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华
高中与大学衔接的现状反思与改进路径*
●陈国华
高中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促使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研究高中与大学的有效衔接成为重要课题。高中与大学的有效衔接是教育连续性的体现,是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虽然目前高中与大学已存在几种类型的衔接方式,但也存在诸如覆盖范围有限、侧重于课程的衔接、配套制度设计不完善和衔接的功利化等问题。因此,高中与大学需要更宽范围、更广角度的衔接,需要更多机构的参与和配合。
高中;大学;衔接;教育的连续性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和高中教育的逐步普及,绝大部分高中毕业生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如何处理好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开展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有效衔接的研究,一方面要站在大学的角度看高中,改进高中阶段教育,使高中教育能够有意识地呼应大学教育开展教育教学,关注学生持续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探索高中与大学合作的有效途径,实现高中与大学的深度合作和资源共享,建立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有效衔接机制。高中与大学的有效衔接,受益的不仅是高中学生,即未来的大学生,而且高中与大学也能达到“优质化高中,高品质大学”的双赢局面。受教育者通过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几个教育阶段接受教育,逐步实现人的社会化,作好参与社会生活和参加生活生产劳动的必要准备。因此各教育阶段之间应是相互衔接、连续地进行。
从教育发展规划来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这就要求我们用系统的观念,进行高中与大学有效衔接的研究,实现高中学生从高中学习生活向大学学习生活的顺利过渡。
从现实意义来看,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当前我国高中教育在发展中却面临着诸多困惑,如应试倾向严重、培养模式单一、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高中与大学衔接不畅等。实现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可以推动人才培养体制创新,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使中学生在中学的高年级阶段就能够接触到大学教育的部分内容,分享到平等、理性、独立的大学精神;另一方面使大学生在高中阶段接受学业教育的同时,有了对大学的初步感知,能够帮助他们克服传统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间急停传接的巨大差异感以及由此带来
高中与大学的衔接是为遵循教育发展的连续性原则,促使高中毕业生顺利过渡到大学教育阶段而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
从系统论来讲,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教育是社会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育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是一个整体,各教育阶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互作用,互为影响的。因此,存在各教育阶段之间的衔接问题。尽管目前对教育各阶段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成熟的成果,形成了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等研究领域,但是对各教育阶段之间衔接问题的研究却比较少。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完善教育理论,提高教育质量,解决各教育阶段衔接中的某些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现行的教育系统分成若干个教育阶段,
的不适感,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引导他们从仅关注学业的成功到关注人格的完善,进而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沟通不够,两者缺少交流。高中注重内部的严格管理,关心如何提高自身升学率;而大学注重往上看,把同类型的高水平一流大学作为自身发展的参照,对高中的关注也仅是如何招收到更多的尖子生。双方仍然局限于输送生源和接收生源的关系,缺乏有效互动,在许多方面不能相互配合、有效衔接。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的系统化和生态化的教育链条被人为隔断了,高中只管输出学生,而大学只管接受学生。当前,高中与大学的衔接存在如下几种形式:
(一)假期合作型
即高等院校通过在假期举办夏令营、校园对高中生开放等形式开展大学与高中的合作,增加高中生对大学了解。2009年,北京大学配合高中新课程改革,整合北大优秀教师资源,在国内率先开设高中生选修课,学生选修了北大暑期学校的课程后,如成绩合格,就可转换为高中期间的选修课学分。曹杨二中与同济大学合作开展的“大学课程前置暑期教学实践”,将大学生的课程内容搬进了高中课堂,为高中学生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上海交大“望科学”夏令营旨在通过开设拓展性的科学讲座、设计性的科学实验,让高中学生在体验大学精神与文化的同时,全面了解自身志趣,以利于未来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但是夏令营往往成为高校招生的“前哨战”,借此“锁定”一批创新人才。暑假成为高中与大学合作的“蜜月期”,但在时间和参与人数方面毕竟有限。
