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福州临空经济区建设

2016-04-17 02:30中共福州市委政研室福州临空经济区管委会联合课题组中共福州市委政研室福建福州350001
福州党校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发展模式福州

中共福州市委政研室 福州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筹)联合课题组(中共福州市委政研室,福建福州 350001)



加快推进福州临空经济区建设

中共福州市委政研室福州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筹)联合课题组
(中共福州市委政研室,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福州临空经济区位于长乐市东北部,毗邻长乐国际机场,定位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面向国际的门户枢纽和以临空高端制造业和临空服务业为主导的生态型综合产业新城。国内外发展较成功的临空经济区建设的普遍特点和发展类型,对福州建设临空经济区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必须积极借鉴国内外发达临空经济区的发展经验,发挥优势,科学规划,加快把福州临空经济区建成国内一流临空经济区。

关键词:临空经济区;发展模式;福州

随着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产品形态及产业组织结构的飞速变化,以机场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逐步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极。临空经济的外向型、高端性特点,符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战略方向,必将成为推动区域经济新一轮增长的主力军。国内外发展较成功的临空经济区建设的普遍特点和发展类型,对福州建设临空经济区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国内外临空经济区发展概况及启示

(一)国外部分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情况

国外临空经济区建设始于1959年的爱尔兰香农自由贸易区,经过5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如下几种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1.临空工业主导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依托临空优势,配套建设工业区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重点发展航天科技、航空相关产业、制造加工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爱尔兰香农国际航空港自由贸易区、美国达拉斯—沃斯堡机场、印度班加罗尔等。其中,爱尔兰香农国际航空港自由贸易区成立于1959年,发展初期利用地处跨大西洋航线必经之路的地理优势,主要提供中转、加油、维修保养等航空配套服务,同时利用外资和原料发展出口加工业,这是临空经济区的一种早期形式。近年来,香农国际航空港自由贸易区逐步向航空产业升级,引入通信信息、电子产品制造、医疗设备、软件开发等高技术产业,众多世界通信信息业巨头均在此设有基地。美国达拉斯—沃斯堡机场在自身和与高速公路系统连接点区域开发工业仓储园区和国际商业园区,以“临空指向”为原则,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形成了以德州仪器和大型航空部件供应商和电子商务零售商等为核心的产业聚集效应,区域生产总值占全美国的2%左右。印度班加罗尔依托当地优质高校资源和英语优势,在机场周边建立了电子城和国际计算机软件技术园,积极发展软件设计外包业务,现已成为美国硅谷在海外的最大的软件开发外包基地,英特尔、微软、IBM、西门子、惠普、康柏等都在班加罗尔设立开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目前全世界约有75家五等资质的软件研发企业,其中近30家在班加罗尔。

2.临空物流主导模式

该模式以现代物流园区为方向,主要发展仓储、运输、中转、配送、包装和流通加工等物流服务业态,较典型的有德国法兰克福临空物流城、美国孟菲斯空港经济区。德国法兰克福临空物流城位于欧洲大陆第二大航空港莱茵—美茵机场附近,依托以机场为中心遍及全球的空中运输网络,吸引了数百家物流运输公司进驻。同时,充分发挥贸易中心的传统优势,大力发展金融业和会展业,使法兰克福成为德国重要的工商业、国际展览、金融和交通中心。美国孟菲斯空港经济区依托联邦快递超级中心,建成全球最大货运空港,货运吞吐量常年排名全球前三位,是全球最重要的航空货运中心和全球著名的“航空大都市”,联邦快递、UPS、DHL等都在其设有航空物流机构。其空港经济区为孟菲斯创造了16.6万个工作岗位和207亿美元的直接经济产值。

3.总部经济主导模式

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荷兰阿姆斯特丹临空经济区。该临空经济区依托欧洲第三大货运、第四大客运机场——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优越的交通条件吸引了200余家国际物流商和540多家跨国公司的总部、市场和销售中心,紧邻机场的世界贸易中心是众多跨国贸易公司总部所在地。目前区内产业包括IT、航空航天、汽车、医药、电子、金融、花卉蔬菜、娱乐购物等,同时积极引入高尔夫球场、美术博物馆等非航空产业。

