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幼儿专注倾听的策略探析

2016-04-17 02:36:40于晓敏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热情创设幼儿

于晓敏

(尤溪县城关幼儿园,福建 三明 365100)

吸引幼儿专注倾听的策略探析

于晓敏

(尤溪县城关幼儿园,福建 三明 365100)

“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是幼儿语言领域能力发展的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唤醒幼儿倾听热情、激发倾听乐趣;在提问中使问题简洁明了,指向具体;在环境创设中让幼儿融入环境氛围等具体策略以吸引幼儿专注倾听,进而促进幼儿倾听过程中的注意力、理解力的发展,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幼儿;专注倾听;策略;环境创设

一、唤醒倾听热情、激发倾听乐趣

实践证明,教师教学语言对幼儿的有效倾听会产生影响。吸引幼儿专注倾听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幼儿倾听热情和幼儿倾听乐趣。

(一)及时鼓励、用情赞赏

幼儿倾听热情是与生俱来的,但又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这种热情也不是以高亢的状态持续保持着的。所以,唤醒幼儿倾听热情是一门常试常新的语言艺术。幼儿的点滴进步和积极表现,如果教师能够及时肯定,那么继续保持这种热情的时间就会更长。诚然,“你的小耳朵真灵能把老师的话都记住”“你的眼睛真精神”等语言激励,对吸引幼儿倾听的专注度很有作用。但是,真正的唤醒,笔者以为是对心灵的刺激,这种作用不是停留在口头和常规性的赞誉之上的,而是建立在对每一个幼儿个性和家庭了解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说教师能够对着某一个孩子说“我知道你妈妈怎么说”“你和某某最好,他会怎么说呢”“你见过或到过或做过什么什么,你和老师说的一样吗”,如此用情的唤醒才是心与心的交流,才是从心灵深处的唤醒,其吸引力不言而喻。

(二)肢体语言适度发挥

对于激发幼儿倾听乐趣而言,通常做法是加强教师表达的亲和力,如语音语调的变化、语速和节奏的变化;再者就是强化表达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这里,笔者所要强调的是教师表达时的肢体语言的激发作用。手势、眼神、表情,乃至身体形态,都是肢体语言的重要组成。教师一边表达一边摸一摸孩子的小脑瓜进行某种暗示,握一握孩子的小手表示友好,运用脸部表情点头表示同意、微笑表示赞赏;对个别缺欠自信的幼儿,竖起大拇指、拥抱等来激发其自信,这些都能较好的集中幼儿注意,引发幼儿有效倾听。当然,肢体语言要有度,不然会适得其反,干扰幼儿的有效倾听。

二、提问要简洁明了,使倾听指向实效

在教学活动中,幼儿是根据教师口头提问来回答问题的,因此,提问要准确、严谨、清晰、简练、通俗易懂,不能太长或转变太大,不然会使幼儿记不住或找不到问题核心。

(一)问题简洁明了是吸引幼儿倾听的前提

幼儿倾听时间短,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注意力的稳定性差,喜欢用直觉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因而教师设置的问题要简洁明了,让幼儿听得清楚明白,让幼儿能够直接进入倾听状态并及时对教师的问题给予回应,这是吸引幼儿倾听的前提。

在小班美术《小蝌蚪找妈妈》导入教学活动中,有一段认识小蝌蚪外形特征的谈话:

师:老师今天请来了一些小客人,想知道它们是谁吗?

师:小蝌蚪长什么样子?

幼:尖尖的

师:它的脑袋是什么形状的?

幼:圆圆的

师:哦,圆圆的脑袋?那它的尾巴呢?

幼:细细的

师:哦细细的、长长的是不是?

师小结:小蝌蚪是黑黑的大脑袋、细细的长尾巴……

在上述对话中,教师利用幼儿想迫切知道小客人是谁的好奇心,自然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并且播放课件时问题简洁明了,从整体到局部,让幼儿的观察变得有序;在回应幼儿问题时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对幼儿零散的经验进行一个提升:“细细的、长长的是吗?”这种师幼及时有效的互动,激发了幼儿倾听与动脑应答的热情,吸引了幼儿的倾听兴趣。

(二)问题指向性强是获得倾听实效的保证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幼交往的重要途径是对话,通过问题情境诱发的交流是带着问题指向的问题性交流,这种交流既要拓展幼儿思维的广度,又要引导幼儿思维探究的深度。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提问者的提问就要保证幼儿能被问题所吸引,也就是问题的指向性要强。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让“幼儿能被问题所吸引”,关键的问题是对活动的目的性要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围绕目的来引导幼儿深入情境,进而预设出有情境支撑的环环相扣的问题、有梯次的问题。如此,吸引和保持幼儿的倾听兴趣,发展倾听专注能力才有保证。

三、环境创设要适合,使倾听有氛围

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能使孩子们想说、敢说、喜欢说;一个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能使孩子们心理宽松和谐。所以,活动场景优雅,教、玩具充足、有吸引力是环境创设的基本要求。

(一)恰当的座位、距离是幼儿认真倾听的硬件条件

合理的幼儿座位编排,有利于秩序管理和活动的顺利开展,这是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教师要针对不同活动创设不同座位场景。

以小班看图讲述《大苹果》活动为例。如果教师将幼儿摆成四列横排,自己站在第一排幼儿的前面,那么每引出一张图片提问,不是晃来晃去,就是侧一边对着幼儿。因为图片吸引幼儿,所以第一排靠近教师的幼儿就得把头抬得高高的,两侧边的第一排幼儿还得扭头抬高看老师。刚开始一两幅,幼儿还有兴趣,慢慢地幼儿疲劳了,再也无法认真观察与倾听。出现这一现象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教师出示图片的姿势和站位不正确。让幼儿观察图片,图片的摆放位置应上、下、左、右适中,离第一排幼儿要有适当的距离,应让全体幼儿看得清楚,最好固定在黑板上。在座位的摆放上还应考虑不同的活动进行,如可摆成U形、圆形、半圆形等。教师位置也要因活动而异,如讲故事时应坐在椅子上,引导幼儿看黑板时,教师应侧身面向幼儿,以不挡住幼儿的视线为宜,与第一排幼儿不能太近,长此以往会影响幼儿的视听。

(二)合理的教具呈现是引领幼儿专注倾听的直观条件

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幼儿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更应根据幼儿的年龄、思维特点,设计、运用与教学内容相适宜的教具、玩具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例如在小班看图讲述《大苹果》的教学导入活动中,教师在盒子中间挖个够幼儿小手伸进的小洞,让幼儿通过触摸发现盒子里的东西。由于幼儿迫切想知道盒子里到底是什么东西,所以运用这一教具很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

总之,幼儿教师只有在幼儿倾听热情和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上,在具体明了的提问中,在环境氛围的创设中,精心地把握和实施,才能有效促进幼儿倾听过程中的注意力、理解力的发展,使幼儿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1]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肖舟.浅谈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J].教师,2012(04).

[3]李静静.大班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方法初探[J].幼儿教育,2013(03).

G610

A

1673-9884(2016)05-0046-02

2016-04-05

于晓敏(1976-),女,福建尤溪人,尤溪县城关幼儿园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热情创设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热情的树
那一年的春风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热情”的沙漠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