(二)建立人才培养基地
即高中与大学合作进行创新人才培养,如北京市“翱翔计划”、陕西省“春笋计划”、同济大学“苗圃计划”、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等皆属于此类。以“苗圃计划”为例,同济大学把全国7个省市的20所高中列为首批试点中学,目标人群是高一高二的学生。同济将结合这20所中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把相关的学科、专业与这些中学对接,建立兴趣小组、实验小组或特色班。同济方面将组织教授们走进基地“育苗”,对学生集中开展能力培训。这些中学生在“苗圃基地”参加训练,达到学校制定的相关学业标准和要求后,可以享受自主招生相关优惠政策。而且这些学生进入同济后,可对接该校的“4+M+3”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优先进入各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有专家质疑,高中与高校联手开创实验班,实际上也是在为高中增加招生的筹码,也有专家质疑这是高等院校提前“圈定生源”、“拔尖”的做法。
(三)课程合作,学分互认型
即大学开设通识课程,供高中阶段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考核通过后,学生可以获得大学的学分。这种合作是一对一合作,学生的选课学分只被开设课程的大学认可。如2013年浙大与湖州中学合作开设了一门《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的课程,通过网络视频同步教学。在期末考核时,高中学生如果想要拿到浙大的学分,必须同时与浙大的学生参加考核。这种合作的缺点是学生在同一时间里既要主修高中课程,又要兼修大学课程,压力增大,而且如果考生考不上与其合作的大学,先修的学分就失去效用。
(四)大学先修课程
1996-2001年,南京金陵中学与南京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教改实验班,高校的课程下移到该实验班,学生毕业后可保送升入合作高校。这是探索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较早尝试。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将部分大学必修课程移到高三年级。随后,各地学校开始效仿。2013年,北京大学与全国范围内的部分中学合作试点开设“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中学生选修该课程的成绩将作为北大自主选拔录取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2014年,由中国教育学会发起的“CAP”项目,即“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在全国64所高中开始试点,面向学有余力的高中学生开课。
(五)附属学校型合作
大学附中是一种有较长发展史的办学形式。最初大学设立附属中学,主要是出于大学自身教学的需要,如招生培养、教学实践等,另外也是为教职工子弟上学提供便利。由于学校管理体制的变化,导致不少大学和附中没有了这种隶属关系,而缺少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大学对附中的影响力无疑会大打折扣。有调查显示,大学与大学附中的合作宽度与深度存在着较大差异。部分大学附中着力于思考和探索依托大学办出学校特色,也有部分附中与大学仅停留在浅层次合作,或者只以挂名提升学校知名度。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发展的定位于期望不明确,相关的配套措施缺乏系统性,部分附中成立之后处于自发运行状态。[2]但附属学校合作也是现存的一种高中与大学的衔接模式。2013年11月,杭州师范大学与中学首度就选修课开展的合作,从学校近200多门备选课程中遴选出9门通识类课程、3门实验课程,向杭师大附属中学的学生开放。
上述各种类型的衔接对高中学生的专业选择、职
业定向、人生的未来规划以及我国未来创新性优秀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总体来看,上述几种高中与大学的衔接类型呈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高中与大学的衔接以位于经济较发达的城市高中、重点学校优秀学生为主,只有这些学校与学生有与大学衔接的机会,而县城高中或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则无衔接。从上述几种衔接的类型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课程的衔接,抑或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都是集中于重点大学与重点高中之间的合作,主要面向优秀的学生。目前我国普通高中发展的不均衡问题集中体现在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大都市与小城镇,城市与农村在拥有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方面差异巨大。如果高中与大学衔接这一高中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也仅限于部分地区、部分高中与部分学生,长此以往,则会进一步加剧高中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形成“马太效应”,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其次,侧重于知识、课程的衔接。