4.旅游业主导模式

充分利用周边地区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与旅游、消费相关的服务设施,强化自身的旅游购物休闲功能。如阿联酋迪拜航空港的最大特色就是其旅游购物休闲和自由贸易区,迪拜政府在外汇管制和进口关税方面给与了大量政策优惠。如实行“单一进口港”原则,进口商品只需在首次进入时缴纳关税,进而实现快速通关;实施较为宽松的免签政策,对外籍人士实施96小时过境免签;设立众多政策优惠的自由贸易区吸引投资者,最成功的杰贝阿里自贸区推出外资可100%拥有企业所有权、50年免征公司税、资本可自由流动、进口和转口贸易零关税、免征个人所得税、无外汇管制等激励措施;实施优惠的关税政策,普遍税率为5%。宽松政策促使临空产业快速发展,使迪拜成功完成了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业在GDP中的比例高达74%。

此外,国外还有一些临空经济区,虽然主业不是太突出,但它们充分利用巨大的客货流量,通过机场的复合性运营,大力发展流量经济,在周边形成功能完备的多产业综合体。比如韩国仁川机场经济区,由机场区、国际商务区、自由贸易及旅游开发区三大部分组成,在机场周边建设商务会展中心、综合娱乐设施、购物休闲区等文化体验和休闲娱乐设施,打造购物、休闲、旅游、娱乐、会议和物流中心。同时,积极引入以物流、IT等绿色成长产业,产品涉及半导体及相关部件、网络及通讯器械、电脑软件、医药和医疗产品。还比如新加坡樟宜机场自由贸易区,包括樟宜国际机场、樟宜商业园、樟宜国际物流园、新加坡机场物流园、新加坡白沙芯片园和淡滨尼芯片园等专业产业园区,以及展览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涵盖了总部经济、会展、物流、国际商务、高科技制造、康体休闲等相关产业。

(二)国内部分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情况

我国临空经济区建设始于上世纪90年代,近年来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各地都将临空经济区建设作为城市转型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抓手,一批各具特色的临空经济区迅速崛起。截至2014年底,国内有62个城市依托54个机场,规划了63个临空经济区。根据前瞻产业研究所发布的《中国临空经济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14年中国临空经济区前十名分别为北京顺义临空经济区、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武汉临空经济区、郑州航空港实验区、重庆空港新城、杭州萧山空港经济区、昆明空港经济区、成都双流临空经济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空城、广州花都空港经济区。

北京临空经济核心区于2014年3月获北京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整合。核心区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临空经济区的核心区域,总规划面积170平方公里,由原北京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原北京空港物流基地和原北京国门商务区三个功能区组成。北京顺义临空经济区属于典型的临空复合型工业区模式,其依托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设立天竺综合保税区、空港经济开发区、林河开发区、空港物流基地、北京汽车生产基地以及国门商务区6大功能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国际商贸、国际会展和文体休闲产业。区内聚集了大量航空类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中国民航6大集团,初步形成以航空业的相关企业总部为主体、现代制造业及高端服务业为主的临空产业体系。

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坚持“园林式、高科技、总部型”发展目标,突出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高技术产业三大产业定位,现已形成信息通信技术、电子商务、无线通讯、现代物流业、服装服饰业、食品和生活用品制造业等产业集群,集聚了一批国际知名企业总部、信息服务业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园区已入驻企业达1800多家,其中总部型企业3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10家。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我国首个国家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定位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以新郑国际机场附近的新郑综合保税区(即郑州航空港区)为核心。2014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1亿元,生产总值41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3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379.2亿美元。

天津临空产业区(航空城)依托中国民航大学的科研资源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便利条件,以空港物流加工区为载体,积极发展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物流、航空教育培训和航空商业服务业等五大板块,建设民机集成总装基地、航空产业集聚基地、国家级航空产业集群创新基地、机场空管及通用航空设备研发制造基地,打造亚洲规模最大、配套完善、国际化的新兴航空产业基地。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于2014年5月获批为西安国家航空城实验区,是我国首个以发展航空城为定位的国家级临空经济区,也是我国唯一的“双国家级”开发区。实验区依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集中建设机场核心区、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区、临空产业区、国际文化区、优美小镇和临空农业区五大板块,重点发展航空维修与制造、航空物流、半导体、临空高新技术研发、高端服务业、国际文化交流业和临空农业等七大产业。截至2014年底,引进项目45个,总投资额达7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0亿元。

(三)国内外发达临空经济区发展的经验启示

可以看出,国内外发达临空经济区的蓬勃发展有许多共性特点,其先进经验值得借鉴。

1.产业支撑作用明显。规划合理、特色显著、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是临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临空指向型产业是航空港发展的核心支撑,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在临空经济区发展潜力巨大。各临空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不仅注意招商引资的细节问题,设立了企业遴选准入机制,以优化区域的产业结构,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更注重制定区域整体的开发规划。

