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国
【摘要】二语习得理论研究在世界语言学界一直长盛不衰。二语习得理论致力于揭示人类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心理机制和具体语言能力产生、提升和发展的过程。通过二语习得理论的逐渐完善,人类学系语言的过程更加清晰,而相关的提升人类学习语言的能力的方式和方法也逐渐产生,而这对于当前的语言类学科教学工作而言十分有力。本文将从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活动入手,分析二语习得理论在该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 口语教学 二语习得 心理与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12-01
初中英语学习活动在当前整体的英语学习活动结构设计中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技能学习都以入门为标准,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对英语语言体系的基本认知和敏感度,同时培养其学生对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制度、习俗等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这个角度上说,初中英语口语的角色至关重要。
一、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内容与特征
初中英语口语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与传统的英语写作、英语语法等教学内容之间互为犄角,致力于全面提升学号是呢过英语水平和能力。
(一)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内容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内容是锻炼和培养学生英语听、读、写的能力。常规的教学容有英语听力练习、英语口语对话练习以及主题英语沙龙等。目的是让学生对英语语言听得懂、说得出。
(二)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特征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目标设置决定了其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这三个方面的特征在一定程度决定了二语习得理论的运用。一是英语口语教学注重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引导。借助事先的话题设置或者在对话中的积极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来围绕着一定主题或沿着一定方向而进行口语训练,而不是漫无目的胡诌。二是英语口语教学带有很强主观性。英语口语教学本身非常灵活,在教学过程中也是根据学生的自身学习情况或者在英语对话和听力中的表现而进行随时调整的。三是英语口语教学对技术设施有一定要求。英语口语训需要一定的视听设备,比如多媒体播放、教学中控系统等等。
二、二语习得理论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语习得理论是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展开的重要理论基础,二语习得理论的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也在目前的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和体现。
(一)二语习得理论
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语言学习过程。该理论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学习语言的能力。但是在形成和掌握了自己的母语之后再去学习另一门语言,其语言学习能力将会在心理、技术、文化等层面上产生诸多变革。而这些变革产生的原因、性质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变化来提升人类语言学习过程的效率是二语习得理论的重要关注点。
(二)二语习得理论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几个应用
毋庸置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为提升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积极学习和借鉴了二语习得理论的基本研究成果和精华性的经验启示。结合当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实际情况,其具体得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1.注重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引导
二语习得理论认为,在学习第二门语言的过程中,学生在心理上会有一种好奇、探索、求知与困难、恐惧、抗拒等情绪叠加的复杂心理情况。而对于语言的实际学习过程来说,通过话题引到来进行相关语法、文化的学习十分有效。因此在初中英语口语训练中,注重学生在口语训练中的心理活动,借助情节、话题设置来引导整个教学活动是常用的教学方法和基本的教学态度。
2.注重将口语教学内容向文化等层面拓展
二语习得理论认为对语言的学习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向文化、价值观念等深层面的内容拓展。而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锻炼学生听说读的能力知识只是初级的教学目标。更为关键得是借助口语训练让学生获得对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习俗、宗教等内容,这一方面上的内容拓展才是语言学习完整性的必要保障。
3.注重对英语口语教学条件的完善
英语口语教学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二语习得理论认为人的学习语言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氛围,尤其是原汁原味的西语语言环境和氛围。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为确保教学活动的高效性,常常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即时语音通话系统以及中央控制教学系统等来为整个英语口语教学和学习过程的畅通性提供保障。当然,随着网络公开课、微博学习、微信公众号等的兴起,新的英语口语教学活动面临着更大的技术完善和提升机遇。
三、结语
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和拓展与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活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联动关系。借助二语习得理论的启示,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能够在教学内容、教学技术设备以及教学过程中主观性、灵活性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变革。当然在具体的口语教学实践中,情感过滤、氛围营造和增加可理解性内容的比重等方法也值得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邵瑶宇.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课堂教学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5):21-22.
[2]苏昕.二语习得与课堂教学[J].淮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