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继飞 杨丽华
摘 要 为适应时代需求,医学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努力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和质量,培养出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医学专业学生。本文以康复与护理学院计算机教学为例,从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出发,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高职院校医学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医学专业 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3.053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中。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也就成为了医学专业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从计算机教学工作者角度来看,现行医学专业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如何高效地对医学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机教学?如何使计算机教学极大限度地提高医学专业学生计算机技能以适应医学现代化的需求?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我们去探讨、去解决。本文从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康复与护理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计算机教学现状出发,结合笔者多年的计算机从教经验,分析我院医学专业学生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照问题,进而提出对高职院校医学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浅见和思考。
1 医学专业学生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
我院是2011年成立的医学类民办高职类专科学院,结合学校教学安排以及实际教学情况,笔者对我院计算机教学现状进行梳理,具体情况如下:
1.1 课程设置情况
据笔者调研,我院各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我院开设的计算机课程比较少,课时不足,教学内容主要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office基本操作为教学重点,均安排在大一上学期修完,课程设置不合理,未根据各医学专业特性设置相应计算机类课程,比如:医疗管理系统、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运用等相关课程均未出现在医学专业学生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1.2 教学对象
通过对2013级各专业近986名同学进行抽样调查,笔者了解到学生的一些特征及他们入学前的计算机水平情况。
(1)学生的特点。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的不断推进,各高校纷纷进行生源扩招,为了生存,民办高职院校招生门槛也就越来越低,从而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学生呈现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气氛不活跃、自律性差、自我管理能力缺乏、厌学等特征,在计算机教学中,这种问题普遍存在,学生对计算机理论知识排斥,上机课又总想着玩游戏。日常生活中他们使用计算机多为看电影、聊天、玩游戏等。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计算机成为了他们的游戏机、影碟机。他们几乎没有使用计算机辅助学习医学专业知识或是自主学习医学类的计算机知识。
(2)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状况。从近几年的计算机教学情况来看,笔者发现我院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初中、高中就修完了“信息技术”课程,而且拥有个人电脑,他们能够非常熟练地输入文字,掌握操作系统、使用文字处理软件、会上网、会发邮件;有的学生上初高中时应付性地修过“信息技术”课程,会一些简单的基本操作,忙于准备高考,基本上不使用计算机,导致学到的东西得不到强化甚至遗忘;还有一大部分来自农村及边远地区的学生没学过“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的机会较少,对计算机充满好奇却又一无所知。据笔者对2013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显示:其中会简单使用windows的占65%,熟练windows操作的占30%,熟悉掌握office的仅占10%,3%的同学感觉操作windows很困难。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距给计算机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
(3)教师情况。我院计算机教师主要从人文学院、行政管理部门借调,一方面,他们在不同的学院从事计算机教学,虽然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知识强,但教龄不长,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另一方面,我院计算机老师大多毕业于理工学校,对医学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了解,对医学领域计算机的应用不熟悉,对医院信息系统管理流程不了解。
(4)教学效果的评定。目前,我院计算机教学效果考核采取的考试制度与其他专业科目考试不同。我院学生计算机科目成绩评定方式为:学生统一报考云南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并将参加云南省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最终成绩评定为科目成绩。这种评定方式虽然客观上提高了计算机等级考试报考率和过关率,但让学生在主观上过分重视考试内容而忽视了对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的锻炼,给医学专业学生人才培养带来了困难。
2 高职院校医学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内容陈旧
当前各高职院校医学专业计算机教学课程设置大致雷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医学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与专业结合不紧密。跟不上医学计算机技术应用发展的需要。首先,课程开设科目较少。大多高职院校仅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一门课,教学重点放在计算机基础知识上,很少开展计算机与医学专业相关的课程。其次,课程开设时间短。许多高职院校医学专业计算机课程在大一上学期开课,教学内容多时间短,学生还没充分了解本专业特征,学院便已经匆匆开课,此时的计算机课程只相当于高中“信息技术”的强化复习,没能起到医学专业计算机教学要服务医学领域的作用。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而教材内容总是落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选订计算机教材后要间隔两三年才再次选订教材,这样导致教材上的知识不能与计算机技术更新保持同步,教材内容往往停留在过时、淘汰的内容上。比如:2013级学生使用的计算机教材中讲述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而我们实际生活中使用的大多是win7、win8操作系统,微软公司已经对windows xp停止了支持和服务;教材中仍然出现对3.5寸软盘和软驱的讲解,而现在软驱已然淘汰,学生根本没有用过软盘。对于计算机教学来说,教与学的目的均在于用,学了没用,学生当然也不感兴趣,所以计算机教材内容的更新值得每一位从教者去关注。
2.2 未能因材施教
今年我院人数迅速增长,2014年招收2000余名医学专业学生,由于教学资源不足和学生人数的增多,学院实施大班教学,统一教材。未能参照外语教学模式,根据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而是统一选定教材,制定相同教学目标及计划进行教学。这样容易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因觉得教师讲课的内容过于浅显而失去听课的兴趣,基础差的学生又因听不懂而对学习失去信心,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2.3 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我院与其他非计算机专业院校一样,计算机教学主要通过多媒体教室进行讲授,教师作为主角大量地讲,上两周理论课后才上一次上机操作,学生上机操作时对于所学的理论课的内容会遗忘。此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多数时候是在被动接收信息,难以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在高职院校中已成为主导,其它相关的创新教学方式却采用得较少。
