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艳
摘 要:随着游泳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核心力量训练被广泛应用于游泳训练中,尤其是在不稳定环境下游泳项目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游泳水平。对于游泳项目训练而言,其具有自身的特点,在游泳训练中应用核心力量训练时,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从而促进运动成绩的提升。本文就对游泳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的应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游泳训练;核心力量训练;应用
中图分类号:G861.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2-14
1.游泳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的应用
(1)对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加以考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在对不同的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时,必须要适当调整训练的稳定性和实际需求。如果教练员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制订训练方案,将会导致运动员身体素质与训练强度不相适应的情况发生。对于具有较强身体素质的运动员而言,训练量小则无法满足其实际需求;而对于身体素质差的运动员来说,训练量大则吃不消,会降低训练效果。因此教练员在对训练方案加以制订时,应充分考虑运动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训练方案与运动员身体素质相协调。一般而言,要想保证训练方案的合理性,应按照先空手后负重、从静到动的顺序进行训练,遵循先稳定后运动的原则,从而使运动员肌肉收缩能力得以增强。
(2)与游泳姿势相对应。对于游泳运动项目的姿势而言,其包括自由泳、仰泳、蛙泳和蝶泳。从核心力量训练理念层面而言,自由泳和仰泳为一类,蛙泳和蝶泳为一类,这两类泳姿在训练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于自由泳和仰泳来说,运动员在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时,对“静态力量”的训练较为重视,要求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具有平衡性和静止性。而蛙泳和蝶泳要求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其核心力量能够随姿势变化而出现变化,属于“动态力量”的训练。但是在进行实际训练时,教练员应对“静态力量”和“动态力量”的训练加以有效融合,并将两者交替穿插使用,达到动静结合的训练目的,确保运动员的各个身体部位能够更好地进行核心力量训练,避免肌肉疲劳和受伤等情况出现,提高游泳成绩。
(3)训练时间的合理安排。目前国际泳坛在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时,训练方法具有节奏快和周期短的特点,因此应对训练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从而促进运动员训练效果的显著提升。首先,运动员与教练员应进行热身准备,然后进行局部肌肉训练。其次,开展13~15min的稳定性力量训练,保证运动员的身体在地面上具备良好的稳定性,避免入水后姿势出现变形现象。最后,进行整体肌肉训练时,应适当延长稳定性力量训练和热身时间,将其控制在20~25min的范围内,并进行地面和水中稳定性的双向训练,确保运动员成绩能够得到均衡全面的提升。
2.游泳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的应用效果
(1)有利于预防运动损伤。运动员在游泳训练中快速发力时,利用核心肌肉群的保障作用,稳定完成整个动作,从而预防运动损伤,降低损伤的发生几率。教练员在开展核心力量训练时,不仅要开发大肌肉群的力量,还要重视小肌群的开发,从而保持脊柱的稳定性,降低运动员肌肉群的疲劳感,有效预防运动损伤情况的发生。
(2)有利于增强运动协调能力。教练员在游泳训练的过程中,应对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加以重视,要求运动员在进行水中技术动作时,保证动作的协调性,合理放松拮抗肌,从而节省能量,提高游泳速度。在训练运动员的协调能力时,应将陆上各种协调性训练进行有机结合,强化其水中协调能力的控制,利用脊柱弯曲和水的滚动练习开展协调能力训练。核心力量作为训练的关键,借助核心力量的支撑,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四肢和躯干的应力,从而轻松完成相关的动作。
(3)有利于为运动员提供技术支持。相较于其他竞技项目而言,游泳项目主要是开始于发台,而运动员的身体离开发台后则处于无支撑状态,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身体姿势的稳定性,运动员需要改变水中的泳姿,从而保证身体的前进与平衡。因此运动员必须要强化核心力量训练,这样才能在入水后对自身的泳姿进行迅速改变,保证身体高度的竞技性,加快游泳速度。
当前,泳坛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励,开展核心力量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游泳训练中应用核心力量训练时,必须要对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加以考虑,与游泳姿势相对应,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运动员的协调能力,为运动员提供技术支持,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增强运动员的发力力量和发力效果,提高游泳成绩。
参考文献:
[1]王卫星,廖小军.核心稳定力量训练的作用及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2):12-15.
[2]林 华,王润生.丛培信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原理初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