在上述几种衔接的类型中,侧重于课程的衔接,知识的掌握,而准备升入大学的高中学生需要更多方面的准备与指导。高中学生需要做好大学的入学准备,顺利过渡到大学阶段,如果高中生能及早建立关键的认知策略(求知、分析、论述、批判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大学所需的写作能力及研究技能、自我省思及学术素养,则对他们在大学的学习与发展都有益处。目前的各种衔接主要是课程的衔接,范围较小。高中与大学需要更大范围的衔接,不仅是知识的储备,更要包括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积淀,以保证教育的连续性。从国际经验来看,在高中与大学课程与教学的衔接中,课程不仅仅是大学的先修课程,或者是准大学的课程,更重要的是这些课程在教学的要求上是按照大学的要求来进行教学的,主要不是以知识的传授学习掌握和再现为主,而是以问题的提出、发现和资料分析整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小组合作的态度和意识的培养为主。[3]
再者,高中和大学衔接的功利化。目前存在的衔接皆是为了高考或者进入好的大学,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一切有利于高考的措施学生及家长都会尝试。另外,以选拔代替衔接,就是认为高考就是衔接,把大学对高中学生的选拔作为两者衔接的途径,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衔接,造成了考试绑架了高中的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使真正的衔接无法完成,不能保证教育的连续性。高中毕业生不能很好地完成转变,从而容易在升入大学后出现一系列不适应的问题。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为大学提供高分生源,高考取得高分或者高中阶段选修大学先修课程也不能等同于为升入大学做了最好的准备。大学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更需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完善健全的人格。因此,高中应该安排更多的活动或课程促使高中学生能适应大学的生活。
最后,大学先修课程的配套制度设计不完善。在目前存在的各种衔接类型中,主要以高中学生学习大学先修课程为主。而先修课程从课程设置、学分互认、考核方式、与大学招生衔接等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大上升空间。在单个或一两个高校开办的大学先修课中,学生获取的成绩被大学承认的范围极其有限。另外,在选择接受课程的学生、评定学生成绩等方面都无统一标准。总体来看,高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存在一定的困境,如重视个性与追求全面的困境、自主招生与统一招生的困境、提高质量与追求平等的困境、先修课程与已有课程的困境、资源不足与学习浪费的困境等。[4]
因此,当前大学与高中更应加强互动,促进理解,通过人才培养、理念共商,教学设施资源共享,师资交流与培训,吸纳高中生参与科研活动和创新创业实践,举办面向高中生和家长的开放日活动等方式,帮助高中学生尤其是准毕业生了解并形成自己的专业兴趣,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大学和专业。高中与大学应以互动交流促进理解,使招生与培养相结合,在共同参与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了解、发掘其潜质,帮助学生走上成长、成才的高起点和快车道。[5]
教育的连续性作为一项教育基本原则,需要体现在教育的各个阶段、人群和各种活动中。因此,高中与大学的衔接教育也不能只限于部分地区的部分高中和学生,也不能仅仅是为了培养和选拔创新性人才,而应该面向全体高中学校和学生,使他们做好进入下一教育阶段的准备,顺利过渡。高中与大学之间的衔接面是很宽的,可以是多样化的。衔接应体现在不同内容、不同功能和不同方向上,为了体现高中办学特色多样化,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高中教育应体现这种多重“衔接”的思想。[6]
第一,扩大高中与大学的合作范围与渠道。现有高中与大学的合作主要局限于大学先修课程、假期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应扩大至学生辅导、适应性学习、设备更新等方面。拓宽大学和高中的衔接机制,是衔接改革的基本趋向与出路,拓宽的基础就是大学与高中之间关系的变化,即从选拔变为共生,包括建立多样化和差异化的衔接机制,加强大学与高中的合作,以及以学校为主体的低重心的衔接机制,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创新人才的产生和培养。[7]为实现高中与大学的良好衔接,美国采取多种途径,从高中毕业前、
高中毕业到大学入学前、大学入学后三个阶段都采取了相应措施,如高中毕业前的课程衔接,高中毕业到大学入学前的衔接项目、大学入学后的指导项目等。[8]因此,衔接的内容应扩展,不仅要大学先修课程的学习和学术研究能力的训练,还要有学习态度、社会交往、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准备。
第二,实施多种类型的衔接项目。在目前大学与高中合作的几种模式中,参与合作的学生都是比较优秀的学生,大学有“掐尖”、“提前圈定生源”的嫌疑。因此,借鉴台湾经验,可以将大学与高中学校的“项目式合作”面向全体学生,提高高中办学质量,使更多的学生提前做好进入大学的准备。多种类型的衔接项目,不仅要有面向优秀学生的精英项目,还要有面向普通学生的衔接项目,不仅要有面向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还要有面向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使中学生在高中阶段能够了解大学,了解学科专业,培养人文素养,引导学生从关注成绩到关注人格的完善。美国高中与大学的衔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服务对象全面,既包括能够满足高中优秀学生的深度学习需求的大学先修课程,也包括增加弱势群体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教育补偿项目,另外还有暑期的学前预备项目、大学入学后的指导项目、新生体验课程以及新生发展课程等,实现了高中与大学的紧密耦合。[9]
