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鹏 蒋永贵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审视及推进建议
●金 鹏 蒋永贵
课程标准的价值虽得到了大家的基本认同,但其受关注度则是非常低。当前,绝大部分老师并不是依据课程标准而是教材教参、考点、经验等,“跟着感觉”进行教学,以致于存在太大的随意性,更缺少正当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五个关联性较强的层面:一是课程标准,缺少对实践非常重要的表现标准;二是学习评价,没有基于课程标准要求的三位目标评价学生学习表现;三是教师教育,有关课程标准的专题培训较少且实践性不强;四是教师自身,误解和不理解课程标准及其相关内容;五是教参,其实就是变相的教学大纲。相应的,至少可给我们三方面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①亟待开发与内容标准相对应的表现标准;②加强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以及操作性培训;③用“指挥棒”实施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
课程标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审视;推进建议
新世纪初(2001年10月),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在基础教育领域实行课程改革,由此掀开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大幕。其亮点之一,就是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中明确规定: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也就是说,教学是应该基于课程标准的。然而,实践中,扪心自问,我们教师熟悉课程标准吗?理解课程标准吗?是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吗?
还有,2011年底,我国又颁布了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以图借此“深化”本次课程改革。然而,真正的“深化”还有另一个重要标志,就在于我们的教学是否与新课程的先进理念“共舞”。[1]因此,基于实践视角,实证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是否基于课程标准”这一问题,定能对深化课程改革有所帮助。
(一)概念界定
综合相关研究,我们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至少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把握:一是认同课程标准价值;二是熟悉课程标准内容;三是理解课程标准内涵;四是要有课程标准意识;五是基于课程标准行动;六是反思课程标准不足。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假设是:通过深度访谈和观察收集的数据,将更有助于理解研究问题,因此采用质性研究取向更为合适。具体研究方法是,以深度访谈法为主,并辅以观察法。其中观察法主要用来佐证或补充访谈的问题,如关于教学的一致性问题,有的老师说自己很重视,但通过观察其教案和课堂,发现并不是如此,而有的老师则恰好相反。还如,访谈认为某教师并不熟悉课程标准的内容,但观察发现他运用的还比较好。
(三)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浙江省某市随机选取20位中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既有一线教师也有教研员、既有省级名师也有教龄仅两年的新手等。另外,教师编码按照姓氏首字母(若相同,再用数字加以区分),如Z2表示Z姓2号教师。
先将访谈录音转换成文字并加以分析,抽出教师回应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做分类,并对有疑问的部分进行标记;然后通过观察对应老师的教案文本和课堂实录,佐证疑问内容和补充新发现信息。通过如此方式分析数据,得出如下结果。
(一)课程标准价值得到认同,但其受关注度非常低
先看数据统计,见表1。
表1 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及关注
首先可以看出,大家都知道“课程标准”这一事件,即我国为推进新课程改革而颁布了课程标准。并且,绝大数(约95%)老师都像H1所说“说真心话啊,课程标准其实是个好东西,理念很好很先进,我们老师按说应该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言外之意,认同课程标准价值,认为课程标准理应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但值得深究的是,大家对课程标准的关注度非常低,主要体现在:
第一,竟有近85%的老师对课程标准的内容一无所知或仅知道一点,较具代表性的说法如Z1“我不大看课程标准的,不知道里面都有什么东西”、Y2“说实话,我评职称时考过,好像有个什么科学素养总目标。(能说下有哪几个分目标吗)这个啊,背不住的,其实早就忘光了”。另外,熟悉一半左右内容的也不过15%,其中基本都知道的仅5%。
第二,即使熟悉课程标准内容的那一小部分老师,(72%)是由于“功利”需要而不得不了解,如参加教师招考、评职称考试等。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仅有28%的教师提到以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方式熟悉了课程标准的内容。我们教师教育者也许都会对这一数据质疑,但事实的确如此,原因正像C3所说“我们大学老师好像讲过,但没有什么印象了,工作以后呢,这方面培训好像也不多”。
第三,先看教研员H2怎么说,“现在做教研员了,指导教学和命题时肯定要参考课程标准了,发现以前作教师时候啊,其实对里面很多内容根本不理解的,现在略懂点了。(那您认为其他老师呢)他们基本上都没有课标意识的,更谈不上理解了。”其实,即使熟悉课程标准内容的这部分老师,其中很多都不理解其内涵,下文还会对此进一步佐证。
现在问题是,既然教师都认可课程标准的价值,那为什么对其关注度如此之低呢?我们先看以下两位教师怎么说。
D3:如果我是一个教研员,我会认真研究课标。(为什么)我认为,课标主要是针对教研员或者专家的,但我作为一个普通老师,我不会按课标要求去进行教学。(为什么)因为我们平时做的一些题目和课标要求是有出入的。(主要是哪方面出入)课标要求太低了,反正我也吃不准,我们平时做的题目可能就拓展延伸多一点。
J1:我也想用课标中好的东西指导我的教学,但这中间有个沟,我就是跨不过去。比如里面的行为动词,“了解”,“理解”,其实我看不透的,把握不住的,后来就不看了。
