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楼宇智能化实训室实用性建设探索与实践

2016-04-20 06:33:12付德永胡桂秋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实用性实训室

付德永,胡桂秋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热能工程系,河北 承德 067000)



高职院校楼宇智能化实训室实用性建设探索与实践

付德永,胡桂秋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热能工程系,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高职院校实训室的实用性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保障。在总结传统校内实训室存在诸多问题的基础上,以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室建设为例,探索和实践了校内实训室实用性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室;实用性;职业能力

教育部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1]。校内实训室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重要场所之一[2],其实用性建设应成为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总结了传统校内实训室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室建设为例,探索了校内实训室实用性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1传统校内实训室实用性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为了满足社会对楼宇智能化行业专业人才的需求,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3],也都建设了规模和功能各不相同的校内实训基地。但实训室建成后,在实用性方面一般存在以下问题:

1.1实训设备分散化

楼宇智能化行业涉及安防、消防、楼宇自控、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由视频监控、访客对讲、防盗报警、火灾自动报警、智能停车场等多个子系统构成。学生除了需要掌握各个子系统之外,更应掌握各个子系统间信息的共享和交换方法,具备从事楼宇智能化系统整体设计、安装、运行维护的职业能力。因为缺少整体建设规划,传统实训装置通常都是针对各个子系统独立设置的,集成度不高或者根本没有集成。这势必会造成实训室设备分散,功能单一,集成度不高,利用率低,建设投资产出比不高,学生训练以单项基本技能训练为主,实用性较差。

1.2实训设备模型化

近年来,国内各教仪生产厂家都开发了相关实训装置,但为了规模生产、方便组装、节约投资,大部分实训装置使用的设备是模型化设备,并不是工程现场实际应用的设备,实训时学生不能真实体会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实训结论是模拟出来的,无法达到实训的目的。

1.3实训操作简单化

楼宇智能化设备大多比较精密,价格昂贵。学生直接在设备上进行接线和调试,极易造成设备损耗。传统实训装置为了减少损耗、方便实训,将实训设备在实训装置内部连接好,外部接口做成插孔式,学生实训时不是连接各个设备,而是连接各个接线插孔。这种操作方式与工程一线实际工作方式相去甚远。

1.4实训内容演示化

楼宇智能化技术的实训需要有一定的空间平台,涉及线槽、桥架、过线盒等多个布线环节,学生需要在一定的空间内实际动手操作,锻炼工程实施的岗位职业能力。传统实训装置注重系统功能的实现,对系统设计与硬件连接、故障设置与排查等学生能够实际动手操作功能考虑较少,因此实训时演示内容较多,学生只能观看功能演示,或只进行软件操作和部分硬件操作,无法进行完整的工程项目的实施。

2实训室建设思路

根据波兰尼的“缄默知识”理论,人的知识有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两种形式[4],而人的岗位职业能力的获取过程,主要是缄默知识的习得过程。缄默知识具有整体性、情境性和偶然性的特点,需要在真实工作过程中,通过完成完整的工作环节来获取[5]。因此,高职院校实训室应将教学环境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营造与工程现场高度一致的实践情境;将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紧密结合起来,构建标准、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将教学过程由教室向工程现场延伸,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真正动手操作,完成从设计、安装、调试、检修的完整工作流程,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习得知识、提高能力。

3实训室实用性建设具体措施

实训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遵循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确定建设方案,设置实训项目,制定考核标准,保证实训室实用性,使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1广泛调研,反复论证整体建设方案

为了实现学生实训操作与工程一线实际工作任务“零距离”对接,使实训室具有较长的使用周期,实训室应尽量采用工程一线代表主流趋势的前沿性工艺和技术。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楼宇智能化实训室建设之初进行了广泛的调研。调研对象主要有三个:一是承德市多个新型住宅小区和智能大厦,了解终端用户楼宇智能化技术的使用、管理与维护的现状;二是多家楼宇智能化设备公司和工程公司,了解楼宇智能化工程的常用技术与最新技术产品;三是北京、天津等地多家高职院校,了解同层次院校楼宇智能化实训室建设现状与经验。又经过反复多次论证和比较,最终提出了我校楼宇智能化实训室建设方案。

3.2加强实训场景建设,增加实训环节的真实性

受实训条件所限,校内实训教学环境应融仿真性与真实性于一体;要与职业岗位群实际的工作环境高度一致,同时又具备“教”、“学”、“做”等多个功能。我校楼宇智能化实训室设置了教学区、技术展示区、学生交流区、学生训练区等四个功能区域。各功能区域的设置如表1所示。

