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德育:为学生成长打好底色

2016-04-27 07:36范雪峰沈国华
启迪·教育教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体验式家校社团

范雪峰 沈国华

[摘 要] “体验式”德育在倡导德育回归本源,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得到教育,不断强化甄别是非标准,从而不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从自主管理,引导学生;社团活动,多元开放;挖掘资源,注重整合;家校合作,凝聚合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力求学生在接触复杂的社会中提升了道德境界,从而人格也走向美善的成熟之境。

[关键词]体验式 德育 管理 社团 资源 家校

曾经读过一个故事:一位年轻人请教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成功。苏格拉底没有说很多的道理,取而代之的是把年轻人带到大海边,两人一步步朝大海走去,当海水几乎漫过肩膀的时候,苏格拉底突然把年轻人的头按在海里,过了一会才把手松开。年轻人特别诧异地问为什么。苏格拉底笑了笑,留下一句话:“当你渴望成功如同渴望呼吸那样,那么你离成功就很近了!”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当前的德育教育,常常表现为“说教”式,即教师调动现有知识储备,列举出成功需要的要素。诸如,目标的制定,计划的执行,坚持不懈的努力等等一些道理。而很少采用苏格拉底式的教师,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感悟、体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获得的收获同时也促进自我成长与发展。

苏格拉底的理念道出了教育的真谛,这一理念要求让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都得到健康的发展。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也不会在德育教育中进行简单的灌输,而是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体验式”德育就是倡导让德育回归本源,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得到教育,不断强化甄别是非标准,从而不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一、自主管理,引领学生

学校相当于一个小型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学生常常是处于被管理的角色,这种长期的被动状态对于德育的开展是不利的。因此,学校在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中应为学生提供多种体验情境和机会,以角色换位的方式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

班级管理方面,可以设置轮流管理纪律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体验纪律管理难度的同时,更加自觉地遵守纪律;设置轮流管理卫生的体验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体验卫生管理难度的同时,更加自觉地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例如把班级的学生分成了卫生组、纪律组、生活组和督导组。为了让学生全方位地体验,每2周,组与组之间进行一次轮换。卫生组的学生主要负责每日班级的清扫和保洁工作,小组的工作口号是“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纪律组的同学主要是维持早、中、晚三个时段的自修纪律,小组的工作口号是“纪律是铁,自律是钢”。生活组主要负责学生饭卡的集体充值,日常仪表的检查,早锻炼与课间操的点名以及节水和节电工作,小组的工作口号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督导组学生分散到其它三个小组中,主要负责检查各个小组履行职责情况,并在班级日志上作一定的评价。小组的口号是“职责要到位,义务要履行”。

学校管理方面,可以在食堂、校园内等公共场所为受教育者提供多种体验情境。诸如,让学生参与管理校园卫生,有助于个体养成不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的良好品德;让学生参与管理校容校貌,有助于个体养成不说脏话、不做不文明行为等良好品德。

二、社团活动,多元开放

心理学告诉我们,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更期待成就感,更有表现的欲望,更需要个性的张扬。在满足了个性的张扬之后,他们的无限潜力就能被挖掘出来。社团作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阵地,能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品味付出与收获、成功与失败的真谛。为此,学校里开设各种社,为学生提供各种舞台,让学生的特长与亮点不断地展示出来。

1.在社团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每一个社团从筹建、招募到成立,需要学生自己构想社团名称,设计招募广告,酝酿活动内容,以及需要谁来参加,邀请谁来指导等,一切都由学生做主,学校只负责协调工作。这种流程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让社团的发展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需求,提高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比如海盐第二高级中学的“舞彩”社团,创建开始由学校出面在校外聘请了一位专业的舞蹈老师,让她来主导社团活动的开展。过了一段时间,该社的社长反映指导老师水平太高,专业性太强,教授的内容大家都不感兴趣,部分学生因为基础原因而跟不上,思想由此懈怠,学习效果差。通过民主讨论后,他们要求自己设计,自己编排,老师只做简单指导。那一个学期,由于形式产生了变化,他们的积极性高涨,自主编排了一系列水平较高的舞蹈节目。学期结束时,他们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县的大型文艺演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2.在社团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首先,社团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相互之间非常容易沟通,成员之间是平等的、默契的,有什么想法和观点都是之间阐明、相互交流,民主气氛浓厚;两外,在活动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奋发向上。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比如说科技社的同学们,他们在制作各种模型的过程中,需要每个参与的同学有一种集体意识和创作精神,在进行模型制作、科技发明的时候,主创人员拿出方案,其他同学积极提出修改意见,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的创新氛围。学校举行科技节,他们在展演的作品上标注每一个参与者的名字,向全校师生展示他们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全校同学中营造出“合作才能成功,互助才能共赢”的氛围。

