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凯
摘 要 互联网时代到来,大学生在移动互联网个性化思潮下,一些表达习惯和思维模式都受到影响。大学生的语言表达更是和网络息息相关,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十分有挑战性的,如何把握互联网工具进行符合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实效性,都是值得思考的。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3.030
0 引言
现代互联网技术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网络上有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机会,但是也有随之而来的挑战。手机和互联网的方便快捷已经大大改变了当代90后的生活习惯,大家喜欢有事没事就看看网络信息。我们的网民数量已经突破7亿人了,其中大学生网络用户已经占据了将近6亿,智能手机早已经占据了大学生的大部分学习和生活,成了生活必需品。在这种形势下,探索适合现在思想教育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这有利于展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移动互联网成为教育载体的可行性
1.1 移动互联网满足了大学生寻求个性的需求
移动互联网是现在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让大学生群体得到了合适的释放空间,并且能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集群,思想表达不受到束缚,可以组织小型聚会,大家畅所欲言,比如一些社交的APP:豆瓣等,互联网让大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延伸和发展。根据我国的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称,2013年2月,我国的总体网民规模就已经达到了5.3亿,其中仅手机网民就达到了4.8亿,大学生网民在中国总体网民数量中占据重要部分。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方式也越来越受到网络的影响,移动互联网充分满足了大学生寻求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互联网让大学生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个性。现在都是追求差异化,都标榜要秀出自己的风格,有那种“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感觉。移动互联网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和服务,让大学生有什么问题都会在网络中寻找答案,这让大学生的生活更加依赖移动互联网,手机电脑真是缺一不可,甚至手机更重要。①与此同时,手机的传播受众整体覆盖比较广泛,在现如今的互联网信息时代,仅仅一条微博就可以在不到一个小时内达到十万甚至几十万的转发量。大学生在移动网络世界里充分体会到了快速掌握前沿信息同时达到了对个性需要的满足。网络的广泛覆盖和信息的日益泛滥,都让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群体更加依赖手机和互联网络,每天花费在手机和上网的时间也越来越多。
1.2 移动互联网让大学生的个性有平台展示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大学的教育方式就是老师大而宽泛的给学生讲述,内容庞大、也会比较枯燥,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和社会脱节,就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些也都影响了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如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那就可以有效改变传统教育的弊端,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大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展,移动网络化还有很多功能,还能增强师生交流,改变了传统授课教师讲完课和学生交流较少的弊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逐步产生兴趣,通过新颖的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可以便捷高效的与老师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也可以改变从前传统照本宣科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互联网信息的快捷传播速度和时时快速更新可以进一步为大学生教育提供先进技术支持,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是新的尝试和突破。准确的把握了现代大学生追求网络信息更新和个性化展示的心理,通过借助信息平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大大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普及的发展和接受与关注度的大大提高。
移动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平台。从最初的BBS到现在的QQ、飞信、微信、微博等即时通讯工具发展起来,让移动互联网的交流更加畅通无阻。教师通过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可以很直观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动向,虽然网络的教育平台可能会缺乏传统教学平台的权威性和纪律性,但是移动互联网的互动性和灵活性是现在大学生最需要的,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加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逐步对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兴趣的同时,辅助以准确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信息指导,就可以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作用,从传统教学平台的优势和劣势角度分析可知,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平台拥有一定的自身优势,可以明显的看出其规范和纪律性较强的特征,思想道德教学系统完善,内容严格审核发布,完全符合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但是,传统的思想道德教学平台内容僵化,很难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空有良好的信息交流模式而没有相对应的高效率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移动互联网教学平台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平台的漏洞和弊端,实现创新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模式的巧妙融合。
2 进行移动互联网教育要掌握好主旋律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方式
如今QQ、微信、微博是当代大学生最为重要的交流平台,想要在移动互联网中开展符合大学生个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就要注意和大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培养自己平台的魅力吸引大学生的关注,编辑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文章,加强对网络文化的了解,在说教的同时还要弱化教育这一特点。比如建立公众号推送个性化文章、维护QQ空间、建立有公信力的微博账号、建立贴吧用多种方式沟通交流。②各类信息交流平台的使用也需要遵照一定的规则和平台使用特点,不可以片面追求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数量,一味的大量推送理论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没有和信息平台的传播特点相适应,也没有注意思想道德教育在新时期新背景下的内容更新与完善,这样极易引发新型信息交流平台的使用效果降低。所以对于新型信息交流平台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使用也存在很多的技巧和方法,应该做到教学信息内容的与时俱进,适当弱化教育这一特点,多增加一些趣味性强,易于理解的教育内容。
2.2 抓住载体的特点和大学生进行心灵对话
不同的互联网载体有不同的特点,比如微信就是一个注重隐私,但是传达性很高的载体,可以根据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立一些板块、推送一些符合他们心理特点的文章,让大学生主动进行对话,进行交流,形成一种依赖。一旦抓住了当今网络信息时代下大学生最关心和最热衷的话题,就可以充分的创新融入进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及时的信息更新和网络前沿信息采集等都是现代网络社会平台的重要特点。通过个性化的网络界面设计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各类丰富多彩的社交信息平台都是可利用的优势平台资源,可以有效拓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水平。
3 移动互联网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引发的思考
3.1 建立交流平台
在校园可以利用广播、手机短信、手机微博、手机微信、QQ进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校园的资源,利用多媒体、视频、广播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把知识性和人文关怀有机结合在一起,吸引大学生关注和订阅,实现互动交流。交流平台的建立也是现代校园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同时,利用各类信息传播媒介也可以有效的提高校园信息技术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有效实现理论化的知识信息传播和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吸引当代大学的注意力和内容阅读兴趣,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互动,增加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3.2 加强建设维护手机载体的人才队伍
建立一支能进行采编、制作和发布的互联网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善于运用学生喜欢的语言进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指导,把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起来。让大学利用媒介提供的知识不断完善自我和树立正确的思维模式,让大学生做到自律、自省、自查。③通过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内容结合,可以有效的实现知识的传播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信息的相互公开和共享也可以让教师里了解当前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信息,增加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动向。
3.3 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大学生,大学生正处于叛逆和喜欢挥洒个性的时期,这样的教育效果不好,过于盲目,没有从学生的自身学习特点出发从根本解决问题,所以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只能是纸上谈兵。当代大学生接触来自网络的信息,他们在没上大学的时候就形成自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因此移动互联网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改变传统教育的生硬教育方式,做出能贴合学生心理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享受自由的网络文化交流氛围,从思想道德教育平台上展示自己,自由表达自己想法和见解。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洗礼。
4 结语
著名的政治学家马克思说过:“一切划时代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形成起来的。”移动互联网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处事方式和思维方式,大学生对于这种改变也在做着自己的选择和判断,高校应该利用他们喜欢探索的特点,去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和切入点,把移动互联网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相结合,寻找其中的规律,去让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散自己的能量。
注释
① 董文波.大学生移动互联网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4.1:100-101.
② 王辉,张建欣.新媒体时代中国梦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路径探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00-105.
③ 赵效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4: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