2.交通网络便捷通达。纵观国内外临空经济区,无论是发展流量经济还是制造性经济,综合交通的便捷性都是临空经济区不可或缺的元素,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枢纽是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基础条件。便捷的地面交通是机场客流和货流畅通流动的关键性条件,这种能够提供顺畅流通环境的能力是企业选址所考虑的重要因素。直观地讲,地面交通越畅通,机场的辐射能力越强,临空经济发展条件越优越。

3.配套设施软硬兼备。在对诸多临空经济区的企业分析中发现,机场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是企业选址的关键要素之一。完善的机场运行资源、丰富的空中航线网络、便捷的旅客中转流程、舒适的娱乐配套设施是建成大型国际航空枢纽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高效的货物运作效率、完善的各项海关服务,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航空港对临空产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4.引才科研投入巨大。发展成熟的临空经济区,都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教育和“职业培训”,以提高临空经济区产业的本地化水平。如,路易斯维尔市在配合UPS发展中专门设立了“都市大学”;蒙特利尔作为航空产业之都,区内4所大学基本都在培养航空产业专业人才;香农注重高技术人才的引进,优惠的移民政策为区域发展做了很大贡献。同时,多个临空经济区都在区内或周边建立了科技园区或试验中心,加强与企业合作,使科研成果迅速转换为生产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和临空产业高效化发展。

二、福州临空经济区发展现状、面临问题

(一)福州临空经济区发展现状

福州临空经济区位于长乐市东北部,毗邻长乐国际机场,规划总面积174.5平方公里,定位海西经济区面向国际的门户枢纽、以临空高端制造业和临空服务业为主导的生态型综合产业新城,重点发展临空制造业、临空总部经济、临空保税物流、创意产业和航空配套服务业,适度发展商务会展、休闲旅游、酒店购物等产业。区域内现有产业以装备制造、纺织化纤、食品加工为主,2014年区内规模以上工业项目208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87.92亿元;完成税收10.48亿元;完成固投165.38亿元。2015年1-4月,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约208.42亿元;完成税收3.0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24亿元。

(二)福州临空经济区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1.产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临空经济区内现有产业仍以纺织化纤等传统产业为主,外向型经济较弱,从区域发展定位、目标、产业规划及土地开发集约度来看,与优先发展航空服务业、现代服务业、航空及相关先进制造业的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同时,随着一些临空指向性的产业,如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开始在临空经济区聚集,临空经济区的土地稀缺性和产业结构低端性的矛盾开始凸显。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临空经济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尚未完善,临空经济区与外界以及临空经济区内部交通的欠发达,已经影响了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进程。一方面,临空经济区与福州市区和周边县(市)之间交通衔接不畅,使临空产业区难以依托福州市区和周边县(市)的产业基础。另一方面,临空经济区内交通的欠协调也已经影响了临空经济区内不同区域之间功能的互补。

3.征交地难题亟待破解。在征交地过程中,项目用地涉及的大部分群众认为现行政策补偿标准偏低,与临空经济区周边种植经济作物效益有较大差距,难以达到被征迁群众的期望,征地交地工作存在困难,亟待加大力度破解。

4.土地资源制约明显。临空经济区规划面积174.5平方公里,但扣除集中连片村庄,已开发建设用地以及不可开发山体、水域和生态廊道面积等,实际可开发建设用地总面积仅约60.02平方公里,用地供求矛盾突出。

5.人才队伍缺口较大。缺乏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临空产业研究的各类研究机构较少,学科设置与临空产业的对接仍未实现,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尚未形成,导致临空相关专业人才,特别是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优秀、高端的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制约了临空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和创新性发展。

6.体制机制有待理顺。由于福州临空经济区机构设立上报省里迟迟没有批复,目前管委会还处于筹备状态,市里先期确定的编制人员没有完全到位,内设机构不健全,园区日常工作主要依托原来长乐市航空港办力量和长乐市有关部门临时抽调干部,难以适应常态化工作运转需要。

三、加快福州临空经济区发展的若干建议

当前,福州临空经济区正面临福州新区、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等重大战略新机遇,处在快速崛起的新时期,必须积极借鉴国内外发达临空经济区的发展经验,发挥优势,科学规划,加快建成国内一流临空经济区。

