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祥朝
(湖北省南漳县李庙中学)
以教材为载体,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杨祥朝
(湖北省南漳县李庙中学)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构建的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基于此要求,我们一线数学教师在准确把握教材的同时,应对课程资源进行适度的整合和开发,对课本中的例题进行适当的变式和延伸,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应用中加强对数学知识本质特征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的系统性的认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一、紧扣教材例题,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一道例题就是一个资源,一个资源就有很大的利用空间。例题教学不仅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的领会和理解,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同时,通过例题教学,也可使学生掌握解题技巧,提高思维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二、加强习题演变,拓展思维空间,促进知识建构的整体性
数学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具有丰富内涵的练习题。然而,在日常教学上,我们常常忽略了对习题的深入挖掘和研究,对数学教材中的习题采取“拿来主义”“就题论题”的态度,导致习题的功能被弱化,习题本身赋有的“思维”资源未能被充分开发与利用。学生只能获得知识经验的简单叠加,数学思想与思维能力等深层目标难以企及。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在深入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对习题进行适当地引申、拓展、调整和重组,充分发挥每一道习题的价值,放大习题功能,不断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编辑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