从以上话语中,至少可找到课程标准受关注度较低的三方面原因,即跟考试不衔接、想用也不会用、应是教研员事情。持类似观点的老师分别占80%、56%、30%。进一步分析,“认为跟考试不衔接或应是教研员事情”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误解和不理解课程标准;而 “想用也不会用”,主要是由于教师缺少相关的学习、培训、实践和研究。
(二)教学并非基于课程标准,更多地是“跟着感觉走”
逻辑上,鉴于课程标准的受关注度如此之低,由此可知,教师并非基于它进行教学。那么,实践中是否如此呢?根据基于课程标准行动的主要特征进行考察,数据统计见表2。
表2 教师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的实践情况
可以看出,实践与逻辑推断基本一致,整体上,教师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的意识非常弱,有近八成的教师基本不是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如,作为教学出发点和归宿点的学习目标,只有10%的教师确定它时是源于课程标准,由此也不难理解仅有5%的教学目标的质量较高(具有三维性、主体为学生、清晰、合适、可检测等)。
问题是,教师更多地不是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那实际上是怎样教学的呢?其依据又是什么呢?我们先看一下这位非常有代表性的老师怎么说。
C3:我先按教材自己备一下,再去看参考书,然后再看另外资料。(哪些资料呢)比如网上下载的课件、名师教学实录、别人的教案,最后根据这些定下自己的教学。
(具体问下,你的教学目标是怎样定的)我先自己根据教材写,比如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再去对照下教参。(你能对教学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吗,比如,你这些写的是“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学生怎样才算理解呢)这个啊,没想过,确实也不会,我真不知道怎么叫具体化,反正大家都是这样写的,教参也是这样写的。
(你是在教学目标写好后就设计的这些问题或题目吗)先说明下啊,这些题目不是我自己设计的,主要根据这节课知识点从往年中考题目、网上下载或别人那里找的。另外,我写好目标后,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教。
(那你这节课为什么安排这样教)我往年也是教的,稍微调整了一下,前面听了一次浙派名师课,发现他有个实验比较好,我就加进来了。
从中可以看出,当前绝大部分教师还是依据教材教参、考点、个人或他人经验等“跟着感觉”进行教学。其实,不少已是省市级的名师也是如此:
Y1:先通读教材,尤其关注教材上的实验,还有图表,教材上出现的任何一张图表都看的很仔细的,还有课后的习题,都会认真做掉的。然后看教参,它会告诉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参上清清楚楚的。还有,也会看一下别人怎样的教的。最后按以前的经验,基本上就确认这节课怎么上。上课过程中,我会尽可能让学生亲身体验。
的确,从历史上看,基于经验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需求的逐渐扩大,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不断加强,不难发现该依据存有的问题,像W老师说的这样,“我对什么东西感兴趣,我就教的多一点。什么东西会的,我就教的多。什么东西不管课标要不要求,我不会的,中考也不考的,我肯定是跳过去。”由此看来,这样的教学存在太大的随意性,更缺少正当性。
而基于教材(狭义的教科书)的教学,在我们教师看来,似乎是理所应当。对此,也有着一些权威辩护,“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教科书依然是课程的重点。如果问教师和类似的其他人,在某年级或某地区课程是什么,他们最普遍的回答会指向教科书。教科书极大地影响着甚至决定着一门课程的性质和作用,它的这种影响力深深地影响着学生们的学习经验和获得的知识。”[2]还有,像Z1所片面甚至错误认为的,“中考又不是根据课标来的,它上面的考点都是教材上的内容啊,所以我们任务就是教好教材,不光是教好,我们教研员还经常让我们深挖教材呢。”听起来,这也貌似很多教师依据考点进行教学的理由。
但如果从学生学的视角看,就可窥见其存在的严重问题:“学生在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中,成为了一个被不断灌输的容器,他们视教科书的内容为定论的知识,学生的学只是围绕着感知、理解和记诵教科书而展开。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批判、反思和意义建构等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很难得到发展。”[3]当前的很多教学不就如此吗。
综合以上研究,课程标准的价值得到了大家的基本认同,但其受关注度则是非常低。绝大部分老师并不是依据课程标准而是教材教参、考点、经验等,“跟着感觉”进行教学,以致于存在太大的随意性,更缺少正当性。
究其原因,主要有五个层面:一是课程标准,缺少对实践非常重要的表现标准;二是学习评价,没有基于课程标准要求的三位目标评价学生学习表现;三是教师教育,有关课程标准的专题培训较少且实践性不强;四是教师自身,误解和不理解课程标准及其相关内容;五是教参,其实就是变相的教学大纲。并且,这五个层面原因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课程实施的关键在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有效渠道之一是自我提升。因此,教师应强化课程标准意识,注重自我主动地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和运用。可以说,这是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必要条件。但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使教师失去了久已习惯的束缚和依靠,如同刚走出“井田制”的农民,感到自由并茫然。[4]因此,相关部门、教研机构、专家、学者包括教师个人,努力做好以下三项保障性工作,也尤为重要。
(一)亟待开发与内容标准相对应的表现标准
表现标准,指的是对学生掌握内容标准的熟练程
度的规定,它试图回答:“优秀到怎样的程度?”其实是界定一个令人满意的、良好的学习水平。[5]例如,课程内容“了解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6]”,那么了解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符合课程标准所指的基本要求呢,如定性(仅知道液体的密度和深度这两个因素),半定量(进一步知道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还是定量(知道液体压强公式P=ρɡh),课程标准并没有给出界定,留给了一线教师来把握,这一直让教师感到困惑。
