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论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2016-04-17 02:30林晓芳厦门行政学院福建厦门361027
福州党校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新常态制造业

林晓芳(厦门行政学院,福建厦门361027)



刍论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林晓芳
(厦门行政学院,福建厦门361027)

摘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现阶段因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发展必须加快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加快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紧密融合;高度重视绿色制造,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互联网+制造业”为切入点,改造提升我国制造业,促进制造业竞争力提高。

关键词:新常态;制造业;产业价值链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对任何国家而言,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握住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全球制造业转移的机遇,借助劳动力和资源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制造业快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大,成为世界制造大国,极大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条件和外部需求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国内环境看,制造业进入了发展新阶段,面临着提质增效升级的战略任务,制造业到了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关键时刻。从国际环境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挑战,相继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将制造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制造业再次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给我国制造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如何加快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走出一条我国制造业发展新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

一、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繁重

新常态具有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在保持平稳发展的同时,着力推进经济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突出发展质量,实现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最终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对我国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16年3月1日,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了2月份制造业PMI为49.0%,连续7个月处于50%临界值之下, 创2011年11月以来的新低,[1]这说明我国制造业内外部需求整体都很低迷,下行压力非常大,制造业发展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如何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1.制造业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

制造业产业价值链主要是由研发、设计、制造、组装、营销和服务等环节构成,研发、设计、营销和服务环节附加值较高,而制造、加工环节创造的附加值较低。[2]我国制造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大多处于制造和组装环节,缺少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自主品牌意识不强,缺乏世界知名品牌,产品档次不高,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只能获取微薄的利润。

2.制造业技术水平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高新技术制造产业、中等技术密集制造产业、低技术制造业之间同样存在着附加值的差别,技术密集度越高的产业,创造的附加值越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度越大。[3]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制造业迅速发展壮大,但是大而不强,产业技术密集度较低,高技术制造业所创造的增加值比重较低,各技术密集度制造业发展不均衡。很多重要制造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自主研发能力弱,关键设备、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国际竞争力不强。比如,高端芯片80%依靠进口;航海航空制造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发动机依靠外部专利。[4]

3.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由批发零售业、运输仓储业、租赁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科学技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构成,具有知识智力密集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特性,是当今产业竞争的焦点和全球价值链中的主要增值点、盈利点,[5]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结构升级的突破口。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已高达50%以上,我国虽然已经是制造业大国,但这一比重却仅为15%。[6]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一大短板。

4.制造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在我国,制造业是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重点领域,以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行业为主,存在资源能源利用率低、污染排放强度高等突出特点,导致了资源能源浪费和环境承载能力降低等严重破坏生态平衡的后果。2009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是德国和日本的5倍多,是美国的3倍多;2010年我国单位能耗仍然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7]工业生产中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二氧化硫、烟尘、废弃物等都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严重地破坏了大自然生态的平衡,如2012年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废气中烟(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占90.3%、70.9%和83.4%。[8]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几乎都来源于工业领域,现在雾霾、水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社会公害。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源环境压力和挑战。

5.土地、劳动力成本上涨、企业税赋较重等因素,削弱了产品竞争力

近几年我国工业用地涨价、劳动力工资大幅上涨、人民币升值,制造业的生产成本被不断推高,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人力资源蓝皮书: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3)》显示,中国城镇职工工资由2007年的24721元增加到2011年的41799元,上涨了69.1%。[9]劳动力工资已明显高于越南、印尼、印度等国,这说明我国制造业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正逐渐消失,转型发展形势严峻。由此可见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繁重,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塑造竞争新优势刻不容缓,为了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以上问题。

二、从国际环境看,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新趋势下受到“双重挤压”

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次贷危机波及全球,演变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给美国及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重创,这使得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重新认识到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的战略意义,纷纷推出“再工业化”战略。美国重新拟定了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先后出台颁布了《美国振兴制造业框架》、《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等纲领性文件和法规,并于2011年创设隶属于国家经济委员会的制造业政策办公室。2012年,政府出资打造全国制造业创新网络并增加对先进制造研发项目的投资,把先进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清洁能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作为美国国家优先突破的领域,美国还推出一系列包括减税、补贴、加大科技投入等优惠政策。目的是推动高端制造业回流,恢复企业竞争力,振兴美国制造业,重构拥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工业体系。欧盟则将工业与制造业视为拉动经济增长与保持竞争力的发动机,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2010年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产业政策通报“全球化时代的综合产业政策”,2012 年10月又公布了产业政策通报“指向增长与经济复苏的更强大的欧洲工业”,通报设定了到2020年将工业占欧盟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15.6%提升至20%的总体目标,[10]这表明欧盟整体已将工业的地位提升到战略层面考虑;德国政府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这是一项高科技国家战略计划。工业4.0项目主要包括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三大主体内容。德国原本就是世界制造强国,在世界制造装备领域处于龙头地位,在信息技术领域也具有极高的水平,这些因素共同奠定了德国在制造业上的领军地位。德国期望通过工业4.0战略的实施,使德国成为新一代工业生产技术的供应国和主导市场,使其继续保持在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日本开始实施“制造业再兴战略”和“日本制造业竞争力策略”以巩固其制造业大国地位。

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先后出台加快制造业发展的规划和战略,以要素成本优势抢占全球制造业中低端市场。印度出台了“制造业国家战略”,力争到2022年将制造业产值提高到占GDP的25%以上;[11]巴西成立了“国家工业发展理事会”,公布了“工业强国计划”,推出制造业减税计划,同时加快了企业重组和制造业高速发展的步伐。

