的知识网络去解决问题。高考不是在考查同学们记忆知识的能力,而是在考查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实质在考查对知识的一种理解!因此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不仅要细化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知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随学习的深入而不断优化。地理综合试题的解答思路正体现了这一点,只有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合、加工,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加以概括,才能用科学的、规范的学科术语表述出来。
三、问题信息的论证和解答
就问题信息而言,有的问题相互独立,解题互不影响,答题情况表现为会,就得分,不会,就失分。一个题目的得与失不会影响到其他的试题;有的问题之间联系密切,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有时一组题目一个材料带3个小问题,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一个题目回答错误后面的题目也会跟着错,因此,答题前要有一个思维上的判断,做这类题强调思维的连贯,能够鲜明的考查地理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多次考试中我发现,有很多考生解答综合题目时不是不会,而是回答不到位,不完整。现在随着考试网上阅卷的普及,对学生书写答案的规范性、准确性的要求也在提高。解答问题时要深入发掘有效信息的信息属性,然后分析、归纳出有效信息之间、有效信息与题目问题之间的联系,最后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推理,形成合理解题思路。书写答案时字体要规范而清晰,严密并符合逻辑,地理名词术语运用科学准确,形成有层次有条理的要点。同时应该注意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要关注跨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我们学校不少同学在平时复习时,这个方面训练不够,往往出现“眼高手低”、“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的情况,而且地理试题的答案一向追求简洁明了,学生在作答时一定注意不要沿袭文综其他科目的答题模式,盲目堆砌和画蛇添足以及过多的重复罗列。
中学教学辛苦,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我们要研究考试、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找到了其中的方法窍门,工作起来才会有成就,学生的成绩也才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