第三,高中学校开设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高中学校的课程设置,除了完成高考所要求的科目外,也需要建立多元特色课程,让学生形成广博的知识基础,为大学教育做好准备。如果学生能在高中阶段形成各领域的基础知识,则对学生日后进入大学的生涯发展及迅速适应有所帮助。另外,多样化的课程与教学关键在于师资,高中老师要关注并引导学生了解大学及专业相关知识,不断为学生提供相关信息。高中学校要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开发教学资源,在课程标准要求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尽量多地开设选修课,以满足学生的选择,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尝试”机会。高中教育既应关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应注重学生的选择和自主性,提高高中课程的选择性。
第四,加强大学与高中的合作。一位美国学者通过历史的回溯,认为高中和大学教育沟通和合作的匮乏是直接影响美国教育质量的重要原因。[10]因此,促进大学与高中的衔接应拓宽大学和高中的衔接机制,改变大学与高中之间的关系,从选拔变为共生,加强大学与高中的合作。大学作为知识基地,透过知识扩散及移转,可以提升学生升学的准备程度。高中学校应利用大学的优质学术资源引领高中教学研究的深化和教育生态的优化,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利用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为高中师资的继续教育提供支持,高效提升高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利用大学的丰富课程资源补充高中课程资源的不足或更新高中落后的教育资源等等。
第五,高中与大学的有效衔接,不仅需要高中与大学的主动与自觉,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他社会机构的支持与参与。首先,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与政策引导。在课程设置、招生考试、人才培养、经费投入、教育管理等方面改革创新,为推动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提供政策和制度支撑,如台湾通过政府提供经费补助,调动大学和高中学校的积极性,发挥大学的引领作用,达到资源共享甚至互补。他们通过将大学与高中的合作情况纳入学校绩效考评的常规指标,对参与合作培养的学校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根据2012年的“大学校院协助高中优质化方案”显示,在四个项目支持方案中,台湾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每年计划通过大学协助高中课程改善方案96案,资助金额达1440万元。其次,其他社会机构要加强宣传和引导,为推动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提供舆论支撑和衔接平台等。
高中与大学的衔接更多的应该是适应大学生活,而不是为了走捷径升入大学;衔接更多地为了过渡,而不是选拔和拔尖。高中学校应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帮助准备升入大学的高中阶段学生作好接受高等教育的准备;增加课程与教学的多样性和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与自主性,满足大部分高中学生发展的需求。增强高中教育的多样化,这既是教育作为一种系统工程的体现,更是教育连续性基本原则的体现。
[1]余立.教育衔接的若干问题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64.
[2]冯明.大学附中的合作现状、价值、优势与发展——基于上海市大学附中办学现状的调研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3,(4).
[3]石中英.高中与大学如何衔接?[N].光明日报,2013-4-24.
[4]罗祖兵,陈方.高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的困境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14,(9).
[5]山红红.跑好人才培养的接力赛[N].中国教育报,2013-5-27.
[6]綦春霞,周慧.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J].教育学报,2014,(4).
[7]谢维和.与高中之间衔接是大学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N].中国教育报,2013-5-27.
[8][9]龚雪,余秀兰.美国高中与大学衔接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15,(1).
[10]M.P.Cavanaugh.Collaboration:A link between theHigh School and the University [J].Clearing House,Vol.66,No.6,1993: 335-338.
(责任编辑:曾庆伟)
陈国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后
*本文系“连续性学习环境与经验的构建:区域内中小学学制改革实验研究”(项目编号JGSY201401)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