2.4 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在实际教学中,过分强调计算机等级考试,致使学生过多重视理论学习,依赖于对考点的死记硬背以顺利通过考试。在上机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布置上机题目,很少对上机学生进行监管,好多学生利用上机时间玩游戏、看视频。从各医学专业的角度开展计算机实践教学也十分有限。
3 高职院校医学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3.1 合理设置计算机课程,及时更新教材
3.1.1 结合各医学专业特点,设置相应计算机类课程
按照《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国际标准》中的要求,医学专业毕业生计算机技能应当达到如下标准:(1)从临床医学数据库中检索特定病人的信息;(2)从不同的数据库和数据源中检索、收集、组织和分析有关卫生和生物医学信息;(3)懂得信息技术的运用及其局限性;(4)运用信息和通讯技术帮助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对健康状况的调查和监控;(5)保存医疗工作的记录,以便于进行分析和改进。从高职院校医学专业计算机教学现状来看许多高职院校尚未达到这些要求。为了让计算机教学跟医学各个专业紧密结合,各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医学专业特征合理设置计算机课程。可以考虑在大一时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大二学年开设“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等课程,大三可以根据各专业不同研究方向开设适合本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或者增设一些计算机类选修课,为医学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技能提供条件,比如:给护理专业开设“医学信息系统”、“计算机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等课程,给口腔专业开设医学图像处理课等。这样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技能,从而将所学计算机技能应用到医学专业领域。
3.1.2 跟上计算机技术更新步伐,选订或编写计算机教材
当今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更新相当快,故而高职院校在计算机教材的使用上应紧跟时代的步伐,让教材内容客观真实地反映计算机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教材选用上,同一本计算机教材不能出现连续多年使用的情况。对于陈旧、落后或者没有任何实际应用知识的教材,要敢于舍弃。教材的选订应以学与用相结合为着眼点,授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实践选用合适的教材,最好是结合各高职院校教学实际编写出适合本校计算机教学的教材。美国的计算机教材一般每年都会更新,编写教材的人员会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加入到教材中,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这种做法,选订或编写出医学专业特色的优质教材。
3.2 实施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计算机教师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通过分层教学来让优等生“吃得饱”,让差等生“吃得了”。可以仿照现行英语分层教学模式,在新生入学后,对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进行摸底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选取设置不同层次的课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丰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从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可以看出,目前医学专业计算机教学主要采用“填鸭式”方式进行,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无法体现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抹杀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计算机课程实践性很强,应当建立直观的教学平台,充分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实现从模仿到应用,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充分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任务驱动法等方法实施教学,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教学过程的主体作用,形成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双边互动模式。当然,对于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还需要利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法。同时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典型应用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合理设计、精心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结合传统教学手段,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计算机专业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教学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学内容是很难用语言进行描述的,如果借助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应该倡导和鼓励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变得灵活多样、丰富多彩,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除此之外,多媒体辅助教学还有助于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扩大认知的空间领域。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丰富教学方法,将现代化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助推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3.4 重视实践教学,让计算机教学与医学领域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就要重视计算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学生只有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才能真正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在实践教学中,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课任老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对计算机操作能力差的同学,多加强基本操作的练习,比如:键盘、鼠标、windows操作。对基础好的同学可以提升要求,让其接触相对高一级别的计算机操作,比如数据库检索、信息处理等等。重视对每一位同学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培养,既要因材施教也要循序渐进。当所有学生熟悉了基本应用技能后,可以结合各医学专业特性,开始相应的选修课和实践课,可以请医院相关部门人员到校对学生进行计算机业务培训,比如:请护士长对护理专业学生演示医学信息系统、护士工作站管理系统等课程,给药品专业学生教授或演示药品购销系统等等。从而真正让计算机课程教学与医学应用相结合以达到培养合格的医学专业人才的目的。
总之,高职院校本身的办学模式及生源都有着特殊性,计算机教学也有着教学内容更新快、实践性强等特点,加之医学专业计算机应用有着差异性和多样性,针对这些特性,高职院校医学专业计算机从教者应当将学生特征、计算机教学特点、各医学专业特性和所在高职院校的办学实际相结合,寻求最佳的教学模式。让计算机教学与医学专业教学有机结合,真正提升医学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医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洁.对我校医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7(31).
[2] 刘芳.浅谈高校医学专业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J].今日科苑,2008.4:287.
[3] 刘燕,邹赛德,何建璋.论高等医药院校计算机相关课程设置重构[J].医学信息,2005.18(4):3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