发达国家此番“再工业化”是为了加快高端制造业发展、吸引中高端制造业回归,同时加速将产业价值链中的低附加值、高耗能、高污染产品转移到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造成国际产业转移的低端化。其核心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尤其是在纳米技术、高端电池、新能源材料、智能制造、高端机器人等高端领域积极加强攻关,以保持这些国家在高端制造领域的研发领先、技术领先和制造领先,重构产业链,打破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从而促使全球制造业布局发生根本改变,目的是抢占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力制高点。而此时恰逢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速趋缓,产能过剩,要素价格上涨,环境约束趋严,我国制造业赖以发展的比较优势正在弱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到了关键时期,我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转移,发展中高端先进制造业已成必然。而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的加快发展,将直接与我国中高端制造业产生交集和重合,与我国制造业形成直接竞争关系,加大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难度,在制造业的中高端市场对我国制造业产生挤出效应,从而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转移的速度,并有可能进一步拉大我国先进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则利用低成本的优势,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布局全球制造业中低端市场,争夺发达国家转移的低端制造业,抢占我国现有的国际市场份额,使我国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制造业遭受打击。由此可见,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新趋势下陷入“双重挤压”的困境。

三、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积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我国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要根据制造业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分层次的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引导中低端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转移。引导制造企业延伸产业链,着力突破设计研发、营销和服务等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环节,引导中低端制造业走上“专精特新”的道路,促进中低端制造业效率和品质的提高,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加快中低端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转移。(2)引导低端制造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差异,东部沿海地区日益上涨的劳动力及土地成本成为制约低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中西部地区仍有很强的劳动力、土地成本优势,因此,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可以考虑将价值链的高端环节(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物流、营销、品牌等)保留在当地,把制造加工、组装部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通过产业的区域流动延续综合比较优势,以此减弱新兴发展中国家对我国低端制造业的压力,保持我国在低端制造业的比较优势。

2.立足国家战略,加快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了我国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明确了十大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12]我们要立足国家战略,统筹规划,促进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1)完善对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立法保障,明确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在促进投资、创新和进出口等方面制定有效的财税和金融等激励政策。(2)促进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产业向产业集群转变,加快对已经占据优势的如核电、高铁、航天产业等高端制造业的发展。(3)要紧盯世界先进制造技术发展前沿,如3D打印、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等关键技术,重点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社会各类资源向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推动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3.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紧密融合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支撑制造业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1)政府要转换职能,推动“简政放权”等改革措施,从信息技术、人力资源调度、财税制度、投资体制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为生产性服务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平台等方式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如设立工业设计企业和服务中心、发展研发设计交易市场、培育各类技术中介组织、构建制造业数据库平台等,为制造业提供全面的自主创新服务(3)鼓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组成创新战略联盟;制定先进制造领域的国家学者计划或专业实习计划,培养生产性服务业急需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同时加大职业教育,扩大中等技术学校高级技工等人才培养来满足制造业人才需求;通过举办研讨会、创业大赛等推动制造业人才的培养。(4)鼓励服务外包,加快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

4.高度重视绿色制造,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解决制造业引起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要将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绿色制造、低碳经济等现代理念融入制造业;促进制造业对先进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力度,积极推行制造集约化、低碳化、循环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13]加快绿色制造业发展。

5.以“互联网+制造业”为切入点,改造提升我国制造业,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快速融入到产业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正在重构产业的生态链和价值链,而互联网作为最重要的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起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我国制造企业应立足于已有的基础,针对自身实际情况,以“互联网+”为切入点,选择合适自身实际的转型道路。(1)制造业应加快将互联网技术渗透到生产流程各个环节中去,以增强制造企业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员工劳动生产率,改善产品质量,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柔性制造和智能制造。(2)加快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传统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研究用户的消费习惯,根据消费特点确定战略,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的定制,以满足用户对差异化、个性化、精细化、品牌、品质及线上、线下的消费新需求。

参考文献:

[1]蒋梦惟,张畅.2月制造业PMI再下探0.4% [EB/OL].东方财富网.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 1350,20160302599927867.html.

[2][3][5]赵彦云,秦旭,王文彪.“再工业化”背景下的中美制造业竞争力比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2):81-88.

[4]周济.新一轮工业革命以信息、制造技术融合为主要特征[EB/OL].中国机械网.http://www.chinajx.com. cn/html/report/525693-1.htm.

[6]张伟.让生产性服务业火起来[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http://www.gov.cn/xinwen/2014-05/15/content _2679778.htm.

[7]王喜文.中国制造2025解读: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1-14.

[8]环境部.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2[EB/OL].http:// zls.mep.gov.cn/hjtj/qghjtjgb/201311/t20131104_ 262805.htm.

[9]蔡永志.“再工业化”背景下中国产业转型的思考[J].发展研究,2013(11):61-65.

[10]孙彦红.欧盟“再工业化”战略解析[J].欧洲研究, 2013(5):59-76.

[11]张嵎喆,王俊沣.积极应对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的新挑战[J].经济纵横,2013(7):64-67.

[12][13]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EB/OL].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9/ content_9784.htm.

责任编辑:林善炜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72(2016)02-052-04

收稿日期:2016-03-05

作者简介:林晓芳(1962-),女,陕西安康人,厦门行政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产业政策与创新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新常态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大数据对制造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