事实上,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为何我们教师却反其道而行之,尽可能往最高要求努力。显然,只有如此,才能“放心”,才可确保自己的学生考试“不吃亏”,于是纷纷超标教学。因此,只有开发出与内容标准对应的高质量的表现标准,才可扭转这一教学“怪象”,从而实现“减负增效”。
当然,开发表现性标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努力。现阶段比较可行的是,我们设法改进教参的编写,让它真正成为从课程标准到教学实践的“桥梁”。例如,作为教学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教学目标,可改为呈现课程标准中相应的课程内容以及活动建议,并预留一定空间,引导教师在前期分析的基础上细化出高质量的学习目标。更高的要求是,通过教参先呈现部分课程内容的表现性标准。
(二)加强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以及操作性培训
根据研究,当前有关课程标准的培训不仅较少,而且操作性还不够强,即使是解读也难称得上真正的解读。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强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以及操作性培训。
解读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师对课程的执行力、解读力和转化力,其过程是一个深化课程改革认识和教师知识发展的过程。当然,该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感知、理解、内化、升华。[7]那么,如何解读呢?首先应要有课程标准意识、熟悉课程标准内容;然后结合教学实践来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与外延。关键是,基于课程标准思考教学领域的四大核心问题,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只有当这四个问题的解决依据正确、认知准确、阐释明确,且具有逻辑上和行动上的一致性时,才可以说教学活动是完整的、专业的。
鉴于逆向教学设计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应然诉求。因此,有效的操作性培训应是,根据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设计,围绕源于课程标准的课程“大观念”,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如下几个问题的培训:
1.如何基于课程标准研制学习目标。这里主要包括[8]:内容标准的分解策略如替代、拆解、组合等;解析课程内容的程序如寻找关键词、扩展或剖析关键词、形成剖析图等;学习目标叙写,要求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动词应具体、表现程度可检测、认知水平要合适、注重过程与方法等。
2.如何开发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学习评价。这里需要明晰:评价任务旨在促进学生学习,它本质上就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即时检测学生的学习表现;表现性任务设计等。
3.如何设计指向学习目标达成的学习活动。这里培训的关键是,如何设计与学习目标和学习评价相一致且能够促进学习的问题。
(三)用“指挥棒”实施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
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的瓶颈主要是考试(中考和高考)“指挥棒”,上述研究也的确证实了这点。并且,至少现在很难改变它。既然如此,我们不妨换个思路,发挥考试“指挥棒”的正面功能,也就是用它来实施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
实际可行的是,改变简单通过纸笔测试考核单一知识目标的现状,建立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与课程标准相匹配的评价体系。比如,就初中科学课程而言,从评价内容上,不仅注重对学生科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还应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科学实践过程与方法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的评价;关于相应的评价方式,至少还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探究,并对其技能和能力表现水平进行评价。
[1]崔允漷.基于课程标准:让教学“回家”[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7b42526027d3240c8447ef38.html,2012-3-15.
[2]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80.
[3]崔允漷.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教育研究,2009,(1).
[4]朱伟强.基于标准的体育课程设计[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1.
[5]Lewis,A.(1995).An overview of the standards movement movement.Phi Dela Kappan 76(10).76.
[6]教育部.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4.
[7]蒲大勇.新课改不可忽视课标解读[N].教育时报,2012-7-19.
[8]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2-114.
(责任编辑:刘君玲)
金 鹏/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教研员,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教授级高级教师,主要从事科学教育研究
蒋永贵/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学院副院长,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科学教育研究