表1 实训室区域设备设施与功能表

其中,学生训练区是学生实施工作任务的主要场所。采用不锈钢和网孔板搭建成与真实建筑类似的模拟房间,每一房间面积在15~20平米左右,具备门、窗、楼板、桥架等大部分建筑构件。同时搭建一间中控室,对多个房间的楼宇智能化系统集中管理。学生在模拟房间中进行工程项目的实施,方法、程序、效果与在真实建筑中实施基本相同。

3.3结合企业岗位工作任务,设置实训项目

将企业的岗位工作任务内容转换为实训项目工作内容,共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实施、防盗报警系统实施、访客对讲系统实施、智能消防系统实施、楼宇自控系统实施、楼宇智能化系统集成实施等六个主要工作岗位,学生在每个岗位要完成从设计、安装、调试、检修到管理的完整的工作流程。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在校内实训期间,学生应轮换完成全部工作岗位。轮岗过程中,使学生切身感受实际工作岗位的业务分工和内部关联,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3.4结合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制定实训考核标准

参照企业标准,制定并执行项目工作制度和工艺流程。结合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制定实训考核标准。学生完成全部工作任务后,职业技能应能够达到“安全防范系统安装调试员”和“智能楼宇管理师”等职业技能标准。

3.5精挑细选,选择实用的实训设备

设备选型遵循真实性、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除了防火卷帘等大型设备采用缩小化的仿真设备外,实训室设备全部采用工程现场实际应用的真实设备。各子系统采用GST(海湾)、Bosch(博士)、Kinghav(华维)、Honeywell(霍尼韦尔)等国内外知名厂商的主流设备搭建,通过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进行信息的共享和交换,在中控室通过楼宇管理应用软件进行集中的管理和监控。这些设备设施既能反映当前智能建筑科技水平,又有一定的先进性,在今后三至五年内不会落伍,实用性较好。

3.6精心设计,加强实训装置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锻炼学生职业技能的核心途径是让学生亲身实际动手实践,完成整个工作流程,因此实训装置应具备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楼宇智能化实训室模拟房间墙壁和屋顶均采用网孔板搭建,可以随意改变安装设备的种类、数量和安装位置,可以任意设置故障点,可以多次重复拆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每个工作任务,学生都是从空白的房间开始做起,最后建成真实的应用系统,完成从设计、安装、调试、检修到管理的完整的工作流程。这样就留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发挥的空间,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实训中自我建构从业的知识体系和职业能力。

为了减少实训设备的损耗,保证实训装置的实用性,所有实训设备内接线端子均用线缆(外引线)引出设备外30 cm以上,并做好线号标记,线号标记与设备内接线端子标记完全相同,学生实训时,可不用打开设备外壳,直接通过外引线连接,这与拆开设备从内部接线端子连接基本相同。外引线与其他设备的连接通过二次接线端子排完成,保证接线的可重复性。这样一方面保护了设备,使设备能够多次重复使用,另一方面也保证接线方法与现场高度一致。实践证明,这种设计方法,使实训装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3.7开放式管理,提高实训设备的利用率

为了实现实训室资源的合理配置、校企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室的资源效益,必须实行实训室的有效开放。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楼宇智能化实训室对全校师生和社会开放。一方面,在校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和内容,通过专业QQ群网络平台或微信平台预约使用。另一方面,实训室软硬件设施均可满足企业专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需求,已经为中石油华服总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员工培训,目前正积极争取开展智能楼宇管理师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因此实训室具备认识实习、实验实训、技术研究、社会服务等多种职能,能够较好地服务教学与地方经济建设。

4结语

实用性是高职院校实训室的灵魂,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保障。本文在总结传统校内实训室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了实训室实用性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实践证明,良好的校内实训环境,可以使学生实训目的明确,实训内容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可以培养出更适应工作岗位,更受社会欢迎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小龙.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

[2]王龙.建筑工程系实训室建设[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56-59.

[3]吴大军.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分析与对策[J]. 职业技术,2012(6):33-34.

[4]卢尚建.论教学中的缄默知识[J].全球教育展望,2010(1):33-36.

[5]贺红星,汤慧琍.论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概念[J].中国电化教育,2012(8):26-29.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Training Room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U De-yong, HU Gui-qiu

(Department of Thermal Engineering,Chengde Petroleum College, Chengde 067000, Hebei, China)

Abstract:The practicability of training rooms is the guarantee to cultivate students’ occupational a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training room construction, taking the training room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technology major in Chengde Petroleum College as an example, a new way of thinking and a new method is put forward.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raining room; practicability; occupational ability

中图分类号:TU855-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446(2016)01-0062-03

作者简介:付德永(1977-),男,河北承德人,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热能工程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楼宇智能化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收稿日期:2015-06-05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实用性实训室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期)2018-04-04 01:48:44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10:41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25:36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