(一)全力申报设立综合保税区,进一步提升临空经济区的影响力

积极向上沟通协调,争取福州临空经济区管委会机构尽快获批,加紧完善内部机构和办事机制。建议相关主管单位加强与商务、海关等部门的沟通,建立定期研究协调工作机制,共同探讨加快福州空港综合保税区获批对策和措施。按照海关综合保税区审批基本条件要求,加紧确定一期规划封关围网范围及联检大楼建设方案等相关工作,加快启动一期用地收储及开发建设工作,尽快完成一期启动区土地挂牌出让。

(二)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临空经济区的承载力

重视交通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加大道路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强临空经济区与城市交通体系衔接,更好地发挥临空经济区的集散性这一核心竞争优势。推进航空港经济区连接外部的通道建设,加快东环路、福港路及连接线等在批道路的建设进度,逐步形成与高铁、公路、地铁、城市轻轨的快速衔接,构建以临空经济区为中心的放射状综合交通网络。同时,根据航空港工业区三期、四期,综合保税区、不锈钢产业园区、机械装备产业园区等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提前规划建设区间道路。

(三)积极推动产业高端发展,进一步提升临空经济区的支撑力

用国际眼光谋篇布局产业发展,发挥航空运输对技术、资金、人才、产业的聚集效应,把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优化升级统筹起来,坚持高端发展,建设特色突出的产业体系,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探索新路。建议借鉴成都采取“三圈层”临空产业格局的做法,对福州临空经济区的产业进行分层布局,第一圈层以航空物流、航空维修与航空制造等业态为主,第二圈层布局临空指向型企业园区和会展、大型商业综合体等临空服务业,第三圈层布局创意研发、高端服务、总部经济等支撑产业。

(四)不断强化招商选资工作,进一步提升临空经济区的集聚力

借鉴香农国际航空港自由贸易区等产业发展经验,设立企业遴选指标,科学选择产业,改善区内产业结构,实现临空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对接央企和世界500强、台湾百大企业,重点做好福州临空经济区内的宝钢不锈钢产业园、机械装备产业园、漳港总部经济区、闽台文化产业创意园、空港综合保税区招商推介工作。当前,应加紧开展有保税需求的外向型企业调查摸底工作,尽快形成拟入区企业名单上报海关总署。

(五)着力提高机场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临空经济区的软实力

不断提升长乐国际机场的保障服务水平和商业运作水平,吸引更多国内外航空公司安家落户。以福州航空成立为契机,进一步开辟国际国内航线、加密航班,构建便捷的空中交通运输网络。通过推行特许经营模式,搭建专业化、市场化的服务平台,在飞机维修、航油扩建、地勤服务、货站服务、商业、广告、餐馆等项目引入专业化公司投资合作,提高机场整体服务水平。同时在临空经济区内建立现代服务机构,为区内企业提供良好的商务配套环境。

(六)健全优化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提升临空经济区的吸引力

借鉴迪拜等发达临空经济区与自贸区联动以吸引投资的做法,以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建设为契机,在《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福州临空经济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已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根据自贸区监管模式的创新,提供更高效、更良好的行政服务,推出更大力度、更加优惠的政策,进一步增强福州临空经济区的吸引力。同时,根据自贸区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积极先行先试,积极在发展海空联运等领域进行探索。

(七)更加注重人才引进培养,进一步提升临空经济区的创新力

建立完善高端人才引进、培养机制,积极引进临空经济区发展建设急需的各类管理人员,创新人员配置方式,为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充分发挥福州市与省内外众多高等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优势,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加强校企对接;借鉴国外先进临空经济区做法,在临空经济区内设立科技园区,吸引高科技企业和研发中心进驻,增强自主创新和技术开发能力,推动“福州制造”向“福州创造”升级。

(八)统筹做好建设保障工作,进一步提升临空经济区的持续力

加快土地收储工作,快速推进重点项目、龙头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按序时进度全力推进。同时,对规划区内现有的低端传统产业项目和长期闲置土地进行清理,采取收回、置换、收购、限期开发等方式重新盘活利用,引导低端项目向航空服务产业转移。做好征迁安置工作,加快牛山地块安置房等配建项目建设。积极搭建再就业平台,引导失地农民就近就业,以征地补偿额投资获取固定收益、提供就业岗位等措施,切实维护和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课题指导:戴清泉

课题组成员:陈立武李贵勇张冰

执笔:张冰

责任编辑:林善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72(2016)02-061-05

收稿日期:2015-11-25

猜你喜欢
发展模式福州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畅”响福州
寻味福州
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探析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