3.在社团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由于考试、升学的压力,在加上高中生正处于心理由波动向成型转化的阶段,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明显比较弱,不少同学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而社团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舞台,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体验到成功和快乐,有效释放和转化一些不良的情绪,让学生远离心理危机。如海盐高级中学2015届有个男生D,他经常违纪,课后沉溺于手机游戏,课堂上不听讲,老师批评时还顶撞,是个“问题学生”。班主任却发现他有能说会道的本事,就问他,学校里要举办五四大合唱了,你想不想跟同学来一个相声节目作为客串。他竟然一口答应。1个月后的五四大合唱的舞台上,他和他同学的相声,捧得全场大笑,非常成功。结束后,他的家长来到了学校,告诉班主任,他的孩子从来没有那么高兴过,也从来没有那么重视过老师给他的任务。从那以后,他那份自信一直洋溢在脸上,依然能说会道,并且开始努力地学习,很配合老师的教学,高考下来,竟然上了本科线。

三、挖掘资源,注重整合

我们都知道学校是学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为此,我们深入挖掘当地校本德育资源优势,建立形式多样的德育基地,加强了德育工作与地域资源的广泛结合,为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树立远大理想,继承优良传统,提升综合素质打造了活动平台,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交流、增长科学文化知识和更为广阔的实践和思想教育空间。

1.以书为本,注重教材资源

思想政治课是完成德育任务的主载体和主渠道。从高中的《思想政治》体系结构来看,每一个单元都尽可能地整合与主题相关的道德、法律、政治、国情、心理等方面的内容。注重将各方面的教育渗透到生活事件中,并通过在教科书中设置体验、讨论、阅读、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方式,为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思维能力,培养道德情感,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提供平台。从教材各年级各册的内容来看,其中蕴涵着丰富的育人理念,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转化”为积极关注国情和关心社会,培养参与国家管理的能力,从而增进学生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形成亲社会的行为。可见,思想政治课教材处处彰显了育人的特殊功能,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2.就地取材,巧用校本资源

学校是一座巨大的德育资源库,如果教师能以积极、敏锐的心态,挖掘和利用校内外显性和隐性的资源。将其与德育教育融合起来。那么,德育实效性将大大提高。可以这样做:(1)将思想政治课教材与校史相融合。学校的历史,其实就是一曲动人的创业歌,其中凝聚着艰苦奋斗、团结向上、立志成才等精神,是无数教师前仆后继的心血结晶。可见,校史是极为宝贵的德育资源。所以,教师要细读校史,娴熟于心,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2)将德育教育与校园内发生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发人深省的事例相融合。例如,在“民族精神月”的活动时,可以将德育内容与全体师生为“9.13大阅兵”的事例相融合,使知识的传授与情感的陶冶得到很好的结合,引导学生反省自己的行为,增强民族自豪感。

3.依托基地,充实拓展资源

我县由多处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每学期,学校都会带学生到县基地进行拓展训练活动。活动主要围绕“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三大任务,采取准军事化管理模式,由富有经验的教练团队开展素质性拓展训练,包括国防军事教育、生存教育、人际教育、科技教育等几类实践体验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懂得了服从指挥的严明纪律,经历了战胜困难的意志磨练;晨间消防演习、逃生知识讲解、户外演练等科目的体验,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培养独立自主、挑战自我能力;大脚板、速降、攀岩等趣味十足的拓展训练,更让学生学会了团结、沟通和协作,加强了团队凝聚力。

四、家校合作,凝聚合力

新时期学校教育的职能,应努力实现由“注重学生教育”向“注重学生教育和家长教育并重”的转变。如同家长不可代替老师,家庭不可代替学校一样,老师永远代替不了父母,学校也永远代替不了家庭,所以我们必须选择走“家校合一”的道路,既有利于家长和社区的专业成长,也给学校提供了教育的平台,为我校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注入更为鲜活的生命力。

1. 家校携手,和谐育人

通过开发和利用社区德育资源,为学校教育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与此同时,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也通过不同的途径全方位、多层次地向家长开放。 在相互交流、协作过程中,志愿辅导员、 家长委员会、德育流动课堂有序推进,家、校、社和谐并处,成为学生健康发展的助推力。家庭、社区、学校的携手,扩大了教育的群体,壮大了教育的力量。

2. 教学相长,优势育人

家长的资源是学生认识社会的一扇窗口,可为学校的教育需要提供各项支持和服务,当这些潜在资源与学校资源有机结合时,不仅完善了教育资源的深度, 还扩大了教育资源的广度,促进了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生的教育网络搭建更为完善。

3. 联盟共建, 实践育人

学校、家庭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场所和载体,只有充分发掘家长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才能实现优势互补、有机融合,从而切实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赢。家长是社区中的最大资源,充分调动这部分人的教育参与,就能形成各个行业、各种层次的教育联盟共同体。加上学校不断发掘的社区中的共建单位,也是对学校立体教育网络的有益补充。

顾远明说:“教师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实践证明,应用体验式德育的思维模式,我们的德育活动的效果会更上一层楼。通过体验式德育活动,学生传播了文明,吸收了正能量,在接触复杂的社会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道德境界,人格也走向了美善的成熟之境。

参考文献:

[1] 王天涯.体验式德育 有效性育人[OL].王天涯博客,2009.10.14

[2] 朱朱.体验式德育的实践与探索[OL].朱朱的工作室博客, 2012.03.12

猜你喜欢
体验式家校社团
缤纷社团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K-BOT拼插社团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