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健 田 双 李 霞
山东东营市人民医院保健科 东营 257091
辛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李国健田双李霞
山东东营市人民医院保健科东营257091
【摘要】目的探究在脑梗死患者中采用辛伐他汀治疗对其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颈动脉斑块的改变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丙二醛(MDA)等指标水平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指标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的各氧化应激指标(oxLDL、MDA、SOD、GSH-Px)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斑块Crouse积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等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Crouse积分、IM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中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可有效减轻氧化应激损伤、缓解颈动脉粥样硬化,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辛伐他汀;脑梗死;氧化应激;安全性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如何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已是临床探究的重点。相关研究[2]已表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与氧化应激存在密切的关系,近年来,临床常采用他汀类(statms)药物进行多向性神经保护治疗,但该药物对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情况,目前仍较少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观察辛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状况,旨在为提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提供指导依据,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2-10-2014-05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标准[3]中关于CI的诊断标准,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30~86岁,平均(60.58±9.87)岁。纳入标准:(1)经MRI或头颅CT诊断结果显示存在责任病灶,且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发病时间<72 h;(3)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配合本研究的治疗与随访。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出血性脑梗死、肺肝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心脏病、在时间窗内已溶栓ACI及其他脑部器质性疾病患者;(2)血压、血糖等控制不佳者;(3)孕妇;(4)使用其他降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影响脂代谢等药物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及病情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脑保护、抗血小板、降颅内压、改善脑部循环等常规治疗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20 mg/d,连续治疗6个月。保持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饮食、生活及主要使用药物等与CI发病前一致,并对2组患者的肌酶、肝功能等指标进行监测。
1.3观察指标与检测、评价方法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采集2组患者的空腹肘正中静脉血液标本5 mL,测量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包括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采用酶标多克隆抗体夹心方法检测oxLDL、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方法检测MDA、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GSH-Px、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比色分析法检测SOD;2组患者入院24 h内及治疗6个月后均进行颈部超声血管检查,探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起始处2 cm及颈总动脉分叉处,于动脉管腔内,记录内膜最厚处作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IMT≥1.5 mm表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4]),同时计算Crouse积分(Crouse积分=各粥样斑块的最大厚值之和)。此外,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状况进行记录。
1.4统计学分析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oxLDL、MDA等指标水平显著降低,SOD、GSH-Px等指标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的各氧化应激指标(oxLDL、MDA、SOD、GSH-Px)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对比 ±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2.22组治疗前后斑块Crouse积分、IMT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斑块Crouse积分、IMT等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Crouse积分、IM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斑块Crouse积分、IMT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2.32组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丙氨酸转氨酶出现轻度上升2例,经保肝治疗后,恢复正常,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0,P=0.475)。
3讨论
氧化应激是体内抗氧化防御体系间的失衡及活性氧族的产生,进而引起机体组织发生损伤。MDA是活性氧族氧化不饱和脂肪酸的最终产物,能够对细胞损伤状况进行间接反应,并对低密度脂蛋白物进行修饰,产生可反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况的oxLDL,因此,通过测定血清oxLDL、MDA可有效反应机体氧化应激状况[5]。已经有研究[6]指出,脑梗死发生、发展与oxLDL、MDA存在重要的联系,二者含量水平的高低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类型及预后状况等均有密切的相关性。GSH-Px、SOD则是机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二者均能够较好地消除脂质过氧化物、超氧阴离子等,是活性氧族的清除剂,对减轻机体组分的过氧化损伤、修复损伤的细胞及调节血脂等具有积极的作用,故GSH-Px、SOD已被用作反映机体抗氧化功能的测定指标。
辛伐他汀作为一种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节血脂、保护神经、稳定斑块、抗血栓及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等多重作用,通过以上作用而起到影响脑梗死病理生理环节的效果[7]。辛伐他汀不仅能够阻断急性脑梗死发病时的氧化应激级联放大效应、减轻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的损伤,且长期使用该药物可对血管内膜的新生及巨噬细胞的活化等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减少炎症介质、保护血管,降低卒中再发的风险[8-9]。有研究[10]表明,辛伐他汀能够提高脑梗死后外周血SOD浓度,并降低MDA浓度,进而抵抗脑梗死后自由基损伤。本研究除了观察MDA、SOD等指标外,还进一步对GSH-Px、oxLDL等氧化应激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后的oxLDL、MDA等指标水平显著降低,SOD、GSH-Px等指标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的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提示辛伐他汀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发挥了抗氧化应激的作用。从颈动脉斑块影响方面分析,观察组治疗后的斑块Crouse积分、IMT等均显著下降,而对照组则未发生明显的改变,且观察组治疗后的Crouse积分、IM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提示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减轻脂质过氧化的损伤,进而起到保护血管、减少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等效果。本组资料中观察组仅2例出现丙氨酸转氨酶轻度上升,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说明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在脑梗死患者中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可有效减轻氧化应激损伤、缓解颈动脉粥样硬化,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辛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清抗氧化系统的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究。
4参考文献
[1]赵文静.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管活性物质变化的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2):164-166.
[2]张晓丽,康素玲,张玉玲,等.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脑血管反应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1):32-34.
[3]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格雷奥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朱颖,陈长香,李晓庆,等.不同血压水平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7):611-615.
[5]蔡敏,马璟曦,罗春阳,等.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2,41(7):656-657.
[6]骆黎,徐芳.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5):524-526.
[7]张磊善,郭锐,崔立宝,等.辛伐他汀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1):43-47.
[8]谢全社.辛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5):71-72.
[9]吉凤,徐小林.三种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效果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14,10(28):50-52.
[10]任新光,李昕.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清NDA、SOD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6(3):16-18.
(收稿2015-02-04)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6-01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